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降了,配套改革得抓紧
17种抗癌药经谈判平均降价56.7%,25种药品在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11个试点城市平均降价52%,其中有的药品降幅达96%……一些药品大幅降价,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但药价下降只是一个方面,还应降低看病其他费用,比如各种检查费、化验费、耗材费等。否则,即便药费降了,如果总费用没有实质降低,就会抵销药价下降的红利。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人均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也在上涨。只有多方协同配合、联动发力,才能撬动改革“绊脚石”,最终实现多赢,让百姓受益。“网红”产品,靠流量更要靠质量
时下,“网红”产品凭借新奇概念、独特设计,契合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一些社交平台形成传播热度,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也有不少“网紅”产品只顾“红”而忽略品质。“网红”产品流行,适应了消费经济转型特点,反映着消费新态势。应当鼓励“网红”产品强身健体,既找准消费热点、挖掘“卖点”,也注重内在、确保品质,在追求“名气”的同时筑牢产品质量的底线。市场竞争,说到底要靠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守护产品质量安全,激活“网红”产品的价值优势,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前景必将更为可期。改革发力,让“艺考”回归本位
艺考制度改革从“探路试水”进入“全面突破”,为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扎扎实实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2019年初,各大艺术院校陆续启动招生报名工作。由某报名App故障引发美术专项考生报名难的问题,使得“艺考热”再次引起舆论关注。如何进一步规范考试流程、完善招录设计,倡导积极理性的备考观念、杜绝招生乱象、营造清朗的艺考环境,也成为家长与考生的普遍期待。相信日益完善、规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会更多些理性、少些功利,早日回归本位。拒绝假流量,锻造好品质
中国影视行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催生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经典作品,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量影视从业者也从中受益。但一些播出机构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诱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数据造假,花招迭出,渐成顽疾之一。这种造假行为,对整个文化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人深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才是影视创作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