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
薏苡(Coix lacryma-jobi)是禾本科薏苡属的一种植物,在中国有悠久的利用历史。随着考古遗址中发现的薏苡类遗存逐渐增多,我们对于古人利用薏苡有了一定的认识。
文献记载
史书中的薏苡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母)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这是“薏苡”一词正式在文献中出现。《后汉书·马援传》提到“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东汉时期,薏苡已经被作为药物来利用。薏苡在汉代的社会生活中已占有一定的位置。
农书中的薏苡
魏晋时期《齐民要术》记载:“益智类薏苡,实长寸许,如枳椇子,味辛辣,饮酒食之佳。”这一时期,人们了解到薏苡的食用价值。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载:“(薏苡)新添九月霜后收子。至来年三月中,随耕地,于垅内点种,劳盖令。”说明至迟到元代人们已熟知薏苡的种植时节和生长习性。
药书中的薏苡
东汉张仲景《金匮药略方论》载:“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兴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东汉时期薏苡作为一种药材在药书中出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薏苡仁多种之,二三月宿根自生,叶如初生芭茅,五六月抽茎开花结实,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同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也。但可穿作念经数珠,故人亦呼为念珠云。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糺结而味甘也。”明代,人们已经可以根据薏苡外形进行分类,并且有不同的利用方式。
考古发现的薏苡遗存
随着浮选法的广泛应用以及植物淀粉粒分析等分析手段的介入,除了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等主要作物外,国内考古遗址中亦有不少薏苡遗存的发现,这些实物遗存为我们了解薏苡的利用状况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北方地区薏苡遗存的发现可以早到距今1万多年。这一时期,薏苡类淀粉粒主要发现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和淅川坑南遗址的石器及陶器上。
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北方地区发现薏苡遗存的遗址逐渐增多,区域开始扩大,主要集中于黄河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薏苡遗存发现于裴李岗文化和后李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若干代表性遗址出土部分石磨盘和石磨棒上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残留,表明当时先民已经开始用石磨盘和石磨棒加工薏苡。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人牙结石上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残留。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安徽蚌埠双墩遗址以及濉溪石山子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内壁均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
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关中地区出现了薏苡利用的证据。小口尖底瓶、漏斗等酿造谷芽酒的器具上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残留,这表明薏苡为酿造谷芽酒的原料之一。
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的遗址中,河南博爱西金城遗址出土陶斝足内壁的白色残留物中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郑州东赵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表面均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残留。
两汉时期的墓葬中时有发现随葬薏苡的现象,关中和洛阳地区多个汉墓中随葬有存放薏苡的陶壶或陶仓。更有意思的是,距今2000年左右的新疆洛浦山普拉墓地遗址发现了由薏苡和棕色玻璃珠制作的项链,表明薏苡也是可以作为装饰物出现的。
南方地区也发现有不少薏苡遗存,最早的也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万年左右的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薏苡类淀粉粒。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和杭州跨湖桥遗址的陶器内壁上也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和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都出土有炭化薏苡种子。另外,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陶器内壁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
新石器时代末期,薏苡遗存的发现主要集中在赣江中游和成都平原。赣江中游地区部分遗址的石器上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四川宝墩遗址发现有薏苡属种子的苞片和炭化薏苡种子。到了秦汉以后,仅在广西合浦二炮厂东汉墓中发现有薏苡遗存。
古代薏苡的利用
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薏苡利用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食物来源
新石器时代早期到青铜时代早期多个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和人牙结石残留有薏苡类淀粉粒,而这些石器和陶器大多是用来加工食物的,这表明薏苡一直都有被作为食物利用。两汉时期,关中和洛阳地区的汉墓中出土有存放薏苡的陶仓,这里的薏苡应该是作为粮食作物和其他粮食作物如粟、黍、大豆等一起随葬于墓中。
酿酒原料
史前时期,薏苡作为酿酒的重要原料在关中地区有所发现。陕西蓝田新街遗址、高陵杨官寨遗址和西安米家崖遗址均出土有用于酿酒的陶器,这些陶器上都发现有薏苡类淀粉粒,这一现象说明薏苡作为酿酒的原料具有悠久的历史。直到明代,文献中仍有用薏苡酿酒的记载。
饰品
薏苡作为装饰品的原料利用历史悠久。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印度先民就已经开始用薏苡制作的珠子进行贸易和交易。距今2000年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了由薏苡和玻璃珠制成的项链,这一时期相当于西汉末期,研究者认为这些项链作为装饰品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极有可能是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入的。
(作者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