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妫
青春路上总有困惑相伴,有时难免会栽进友谊的“陷阱”里,煞费苦心地讨好对方,却得不到一点真情回报。为融入寝室委屈求全承担最脏最累的活,为博取朋友低声下气放弃自我,为得到他人认可忍辱负重不敢怒……
其实,若人与人之间不能站在平等和尊重的水平线上,友谊的天平终究是会倾斜失衡的。“老好人”被心理学家称为“取悦型人格 ”、“圣母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其内心独白是:我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因为无法获得他人的关注和爱,所以要无底线地满足他人的需求与期望。
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每个人在与外界交往时所呈现的模式都是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缩影,所以讨好型人格的形成与幼年时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如果幼儿遇到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父母,那么潜意识输入的就是讨好的理念,讨好的交往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训化出来的,所以生活中一旦遇到冲突,这种应对模式就会自然呈现。
成长历程中有过心理创伤的人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比如:小时候被同伴孤立,被好朋友出卖,被父母抛弃等,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会使我们对人际关系过度敏感,时刻以他人的心情为风向标,患得患失,进而不断放低自尊去博取他人的好感。
讨好型人格者也会在一次次地压抑自我后,并不能如期获得应有的心理补偿,相反却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绝望中。当有了这样清醒的觉知,就是改变的最好时机。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下面的方法,相信会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觉察自我,植入勇敢的意念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若需要压抑内心的委屈、愤怒、恐惧等情绪来换取他人的关注与认可,我们就该清醒地觉察到自己内在隐藏着一种讨好型的心理。
此时可以尝试寻一静谧之处,以平和之心,以自已真实想法为轴心,抛开杂念,去觉知内心的真实需要。这里没有他人的看法和偏见,用意念一遍又一遍地去感受真实状态下的自己,去看到内心的压抑与不适,勇敢地对妥协说“不”。继续想象以下场景:我们能够自信地融入集体,并在人群中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甚至自如大方地应对各种场景。不断重复这些正向的意念冥想,就能给我们带来无形的能量。我们要积蓄这些能量,融入生活,开启崭新的人际模式,展现真实、独立、勇敢的自我。改变认知,卸下“老好人”人设
讨好者之所以愿意在很多时候向对方妥协,是因为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期待他所讨好的对象能够对他的这种讨好给予相应的回报,达成互惠原则,即:“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也对我好!”也是这个错误的认知让讨好者投入了太多的“沉没成本”,让付出和讨好一次又一次地被践踏,并卷入巨大的危机漩涡中难以自拔。
其实,别人是否会回报我们的好,本就不受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改变错误的认知,卸下好人的面具,不为廉价的“回报”折腰,那怕是展现自己生活中最不堪的一面,也不必担心人设崩塌而违心地说着心口不一的话。放下包袱,轻松向前,才是真实自我的正确打开方式。增强边界,设置心理防护线
真正和谐的友谊是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基础之上的,讨好者之所以会受伤,就在于没有建立该有的人际边界,而是不断突破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去付出,让自己精疲力尽。没有坚守住自我保护的盾牌,才会一次次地被入侵与干涉,把心伤得千疮百孔。
建立人际边界要清楚:我是我,你是你,我有我的个性与想法,你有你的感受与需求。在我边界内的,由我负责;在我边界外的,我丝毫不用理会,莫强加于我。舍不得“塑料友情”,怎会甄选出至交。真正的友谊会在平等的互动中不断蓄能,无需牺牲一方来换取。接纳自己,提升核心竞争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聚焦自己的优势,把生命的能量用在自己身上,由内而外认可自己,支持自己,滋養自己,内心才会充盈起来,生命才会更加充实与富足。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没人替我们坚强,唯有自己为人生买单。1.与自我内在联接,由内而外建设心灵沃土
讨好型人格内心的空洞是因为自己太过于忽略内在的感知。当我们感受不到爱、价值感、存在感、归属感时,心里才会有空虚与匮乏的感觉,才会急于从外界汲取肯定和赞赏来填补内心的空洞。但事实证明,这样获取的充盈感稍纵即逝,甚至得不偿失,失去的更多。
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来源于自我肯定,任何讨好他人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只会徒增伤悲。及时扭转情感的风向标,把焦点从讨好他人转移到爱自己身上,把关注外界的褒奖转移到内在的自我肯定上,与内在的感受做好联接,建设好自尊自爱、自给自足的心灵沃土,爱才会生根发芽,滋养生命。2.拓展生活空间,提升生命的掌控感
从自我效能感强的小事做起,提升自我的掌控感。我们可以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学习一门新技能,做一件自己擅长的事,订一个读书计划等等。认真体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每一份乐趣,体验努力付出后获得的每一点成绩,仔细聆听内心的每一份感受,让充实的生活占据自己每一个孤独的时刻,终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将回归自己的掌控中。厚积薄发,打通能量脉络,亲手筑建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3.学会表达感受,让刻意练习来见证
长期的压抑,会让我们失去表达的胆量与能力,而要破解讨好的情节,就必须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小范围练起,尝试走进人群,循序渐进地克服内心恐惧,勇敢地说出真实想法。一开始可能会紧张不适,但也要坚持做到不卑不亢。最后要达到能在习惯性向我们索取、习惯性贬低我们、经常指使我们的这些人面前,也能勇敢表达自我想法的程度。在不断地刻意练习下,我们会发现真实的表达自己并不会引起什么灾难性的后果,就算对方有生气的反应,那也是人际交往中的正常现象。勇敢者从来都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使害怕,也依然坚持去做。
人生路漫漫,与其在他人身上耗费精力不如留时间给自己增值,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当我们的思想足够独立,也足够相信自己,会用实力去支撑自己的友谊世界,让其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才是人际交往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