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艳 郑思宇
杨小牛,1961年6月17日出生于浙江衢州,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信号处理技术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嘉兴洪兴路,该市第一个工业开发区的中枢,也是嘉兴容纳最初一批内迁工厂的地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简称三十六所)就在那里。
嘉兴人几乎都知道三十六所,但除了知道它是家军工企业外,并不了解多少。
1989年, 28岁的杨小牛和妻子及不满周岁的女儿,搭着从浙江江山驶出的列车,来到了浙北水乡嘉兴。在相对闭塞的浙西山区江山走过了初创的十年后,三十六所于那年整体搬迁至嘉兴。
当年的工程师杨小牛一家就这样在这江南水乡扎下了根。2013年12月19日,他已是三十六所成立35年以来的首位院士,也是嘉兴本土产生的第一位院士。
身兼数职的杨小牛很忙。2015年8月19日上午,赶在他一场会议之前,我们来到三十六所采访他。身着蓝色衬衫的杨院士,甫知天命没几年却已一头白发。当选院士后,面对鲜花和掌声,他显得很平静,他说:“我一直认为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创新。在科研道路上我不太愿意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喜欢另辟蹊径”。“别人可能看我不一样,但我还是和以前一样,仍是‘小牛,不是‘大牛。现在感觉到的是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只为对科研最真挚的热爱
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中国继1979年后,时隔36年再次对这一群体进行最高规格表彰。杨小牛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证书。
杨小牛曾三次踏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但荣誉对杨小牛来说好像永远只是“过去时”,仿佛只有不断进行科研、不断创新,他才能真正找到快乐。“就是一种追求,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地去努力,没有尽头。”
正是凭借这股永无止境的劲头,杨小牛抒写了一个个“首次”的传奇——首次提出并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宽带数字接收机;首次提出低截获概率信号拼接解调方案;首次提出离散梳状谱理论及其峰平比优化算法;首次提出软件无线电中的带通采样和盲区采样定理;首次提出基于多相滤波理论的实信道化接收机/发射机高效实现模型;首次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新一代体系结构和“软件雷达”、“软件星”概念……
杨小牛将毕生的青春和热血都付之于科研。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也贯穿了他的科研路。“要创新,首先必须不断提出新想法、新概念,概念创新是创新之本,也是创新之源。所以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成了我的‘嗜好。”
20世纪90年代初,如何接收、处理低截获概率信号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杨小牛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但这个方案在当时并不被看好。“因为那项技术虽比较先进,但在国内做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更何况有现成的替代方案。”而事实证明,杨小牛的技术方案是正确有效的,通過5年的努力,整个团队把东西做出来了。经过无数次试验与验证,杨小牛终于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宽带数字接收机,其采用的多信道并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领先水平。以此为核心技术研制的某国防电子信息系统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杨小牛作为获奖代表第一次踏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搞科研最大的乐趣就是提出一个想法并能把它成功实现,或者在科研工作中碰到一个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突然有一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乐趣,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机会掌控在自己手中
1961年,杨小牛出生在浙江衢州龙游县。“那时农村条件艰苦,我的哥哥没养活。”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他的名字最好与动物有关,刚好他属牛,干脆取名“小牛”。
父母在农场工作忙,杨小牛从小在姑妈家长大。这段经历给杨小牛带去了最初的孤寂,也培养了他的自立、奋发的精神。
在杨小牛高中语文教师邱锡贵的记忆里,杨小牛的课余时间总是忙碌的。读高中时,他已回到父母身边,但学习之余,他经常抽出时间去看望姑妈,帮忙打猪草、挑水,农忙时节,他还要帮家里插秧、割稻。“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我只能用‘坚韧不拔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了。”
杨小牛身上从小就有一股牛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长。“我这个人比较好强。作为班长,首先要学好,要不然怎么当班长呢?另外一个是带动同学学好。”
中学时候的杨小牛文理科成绩都很好。在当年高考之前,邱锡贵还曾劝他选文科。在邱锡贵看来,今天的杨小牛能出很多专业技术书籍,这不仅依靠他扎实的技术理论,也得益于深厚的文字功底。
1978年,全国高考恢复第二年,应届生杨小牛怀揣着梦想走进了高考考场。他被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录取,成了十里八乡金贵的大学生。母亲因学校在大西北并不赞成他去,但少年杨小牛知道外面的天地更宽阔,更光明。他所去的这所学校正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这是杨小牛人生重要的一站,这里给了他科研飞翔最初的翅膀。
大学第一年的寒假,杨小牛并没有回家过年。“感觉到了学校之后,跟城里的同学相比,自己的基础还是差一些,所以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刻苦学习。”杨小牛大学期间成绩始终名列全班前茅,特别是电路分析课程常考满分。鉴于杨小牛成绩优秀,老师、同学都鼓励他报考研究生,但考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
1982年,大学毕业的杨小牛被分配到位于浙江江山的三十六所工作。那时中国在特种通信专业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所里的任务也不是很多,可他却天天闷在办公室里查资料、搞试验。“那个时候我就把单片机作为自己钻研的方向,躲在实验室自己动手编软件、做实验,逐步积累了经验。正因为我有这方面的经验知识,后来我才能提出采用单片机实现地图显示技术的新方案,并一举研制成功。”入职第二年,这个刚来的年轻人就被评为所级先进,这是少有的情况。
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
早上八点前到办公室,中午在食堂吃个盒饭便接着工作,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又返回所里加班。在大部分日子里,这就是工程师杨小牛一天的时间表。
搞科研的人,首先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出现了下海潮、出国潮。很多与杨小牛一起干项目的同事,有的出国,有的下海,自然也有人想拉他下海。尽管当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们的年终奖就是发军工补贴,一年下来也就100多块钱。但杨小牛没有动心,依旧在中国军工电子领域默默耕耘。
“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去衡量人生的价值,名利是一方面,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是另外一方面。他选择后者,并且耐得住寂寞,一直坚持了下来,这让我非常佩服。”与杨小牛一起奋战过的同事、现任三十六所质量安全部主任孙勇说。
没有离开军工战线的杨小牛在之后担任了一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系统总设计师。2003年12月30日,这个由多种站型、数十辆迷彩车和数架无人机组成的全系统装备,整齐、壮观地排列开来,等待检阅。作为系统总设计师的杨小牛,回想起冰天雪地中一个多月的全系统实装联试,回想起历经1800个日夜的设计和试验,一时间百感交集。这个项目获年度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银质奖、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杨小牛榮立个人一等功。他再次踏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30多年来的科研路,杨小牛收获了鲜花与掌声,也被科研的辛劳打下了印记。参加大学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时,大家笑称他为“非洲难民”。因为常年的加班、奔波,他变得又黑又瘦。从大学开始,神经衰弱就一直困扰着他,晚上时常睡不好觉。但“我的很多东西还是在床上想出来的”,有时候为了想一个问题,常常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研发的事”。
如今的杨小牛很重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老师。他是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时至今日,他已一手培养了3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而在三十六所,由杨小牛策划并发起的专家学术报告会,两年后已成为所里的文化品牌。他说:“业务上的指导是一方面,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也是我要做的。”为了创新性研究,他要培养团队成员对科研的热爱和钻研精神。
当选院士后的2013年,他在发给媒体的短信里曾说:“我深知院士都是普通公民,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只有肩负中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特殊责任……”他的心声在今日,也可视为对他们这一代科学家科学品质的极好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