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叶
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因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而得名。它结构精巧,是画中横跨汴河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虹桥所在的场景也是《清明上河图》全画的高潮部分。《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而虹桥就是桥梁建造技术的典型代表。汴水虹桥的出现
北宋的东京城(今河南开封),汴河横贯东西,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运输功能。我们可以从《宋史·河渠志》中窥见一斑:“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因此,在汴河上架设桥梁,可不能随意而为之,架设的桥梁既要满足汴河两岸陆路连通之需,又要保证下方汴河运输的通畅无阻。
大中祥符四年(1011),汴水上方一座木梁柱桥被船撞击,船桥俱损。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约大中祥符六到九年(1013-1016),内殿承制(北宋一种武臣官职)赵化基奏请造“无脚桥”,因“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此桥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后因造价较高,到了天禧元年遭到罢修。
那么,虹桥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宋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详细记载了虹桥的建造过程。其实,虹桥前身可以说是单孔木拱桥。《渑水燕谈录》说北宋明道年间(1032-1033),近似于汴水虹桥的单孔木拱桥开始出现在青州(今山东益都)。青州的桥本来是桥下立柱,很容易被洪水冲坏,后来就用巨石堆砌成坚固的桥台,再把数十根大梁连在一起,不用桥墩而以“飞桥”的方式越过河面,这样的木拱桥建成后至少有五十多年没有损坏。
庆历年间(1041-1048),官员陈希亮在驻守宿州(今安徽宿县)时仿效青州的单孔木质拱桥形制,在汴河上开始搭建桥梁。后来,北宋官廷认为这种形式的拱桥有利于漕船通行,于是将其构件及做法标准化并在汴河上迅速推广,这才有了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虹桥,虹桥的形制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东京梦华录》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匠心独具的营造技艺虹桥所代表的木拱桥是中国特有的木拱桥,发明于11世纪,因文献记载虹桥是“以巨木相贯”,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将其命名为“贯木拱”(或“编木拱”)。据推断,虹桥长约18~20米,其拱由两个系统组成。最外侧的拱肋有长短各一的拱杆(系统1),以及三根长拱杆(系统2),这两个系统交替排列,总共21排,再由5根横木均匀地贯穿联合,拱杆和横木之间捆绑联结,再在上面横铺桥面板。此外,桥两侧有栏杆,是宋代勾栏特有的做法。永不消失的“虹桥”
可惜的是,如此精巧的虹桥结构竟然自宋代之后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文物工作者在闽东北与浙西南发现了形似虹桥而有廊屋的木结构桥梁,经专家考察研究,确认闽浙两省存在的木拱桥就是“消失”了近800多年的“虹桥”,并且相较于汴水虹桥在技术与结构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改进:首先将桥面和拱骨分离形成了平缓坡桥面;另外拱骨也有一定的变化,如在桥面和贯木拱之间有“剪刀撑”和支撑在两者之间的立柱。
浙闽木拱桥的一大特点是盖有廊屋,因此被称为木拱廊桥。浙闽木拱廊桥的发现证明这种独特的贯木拱营造技术确实自宋代传承至今,代表着中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技术水平,是一种急需保护与传承的技艺。2009年10月这种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技艺体系独步全球
我国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是用原木材料,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世界其他地区也有木拱桥,如西方木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最早建于罗马尼亚近奥索瓦处跨多瑙河,称为特拉杨桥。公元105年,达那斯柯斯的阿波羅陶洛斯建特拉杨桥,为五孔木拱桥,每孔跨径约35米。从罗马特拉杨柱的浮雕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特拉杨桥的结构——在石墩上有木栈架作为木拱拱脚,上面的木拱是在垂直面内三层斜撑以放射形木相联,被称为斜撑拱或撑架拱。到中世纪的欧洲,木拱桥达到其巅峰,如瑞士吕城的司拔洛亦木桥建于1408年,桥为多孔木撑架拱,上盖装饰的桥屋,桥屋柱夹于两片撑架拱之间。
中国木拱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而与西方相似的撑架木拱桥在中国古代也十分常见。但到了北宋,在撑架木拱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虹桥所采用的“贯木拱”技术,这种“贯木拱”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