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提供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算命”风靡网络,引发关注。
置身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算命”把戏正在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在微博微信上随手一搜,就能找到诸如“人工智能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内容。从在线相面、算卦,到通过电话号码、车牌号查吉凶,人们似乎只需点点鼠标、动动指尖,就能预判前程、掌握命运。
人工智能真能看相?从事面部扫描开发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翁冬冬介绍,面部扫描主要是通过读取脸上的特征点来进行身份识别,这是当前的主流方向。通过肤色和其他细部特征辅助判断疾病有一定可能,但用于看相并不具备科学依据,娱乐性质更多一点。翁冬冬指出,这样的程序开发门槛并不高,在网购平台花几百元到几千元购买外包服务就能很快开发出来。“如果说它有作用的话,最多可以起到筛选人的作用——信这些命理术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上当受骗,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一位不愿具名的机器视觉创业公司高管表示,人工智能看相的工作流程首先是人脸识别,然后把扫描到的面部特征与数据库进行对比,針对不同的面部特征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数据库的科学性很关键,数据和面部特征是对应关系吗?数据是怎么来的?数据能反映你下半生的运势?事实上,人工智能看相并不具备科学依据。”该高管说。
白领小杨发现,他做过很多次面相测试,但每次的分析结果都有所不同。“很难说哪次准,哪次不准,感觉都是一些很模糊的表述,一些结果甚至能看出明显的套路痕迹。” 小杨说。
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技术的加持,往往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更有甚者,宣称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将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事实上, “人工智能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算命”并非完全免费,用户想要看到详细完整的内容,往往需要付费购买增值服务,或以“邀请好友”“看广告”等方式增加下载量或广告收益。此外,用户在算命时授权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以及分享指定动作的视频,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从表面上看,以“人工智能算命”为代表的网络迷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图像统计分析,并按照程序输出模板结论。但仔细研究发现,其内核依然是迷信,本质仍是依靠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来让人信服,对应着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正因如此,对待不断改头换面的网络迷信,既应强化“硬”的一手,加强治理,坚决惩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也应注重“软”的方面,加强引导,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让“算命”把戏无所遁形、没有市场,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