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
摘 要: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已纳入到国家“健康中国2030年”战略之中。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运动干预手段。太极拳的技术动作包含着深刻的理论知识,这与中医养生观念有交叉融合之处。太极拳在发展中已发现对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均有益作用。从中医视角下探讨中医理论与太极拳相结合,更好地推广中医理论与太极拳,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全世界传播,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太极拳 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208-02
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太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文化太极、阴阳为思想,结合中医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变化,注重意、气、形、神的锻炼,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作用。中医养生讲究用修身养性的方法来调和人体,使人体阴阳气血保持协调。而太极拳重视呼吸吐纳,帮助人体扶正正气,避免外邪入侵。
1 现代医学对太极拳的研究
太极拳能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变化协调统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等对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可提高老年人工作记忆能力,延缓认知衰老。太极拳运动可训练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而太极拳的改善平衡能力、改善生活治疗则为美国太极拳的研究热点。并且太极拳对抑郁症、痴呆等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疾病干预属于前沿研究。太极拳结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人运动能力和心肺适能[1]。
在运动系统方面,已证实太极拳可改善骨性关节炎疼痛、僵硬,增加骨密度。宋京林等[2]对48周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研究发现,太极拳项目可提高股骨颈骨密度第二腰椎到第四腰椎骨密度[3]。太极拳强调呼吸吐纳,现代研究发现可增加膈肌、腹肌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2 传统医学对太极拳养生作用的研究
中医养生思想为:法于阴阳、和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讲求左右力量的平衡。左右协调配合使人体左半身与右半身得到锻炼,从而确保了人体经络系统的阴阳平衡,这与中医养生中法于阴阳相配合。和于术数即运用各种修身养性的养生方法来调和人体,使人体阴阳气血保持协调。中医养生提倡“治未病”,“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顺应自然、平衡阴阳,可选择贴敷穴位、推拿、气功导引、太极拳、食疗调理等丰富多彩的“自然疗法”,使人增强体质,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或传变。目前,我国正迅速进入老年化时代,研究发现,太极拳的动作轻柔徐缓、以柔为主、柔中带刚,练习时与呼吸相结合对促进中老年练习者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作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情志皆可致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太极拳动静结合,调节呼吸,使人心平气和,延年益寿。
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中医养生思想为:顺应自然,整体协调;调补脏腑,分段施养;形神共养、动静结合;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而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则为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连绵不断的平衡运动。两者之间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把太极拳的动作特点通过中医养生思想总结出,更好地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养生需要顺应四时变化、顺应自然变化、万事万物均处于一个变化的环境中,且变化是整体的、平衡的。中医讲究平衡,阴盛则阳衰、阴虚则阳盛是最好的体现,这可与太极拳中连绵不断的平衡运动的动作特点相关联。太极拳中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的动作特点则切合养生思想中调补脏腑,分段施养。人体的五脏六腑同样不可分割、密切相连,太极拳的动作上下相随、螺旋运动仍是不可分割[4]。太极拳需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一刚一柔皆与中医养生形神共养、动静结合融合。中医在“治未病”关键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早在古时自有练功强身健体。现代科学的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证实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太极拳运动已经过试验证实对人体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5]。
2.1 顺应自然,整体协调
中医认为人体是阴阳平衡的整体,人体只有阴阳平衡才能身健体壮。《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阳调和正气足则外邪不侵。而身体的健康则应顺应四季的变化,平衡外界和身体的平衡。太极拳连绵不断的运动方式体现了阴阳平衡性和整体的协调性。中医整体观内容包括: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体,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
太极拳的练习使人体全身得以充分锻炼,现代医学研究也同样支持太极拳的作用。太极拳的锻炼对于运动系统,如老年人骨密度升高、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等。心血管系统,可促进四肢血流,改善心肺功能。
2.2 调补脏腑,分段施养
太极拳要求心静,摒除杂念。五脏学说认为,心主血脉、藏神、心为君主之官,太极拳心静让血液流动全身。现代研究发现太极拳练习能改善人的心肺功能。长期太极拳锻炼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并且练拳时,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促进了组织对氧的利用率,锻炼肺的功能。因此太极拳能够调补五脏六腑。养生要内外兼修,对内要提高正气,外邪不能入侵,对外要避免接触邪气。
中医养生的方法其中包括调摄精神,内养真气,包含元气、宗气、营气、卫气,都是具有推动调控、温煦与凉润、防御、固摄、中介的作用。而中医基础理论气与血的关系中提到气能生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即气对人体的作用也影响着血液的运行,这在现代医学中证实,太极拳的呼吸吐纳作用可改善呼吸系统作用,也可改善老年人心肺适能的作用。
2.3 形神共养,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讲究身体与精神共同调养,适当运动适当休息。王宗岳在《太极拳经》提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动与静、阴与阳、刚与柔均是大脑下的支配运动。太极拳的呼吸吐纳使意念、呼吸和动作相结合,从而起到改善身体平衡和舒缓身心的作用。
2.4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来自中医“治未病”观点,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即使生病也要预防疾病向另一种疾病发展。近年来我国太极拳的发展注重基础研究,而美国太极拳围绕疾病展开,形成了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成果。太极拳介入临床康复可以对各个人体系统作用,研究发现,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的脊柱腰椎、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流失改善方面疗效明确。身体健康人群练习太极拳,可修身养性,通过运动获得幸福感,还可通过练习发泄情绪。
3 结语
在2006年太极拳被评为国家第一批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发展,太极拳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国外对我国了解的名片之一。通过研究近20年我国与美国太极拳对健康促进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对太极拳研究注重基础领域,主要围绕身体素质展开。而美国注重特异性,围绕疾病展开,形成了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成果,美国太极拳研究走上了体医融合的路径,从医学的角度看待太極拳运动,通过探索太极拳对疾病的干预作用分析太极拳的药用价值。古时医家通过总结前人治病经验,制定出完整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衍生出中医养生思想,不仅要治疗疾病也要预防疾病。太极拳的与中医养生观念相符合,太极拳同样平衡阴阳,虚与实、进与退、动与静、开与合、呼与吸、左与右、上与下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体现阴阳之间的特性。中医养生与太极拳交叉融合,推广两者,体医融合,可提高人体身体素质,减少疾病侵害。推广更多人练习太极拳,在中医养生指导下可促进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健康,延缓疾病,甚至可以治疗疾病;符合我国国情需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让体育与医疗相结合,降低患病风险,减轻医疗、养老等社会负担;符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发展,体医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进一步实现强国梦。
参考文献
[1] 冯卫.健康中国背景下太极拳健身功效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1):87-90.
[2] 宋京林,程亮,常书婉.48周太极拳、快走和广场舞运动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6):105-108.
[3] 曾令烽,杨伟毅,梁桂洪,等.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对改善骨密度流失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7):4420-4428.
[4] 张焱,胡亚男.试论《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思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0):857-858.
[5] 张志雷,朱东.近15年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热点——基于PubMed数据库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0):1215-1222.
[6] 杨素香.太极拳在美国的传播:一项基于美国大众媒体语料库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3):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