陈继东
2020年伊始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注定会以一场公共灾难性事件改变世界的格局与人类对疾病的认知,会带来长久的警示与思考。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业生产以后,伴随着聚落的形成、对动植物的驯化、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贸易、战争、迁徙这些基本活动,瘟疫就与人类如影随形。疫病的历程揭示了人类历史中曾被忽视的一个维度,那就是病毒所造成的瘟疫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社会形态、文化习俗、精神世界,甚至改写人类文明,人类在与瘟疫相抗争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同样推动了社会进步。
自近代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诞生以来,博物馆便具有了保存人类记忆、共享知识与经验的社会使命。数百年来,伴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博物馆所应对的挑战和承担的功能日益增加,当代的博物馆不仅是教育和展示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对话与反思场所。博物馆保存的实物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个全面而广阔的视角,让其对人类的复杂关系与群体经验进行总结,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一条从历史通向未来的正确之路。
于是一些博物馆或纪念馆将历史上关于瘟疫的记忆做成展览,使其完整化与立体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抗关于瘟疫的集体性遗忘,从而使得记忆当中蕴含的经验与教训不断留存与延续。
亚姆村博物馆
1665—1666年间,伦敦爆发大规模鼠疫,超过8万人死于这场瘟疫,位于英伦半岛南北接壤处的亚姆村惨遭池鱼之祸。亚姆村的一名裁缝从伦敦订购了一批布料,混在布料中的鼠疫病菌导致疫情在村子里迅速蔓延。为了切断瘟疫的传播,在两位牧师的率领下,村民们用石头砌成高墙,主动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周边居民为亚姆村民送去食物与药品,村民们在隔离墙上挖出一些孔洞,倒上醋(传说醋可以消灭病菌),把硬币放进去,用以支付这些物品的费用。一年时间内,瘟疫造成整个村庄340人中有260人丧生,死亡率是伦敦的两倍之高。但也正是亚姆村民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成功阻止了瘟疫继续向英国北部蔓延,保全了其他地区。
300多年后,当地人在亚姆村建立了一座小型博物馆,以铭记那场灾难以及在灾难中闪耀出的人性光辉,博物馆的标志是一只以极简线条勾勒出的老鼠。博物馆里保存有文书档案(包括教区记录、遗嘱、其他档案等,当年正是教堂牧师指导全村人的隔离与救治工作)、照片和明信片等诸多文献材料。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17世纪亚姆村的客观情况,包括医疗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等,并介绍了鼠疫基本情况、其在英国流行的故事以及在亚姆村的传播历史;二是关于亚姆村民抗击瘟疫的故事,重点讲述了瘟疫为村民家庭带来的影响、抗“疫”细节和抗“疫”先锋们的故事;三是关于疫情过后亚姆村的恢复与发展情况,包括后人对疫情的反思与经验总结、亚姆村产业发展等。
亚姆村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发生在亚姆村的故事,还从更广泛的历史维度对“瘟疫”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如用今天的知识解释那场瘟疫的发生,以及一些村民最终幸免于难的原因。在博物馆官网上,可以听到亚姆村民讲述他们与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回溯历史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伍连德纪念馆
1910—1911年,中国东北地区爆发了20世纪最为严重的一场鼠疫,仅4个月时间就夺走了6万人生命。清政府火速委派马来西亚华侨、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为防疫总医官奔赴哈尔滨领导抗疫工作。在其率领下,当地采取了断绝交通、隔离疫区、收容染疫患者及其家属、撒布石灰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火化疫死者尸体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1998年初,多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设立伍连德纪念馆以致敬这位伟大的公共医学专家,并昭示后人记住瘟疫带来的深重灾难,遵守人类边界(此次鼠疫的病源物是生病的旱獺,正是由于人们疯狂猎取旱獭皮毛导致瘟疫爆发)。2008年,伍连德纪念馆开馆,博物馆在其主题展览中再现了1911年东北大鼠疫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伍连德为对抗鼠疫采取的科学而有效的措施,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如何维护自身生存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思考,还促使人们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在防疫中的重要作用。
“爆发:连接世界的流行病”展览
191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大流感首先在美国爆发,这场瘟疫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至少2500万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被称为“西班牙大流感”(名称来源是由于当时西班牙包括国王在内有800万人感染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2017年,一个名为“爆发:连接世界的流行病”的展览在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幕。该展览以纪念百年前那场大流感为主题,但展览内容不止于此,它涵盖了迄今很多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展览探究人畜共患病的起源、人类在传播动物携带的病毒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处理疫情。展品包括果蝙蝠、伊蚊、1929年去世的人头骨、记录艾滋病人生活的剪贴簿等。
展览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观众可以学习像流行病学家一样思考,在交互式模拟中发现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个人记忆对疾病幸存者和一线医护人员的照片进行反思。博物馆设计了一个多玩家参与的游戏,参与者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如何在疫情进一步蔓延之前,与他人协作控制疫情。由于疾病的爆发是对全球健康的威胁,博物馆还提供了免费的菜单式展览知识包,供全世界的社区打印和展示。
“疾病X——伦敦的下一场传染病?”展览
2018年,伦敦博物馆举办了“疾病X:伦敦的下一场传染病?”展览,描绘了未来一种假想的传染病“疾病X”。这实际上是一种危险预警,指的是由某種不知名病原体引发的全球传染病,可以是任何未知的瘟疫。展览通过博物馆藏品展示了伦敦历史上爆发的传染病及其影响,拷问人类应当从抗击传染病的经历中学到什么,比如彻底消除天花和霍乱的成功经验。
展览中有一些展品尤为引人注目,比如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孙子阿尔伯特·维克托王子死后所穿的丧服,当时这位王子是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因流感而去世;英国艺术家Luke Jerram的玻璃雕塑“无法识别的未来变异”,他通过虚构出一个未来可能出现的病毒,引导观众对疾病的产生进行探讨,比如“它究竟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还是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期望由此引发人们对下一次世界性传染病的讨论;以及因天花去世的9个月婴儿的骨骼。今天新冠肺炎已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我们再度回顾这个展览时,发现它科学地预言了人类正在经历的这场全球性传染病,它提供的经验与启示成为我们应对当下疫情的重要参考。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征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各地博物馆纷纷响应,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抗击疫情见证物。陈履生先生率先呼吁在武汉建立“中国防疫博物馆”,让人类永久记住瘟疫的传播路径与人类应遵守的自然法则。在陈履生的设计规划中,这所博物馆以抗击新冠肺炎为起点,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进行回顾与总结,对世界瘟疫流行的历史及全球人类抗疫的过程进行系统展示。未来的防疫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博物馆,它可以像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一样,附属的科研机构也在其中,科研人员通过博物馆加强公共卫生教育,让人们知道重大的流行性传染病发生之后,该怎样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隔离,如何防护等。
瘟疫连同它所带来的大规模死亡及社会危机事件,无疑是古老的甚至带有某种经典的人类经验,它寄生在人类社会高度组织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与瘟疫相抗争的过程、方法与结果都可能成为我们今后应对疫情的借鉴与指导。在当下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关键时期,积极参与到疫情记忆的建构当中,征集有关疫情的实物、证据、影像、口述历史、电子数据、网络媒体记录等,筹建专题性博物馆或展览,可以为我们留存这段历史,更广泛地提醒人们关注和警惕新的传染性疾病、加强个人健康防护、加强社会系统防控能力、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构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社会。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