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静
五代十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分裂的年代,也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地处江南的南唐政权作为当时版图较大的一个国家,与同时期割据诸国相比,社会安定、经济富强、文化繁荣。考古发掘于1950年的南唐二陵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出土数以百计的男女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在南方五代十国墓中罕见,为研究晚唐五代的雕塑艺术和服饰制度提供了丰富材料。
南唐二陵及陪葬女俑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南麓,为南唐先主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中主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1950—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进行考古发掘。二陵中出土基本完整可见的男女陶俑190件,其中女俑105件,钦陵出土83件,顺陵出土22件。据发掘报告称,陶俑出土时位置相当凌乱,绝大部分都经过盗掘者的扰动,同一件俑的头部和身部往往会在不同的地点发现。就出土陶俑的姿态看,可分为拱立俑、持物俑和舞蹈俑,其中持物俑最多,拱立俑次之,舞蹈俑最少。陶俑都是用含有砂质的粘土做成,钦陵女俑泥质较细,表皮作灰色;顺陵女俑泥质较粗,表皮作黄色。
大部分俑底部有圆形孔洞,可能是为插入圆杆使之固定。就高度看,大型女俑一般高达60厘米,中型女俑高50厘米左右,小型女俑高40厘米左右。出窑后,大多数俑经过涂粉加饰,女俑面部涂白粉,白粉底子上再涂红粉,少数女俑唇上有涂朱痕迹。
通过比较发现,钦陵出土的大部分为中型俑,顺陵出土的大部分是小型俑,且顺陵的女俑制作较粗糙,衣纹服饰比较简略。总体而言,这批女俑继承了唐代写实的风格,填补了唐宋之间南方雕塑艺术的空白。
女俑服饰
服饰一般分外衣和内衣,南唐二陵中出土女俑服饰又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数量最多,外穿广袖直襟长衫,广袖几近拖地,内露出窄袖,左右敞开不系带,像现代女性穿的长外套。内穿抹胸,下着曳地长裙,衣纹皱褶清晰,带系在高腰裙的乳下部位。也有的在广袖直襟外衣上多出帔帛,从身后绕到胸前,在胸前被广袖所掩,另一端下垂,外衣下露出曳地长裙和尖而上翘的鞋头。帔帛最早见于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是唐代贵族妇女衣装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花色和披戴的方式非常丰富,与唐代帔帛不同的是,南唐女俑的帔帛较狭长。这种常见服饰中广袖直襟长衫与中晚唐时期女性襦衫的穿法差别较大,反而和宋代典型的上衣褙子形制接近,如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壁画墓西壁《伎乐图》右边两位女性身穿粉红色和姜黄色褙子,除衣袖中宽外,其他均和南唐二陵女俑服饰接近。
第二种服饰比较繁复,蒋赞初先生认为其身份代表了《六典》所载的内官系统中的妃嫔。这类俑胸前有抹胸,内穿广袖长裙,广袖内有窄袖;外着半臂,当腕处加有荷叶边状的华袂。两肩披云肩,作镂空的云钩纹,其领缘有的为锯齿状。曳地长裙外着蔽膝,其下襟略带圆角,双带飘垂其上,蔽膝下有宽而附着羽状边饰的长带下垂至地。
这类服饰中引人注目的半臂、云肩和蔽膝是对唐代款式的继承和发展。半臂在唐代女装中较为流行,沈从文先生认为半臂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来的短外衣,袖长到肘,长度及腰。唐代半臂主要和长裙一起穿着,初唐时期十分流行,到了盛唐、晚唐时期,随着女性外部衣服逐渐肥大,半臂的适用范围逐渐缩小。五代时期半臂依然沿袭唐代的风格,袖口大多齐平,也有袖口加带褶皱的类型,二陵中此类盛装女俑和后蜀王建墓(918年)出土伎乐俑半臂即为袖口加带褶皱的半臂。云肩较早见于隋代敦煌画观音身上,最初使用人群主要是佛教人士和舞伎等,二陵中此类女俑云肩边缘形似卷云,两边挺括,与王建墓浮雕女乐像披饰的四合如意纹云肩都是对隋唐云肩的一个延续。蔽膝是一种束在腰间下垂至膝下类似现在围裙式的衣饰,按照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所穿戴的蔽膝形制有差异,早期女性较少佩戴蔽膝。虽然唐代史书记载了唐朝皇后的袆衣、鞠衣,皇太子妃的翟衣等均需穿戴蔽膝,但相关的出土实物资料基本未见。二陵中此类女俑的蔽膝下有附羽状装饰的垂带,与唐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中男性官员的宽大圆形蔽膝,五代冯晖墓东壁持巾侍女下摆呈圆形、上饰团花的白色蔽膝截然不同。
第三種服饰为舞衣,4件女舞俑的舞衣分两式,2件与上述盛装女俑服饰基本相同,肩部披云肩,长裙外着半臂,只是袖子变窄,便于起舞;另2件内穿抹胸,外穿窄袖襦衫,下穿曳地长裙,长裙上束至胸,襦衫扎入长裙内,肩绕帔帛,帛的两端系在右腰下,脚部被长裙遮盖,与唐代舞姬服饰相同。
女俑发式
南唐二陵出土女俑的发式较为单纯,绝大部分都梳高髻,只有个别梳着单鬟髻或双髻,发式不似唐代的富丽多样和重装饰,有唐宋之间的转变特色。
南唐二陵出土女俑的高髻前部高耸,后面结成长圆形拖于头后,两侧鬓发抱面,下垂过耳。髻上和两侧都有数目不等的小孔,应是插戴饰物用。高髻是高耸发式的一种泛称,在汉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唐宋诗词中也经常出现,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高髻的具体式样应略有不同。二陵出土的女俑高髻与唐代和五代时期其他地区出土的壁画、女俑高髻相比,前面发式高度特别高挺,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应与“义髻”有关。义髻即假髻,主要功能就是增加发髻的高度,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曾出土纸冠,外涂漆,髻上绘有繁缛的花纹,其造型特征与晚唐五代的峨髻相似,有学者认为此或为当时的假髻。二陵女俑发式前面高高耸起的部分和后面绾结部分似乎套结在一起,应是使用义髻很好的证明。
梳双髻的女俑身穿方领的广袖外衣,着抹胸,双手笼在袖内,拱于胸前。双髻像飞鸟的形状,其梳结方式是,将头发分成两股,先在头顶两侧各扎一结,然后将余发弯曲成环状,高耸于头之两侧。梳这种形式发髻的以少女为多,似唐段成式《髻鬟品》中所述双鬟望仙髻,双鬟望仙髻因“瞻然望仙之状”而得名,流行于初唐及盛唐时期。单髻女俑服饰与前面提到的舞俑服饰一致,其发式为两鬓抱面,单髻束于头顶抛向右侧,似唐朝的抛家髻。
陶俑服饰受出土区域的限制,并不能代表当时服装的全貌,但其作为考古资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助于了解各时期的主要服饰特征。通过对南唐二陵出土陶俑服饰的研究,可以看出南唐衣冠服饰中帔帛、半臂等部分服饰基本沿袭了唐制,但也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如广袖直襟长衫、前面高挺的高髻发式则为南唐特有。南唐作为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大国,在这大混乱时期,其整体风格转为内敛、保守,女俑的神情、气势不比唐朝热烈张扬,服饰和装饰相比唐朝不再富丽多样,更倾向简洁,这种审美影响一直到宋代。
本文图片由南唐二陵文保所提供。
(作者为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中心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