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
清圣祖愛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康熙皇帝不仅被视作清代历史中一位伟大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之一。
他一生做了很多大事,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亲征准噶尔、治理黄河……可能别的王朝十个皇帝主持的大事,加起来也没有他一个人多。
那么,康熙皇帝这个人一生有什么特点呢?
坚持锻炼体魄的意志力
首先,康熙皇帝身体素质好,武功高。
我们知道,满族是一个以马上民族著称的少数民族,所以满族的小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康熙从小就跟着他的一个名叫默尔根的侍卫学习骑射。默尔根能当皇帝的老师,当然本领很高,更重要的,是默尔根对这个皇帝学生的要求特别严。一般的人见了皇帝,都有点害怕,不敢管皇帝。但是默尔根不这样,他的规矩特别多,管教也出奇严,康熙只要骑马的姿势、射箭的方式稍微有点不对,默尔根就会严厉批评,马上要求他改过来。长久下来,给康熙打下了非常好的身体基础。
当然,康熙自己也很用功。康熙做事的特点是做什么都认真,而且能坚持。后来他回忆说:“朕自少习射,亦如读书作字之日有课程,久之心手相得,辄命中。”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学习射箭,每天也有固定的时间,就像练习书法一样,时间长了,功夫到了,自然熟练了,所以康熙的骑射本领很高强。虽然满族人很多都善长骑射,但是康熙在这些人里面仍然出类拔萃。
康熙一生都酷爱打猎,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射虎的第一能手。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晚年,有一次曾经回忆,这一辈子到底打死过多少猛兽,他算了算说,我打死过“老虎一百二十五只、大熊二十只、豹子二十五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二只……”《康熙起居注》中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在东巡79天的时间里,他射死了39只老虎,最多的一天竟然射死5只老虎。
当然,康熙能射死这么多老虎,不只是他自己的功劳,而是集体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康熙那时候打猎,是组织集体围猎。彼时皇帝出游打猎,要从御林军中挑选三千名弓箭手,让他们围成一个直径三里左右的大圆,然后统一向里面走,这个圆越来越小,会把野兽赶到皇帝面前,等待皇帝猎杀。不过即使这样,从那一长串的记录来看也挺了不起的。当然,那个时候人们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只知道老虎吃人,杀死老虎是为民除害,根本不知道,后来在中国老虎会差不多快灭绝了。
坚持朴实而刚健的生活
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特点是他“爱吃苦”或者说能吃苦。吃苦耐劳是个常见的词,但能够一直坚持,对一般人来说已是不易,更何况是一个处于权力巅峰的帝王。
我们看康熙皇帝的一生,特别能吃苦。他一生三次出巡东北,三次亲征西北,三十八次出塞到长城外面去打猎。那时候长途跋涉可不像现在的旅游这么方便,现在我们可以坐飞机、火车,住宾馆。那时候即使你是皇帝,也得顶风冒雨,骑着马走,时常要在野外扎营,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康熙却乐此不疲。康熙喜欢打猎仅仅是为了娱乐吗?不是。他打猎,也是为了军事演习,锻炼士兵们的打仗本领。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率军亲征准噶尔。有一个法国传教士,叫张诚,一路随行,他在日记中说,这个旅途太艰辛了,“虽然已经是四月了,但是草原上还是寒风刺骨,我穿着双层皮衣,还是冻得瑟瑟发抖,晚上经常给冻醒。另外草原上经常找不到淡水,大家只好喝又苦又涩的咸水,皇帝也不例外。康熙皇帝每天在日出前两小时就起床(也就是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吃完早饭,天一亮就要出发。他和大家一样,一整天都骑在马上,风餐露宿。”远征路途中所经历的那个季节,草原上还经常下雨夹雪,“皇帝在雨夹雪里走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到了宿营地,自己还不进帐篷,他要站在雨里,看着所有的士兵都扎好帐篷,才去休息”。
传统汉文化先贤孟子有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是把这句话贯彻得最好的却是满族皇帝康熙。当时在宫中的外国传教士白晋说:“康熙皇帝最爱好朴实而刚健的生活。”正是因为身体素质好,能吃苦,所以康熙一生才能做那么多大事。
细数康熙皇帝一生的“大事记”,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词,起始早、持续长、密度高。康熙8岁,实际上6周岁,就登基当皇帝了。当然那时候太小,没有亲政。他14虚岁,也就是差不多12周岁亲政,相当于我们现在小学六年级同学的年纪。康熙刚开始亲政的时候,实际上朝廷的大权被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权臣鳌拜把持着。为了从鳌拜手里拿回权力,康熙组织了一帮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侍卫,每天假装在宫中做布库游戏(汉语即摔跤),实际上是训练他们的体能和擒拿功夫。不久以后,就在鳌拜有一次进宫的时候,康熙皇帝突然命令这些小侍卫把鳌拜抓了起来,这样康熙皇帝才完全夺回大权,真正亲政。
接下来在他不足19岁时,又开始筹谋平定三藩。当时以吴三桂为代表的三个藩王兵多将广势力很大,不听中央命令、不受国家控制,威胁帝国的安全。但是康熙毫不畏惧,从虚以委蛇到与他们开战,直到27岁经过八年苦战,把三藩彻底消灭了。
平定三藩之乱后,统一台湾又被康熙提上议事日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命施琅出兵,把台湾纳入版图。接下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又派人出兵黑龙江流域,把沙皇俄国的人赶出雅克萨,俄国摄政王索菲亚遣使议定边界,不敢再侵略中国。
再接下来,康熙又几次亲征,打败了当时最大的威胁? 准噶尔的噶尔丹,保证了西北边疆的安全。此外,康熙还举行了“多伦会盟”,治理黄河、治理淮河,做了无数大事。他一生能做这么多事,就是因为他一是有一个好的身体,精力比一般人充沛;另一个他不怕吃苦,不回避问题,总是迎着难题上,主动解决问题。
“全面发展”的教育认知
康熙皇帝通过自身的经历很深刻地认识到了身体素质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他晚年曾经说:“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何能远征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也就是说,我要是听那些大臣的话,不吃苦,不好好训练军队,怎么能取得这些成绩呢?所以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强调要让孩子们好好练武,锻炼好身体。
康熙皇帝说,“文武务要并行,骑射不敢少废。”也就是说,我一定要把儿子们培养成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的人。史书记载,康熙十八年年底,有一次他带着孩子们到南苑去打猎,“纵虎出圈,命众驱逐,皇第五子保清亲射,中之”。意思是把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放出来,让自己的孩子们去追,皇子保清当时只有7周岁,追着举弓射箭,把老虎给射死了。让这样小的孩子去追老虎,在今天看来,不仅不现实,家长肯定也不会主动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但是康熙却非常有胆魄,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做温室里的花朵。
当时宫中的传教士们说,“康熙皇帝把自己最器重、最喜欢的孩子们送到禁卫军中去。禁卫军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在六天当中就有一天要昼夜警戒,其余五天每天必须从清晨起在内城值勤,皇上出巡时,他们还必须随行。”张诚回忆他跟着康熙行围的经历,康熙让七个儿子跟着,“其中年龄最大的只有十二岁,最小的才九岁。整整一个月,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时而奔驰,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捷。”
因此我们不仅应该从康熙身上学习吃苦精神、坚持锻炼体魄的意志,也应该在适应当下时势的前提下借鉴其在教育方面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