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大众考古

考古信息集锦

考古信息集锦

穷物理

尼安德特人拇指更适应抓握带柄工具

英国肯特大学Ameline Bardo团队利用3D分析,绘制了5位尼安德特人个体手部负责拇指运动的骨骼间关节,这些关节被统称为大多角骨掌骨复合体。研究团队将分析结果与5例早期现代人类和50例晚期现代成人遗骸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大多角骨掌骨复合体关节的形状和相对方向存在共变异,这说明尼安德特人有着与现代人不同的重复性拇指运动。尼安德特人拇指根部的关节更平,接触面更小,更适合拇指从手侧面外伸的姿势。这种拇指姿势表明他们经常使用有力的“挤压式”的力性抓握,就像我们现在抓握带柄工具的姿势。相比之下,晚期现代人类的这些关节面普遍更大、更弯曲,为利用指尖和拇指尖抓握物体提供了优势。研究者表示,虽然被研究的尼安德特人的形态学更适合“挤压式“的力性抓握,但他们依然有可能掌握了精细的手部姿势,但这种抓握对他们的挑战性可能比现代人类更大。(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百色盆地手斧技术研究新进展

2018年以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团队,开启了对百色盆地含手斧石器工业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工作。近日,《石器技术》(Lithic 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一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对原料质地、剥片技术与修型技术的定量统计分析,研究者获得了有关百色盆地手斧人群技术行为的新认识:原料选择策略明显,硬度大、一端呈卵圆形的砾石原料更受青睐;手斧毛坯以砾石为主,同时存在少量大石片毛坯,有组织性的两面剥片技术是获取大石片毛坯的主要方式;手斧修型以单面为主(70.3%),两面修理也占一定比例(29.1%);手斧尖部的修型比例最高、刃角最小,與底部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可能指示不同的功能单元;纵向修型片疤(打击方向与石器长轴平行或近平行)常见于尖部,起到减薄和规整尖部刃缘的作用;沿右江河谷自上而下,手斧技术存在一定的变异性,上游大石片毛坯和两面修型的比例明显高于下游,这可能与不同区域砾石原料的大小有关。(雷蕾、李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基因组揭示驴的驯化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仲跻峰团队分析了3个种126头家驴和7头野驴的基因组。全基因组数据表明,所有现代家驴至少在6000年前有一个共同祖先,这比基于母系遗传线粒体DNA估计的年代要近得多。除了证实家驴在非洲有1—2个起源外,研究还发现,像马一样,家驴的雄性祖先比雌性祖先少,表明存在利用有限数量种驴进行繁殖的行为。让驴和马呈暗褐色的是同一个基因TBX3,而且和马一样,在非暗褐色(黑色或栗色)的家驴中,TBX3基因有一部分被删除。《自然—通讯》近日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现代人类如何迁徙到琉球群岛的?

当前观点认为,现代人类在距今3.5万—3万年间从中国台湾岛东部跨海抵达了琉球群岛。不过,尚不清楚这次先民跨海迁徙究竟是随着黑潮的意外漂流,还是有意的乘船航行。东京大学海部阳介教授团队研究了1989—2017年间漂流经过台湾岛或吕宋岛东北部的138个卫星追踪浮标。在122个漂过台湾岛的浮标中,114个浮标随黑潮向北方移动,其中有3个浮标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抵达了距离琉球群岛中央和南部20千米内的区域。在漂过吕宋岛的16个浮标中,13个浮标随着黑潮移动,只有1个浮标因台风影响向着琉球群岛的方向移动。由于黑潮水流被认为在过去10万年里没有变化,这些发现表明,漂流船上的人类不太可能随黑潮意外漂流到了琉球群岛。在3.5万年前左右,人类有意横跨了地球上最汹涌的水流之一,为的是迁徙到琉球群岛。(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晚期青铜时代叙利亚地区诸王国的崩溃

公元前13世纪末至前12世纪,地中海东部的青铜王宫文明先后灭亡。文献、考古证据以及古气候学数据表明,叙利亚地区诸王国的灭亡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各王国内部的社会政治危机是内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饥荒是导火索,国际环境的剧变和海上民族入侵是外因并导致危机进一步加重。青铜时代近东国际体系和王宫制度的崩溃改变了叙利亚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的商业贸易模式、文字书写体系与技术变革也率先在这一地区出现。犹太文明、腓尼基文明和阿拉米文明在王宫文明的废墟上兴起并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郭磊、王新刚,《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古代伊朗的蚕丝技术、蚕丝贸易与对外交往

古代伊朗一直充当中国同欧洲经济文化交往的中转站。得益于地利之便,伊朗通过居中把持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往来赚取厚利,同时还广泛吸收和借鉴诸文明成熟的生产技术。养蚕和丝织技术便是古代伊朗人结合本国的自然环境特点,从中国间接引进的一项重要生产技术。此项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伊朗人对丝绸的渴求,蚕丝和丝绸外销还成为伊朗历代王朝的重要财源。萨珊王朝(224—651年)后期,桑蚕养殖技术已经传播至伊朗高原。伊朗的蚕丝业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吉兰、马赞达兰诸省,它们毗邻里海,气候温暖湿润,是桑树种植、蚕卵孵化和蚕虫成长的优渥环境,适宜桑蚕的规模化培育。再加上位居交通要津,便于蚕丝的运输和出口,因而成为伊朗蚕丝业的发祥地。萨法维帝国(1501—1722)崛起后,伊朗进入长时段的社会稳定,蚕丝业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其数量和规模相较前代取得长足进步。此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通道由于内亚草原势力的勃兴而被阻断。西方各国丝织业的发展对蚕丝的需求有增无减,这为萨法维蚕丝填补市场真空,并在此后一段时期内维持“独领风骚”的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的伊朗蚕丝风靡国际市场,各国商人竞相追逐。为获取伊朗蚕丝贸易的竞争优势,西欧诸国的特许贸易公司开始谋求在伊朗本土建立商业据点,开设办事处,直接同萨法维王朝开展贸易合作。欧洲各色人等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开启欧洲人进入伊朗的第一波高潮。欧洲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东渐入伊,伊朗的相关文化信息亦随欧洲人西返入欧,双方的交往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蒋真、母仕洪,《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7日)

读天下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11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文旅部部长胡和平、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成立仪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主持仪式,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参加仪式。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基础上组建,主要承担分析监测技术、空间及微观测量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技术考古科研,考古标准技术规范研究,组织水下考古、边疆考古、科技考古、中外合作考古等工作。刘玉珠表示,成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增强了考古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信心,对我国考古事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下一步,要增强政治意识,提高考古工作重要性认识;要明确使命任务,加强基础建设,破解行业难题;要加强工作规划,提高考古能力,推动学科建设;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一带一路”考古合作和全国水下考古“总平台”“国家队”作用;要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同创新,增强中国考古的国际话语权和影響力。(李瑞,国家文物局网站)

《考古印史》

周晓陆 著

中华书局,2020年6月

本书从考古学分析切入,对古代玺印的基本分类、材质、制法、印面、用法及其鉴定、辨伪等作了全面的阐述介绍,并对古玺印从商代至清末的考古学分期及其演变发展,作了系统梳理,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对古玺印的鉴定与辨伪,以及篆刻的学习,具有实用性的指导。

《考古所见古代新疆地区的东西方文明交流》

李肖 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

亚欧各大文明与西域本土文明相互碰撞、交融后,塑造出多元的文化面貌,造就了此地独特的发展轨迹。本书收录了与新疆地区考古学研究相关的论文13篇,旨在展现新疆作为东西方交流、沟通的桥梁地位,加深世人对古代新疆多元文化的认识。

《穿越西伯利亚——2017年中俄联合考古》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 编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本书是2017年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的工作报告,介绍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在西伯利亚地区开展旧石器时代遗存调查与试掘、古代欧亚草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公众考古等方面的工作成果。

《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

陈胜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9月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环境复杂,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狩猎采集者各有其生存策略,不同地区农业起源的过程也完全不同。本书介绍了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各种定义和理论方法,利用当今气象站资料模拟了史前狩猎采集者的生计策略,结合考古材料回答了中国农业起源过程中种种复杂的问题,为我们重现这一变革中的细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讲义》

袁靖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本书是2019年夏季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主办的FIST课程的讲课内容,诸位学者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年代与文化谱系、环境考古、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过程、葬仪中的观念、人骨考古、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古DNA研究、植物考古、动物考古、手工业考古和考古学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历程等领域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

《早期文明的对话:世界主要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

ICCHA、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7月

本书收录了2015年“早期文明的对话:世界主要文明起源中心的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9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界对于早期文明的探索与认识,早期国家的起源与形态,文字起源及其作用,景观、农业、手工业生产与贸易,全球视野下的早期文明比较研究等。该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扩展中国考古界的国际学术视野。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4538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