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应急避险能力途径的研究

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应急避险能力途径的研究

王举翠

摘  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在突出状况下的处置应对能力,以此构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模式,是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方面具备许多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将学生的应急避险安全教育和学校体育教学相传合,寓应急避险能力培养于体育教育之中,是高校应急避险安全教育的一种新方式。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查阅文献、专家咨询、调研走访等方式,研究探讨了提升高校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必要性、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应急避险能力的可行性和通过体育教学获取应急避险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  应急避险  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102-02

1  提高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必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也凸显出新时代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紧迫性,而高校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和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事关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成长,事关安全稳定和教育科学发展,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必要需要,也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一部分。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事件、校园意外事故和伤害事件频发,特别是大学校园,学生人数多、来源广、自主性强,校园空间更加开放,人员流动性大,社会融合度更高,大学校园内突发运动损伤、人身伤害事件、宿舍火灾等更是屡见不鲜,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影响,这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也凸显了提高其应急避险意识及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当前高校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方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多数限于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标语宣传等形式,学生对相关应急避险知识的获取兴趣也不大,对所处校园、社会环境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惊醒,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碰到突发状况,等真正碰到突发事件后手忙脚乱“两眼一抹黑”,不知如何是好。

因此,加强大学生应急避险能力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不仅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在以后可能遇到的人为和自然灾害前增设了一到安全屏障,在紧急关头、危险处境,学生具备自救和互救能力,可以有效防范和处置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教学秩序稳定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榜样力量,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学校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防范及互动,也为提升整个社会应急服务能力做出贡献。

2  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应急避险能力的可行性

(1)体育教学形式灵活。应急避险教育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学生的欢迎、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与教育形式单一,重理论重宣传轻实践有很大关系,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强,只有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教育手段、多元式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体育教学形式多变灵活,不管在体育教学时间还是业余生活,学生都离不开体育锻炼,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体育教学和应急避险教育的切合点,体育课已不是完全的身体教育,它已扩展到教育身心和护人的概念领域中,使得身体训练和应急救助相互渗透,在游泳课上模拟训练溺水自救、互救、人工呼吸等技能,在田径课上模拟训练突发性、短暂性昏厥救助等,这样的参与性和真实感,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应急避险知识的兴趣,激发自发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大学生处理应急人身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二次伤害的概率。

(2)体育教学实践性强。应急避险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急避险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生理、心理、行为能力及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因此,除了通过理论课讲授应知应会的知识外,重点是实践演练和行为养成,只有真正具备应急避险能力,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运用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救或互救。而学校体育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实践性,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讲授应急避险专业知识,利用体育实践课教授学生应急避险及逃生技能,把应急教学与运动技术教学和体质训练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及技能,使其具备突发事件的處理能力。

体育教育与应急避险能力教育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两者间有许多重合和交叉的地方,归纳起来,都是通过知识、体能、技能的教学以达成各自的教学目标,并且都注重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所以,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有着明显的学科优势。

3  体育教学中获取应急避险能力的途径

(1)通过理论讲、传授应急专业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使得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应急体育教育方式不能吸引学生注意,这就要求在理论讲授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对待学生需求以及创新方式方法。从内容上,在体育教学教材中增加应急避险的常识,重点要增加通识类应急避险案例进行讲解,包括一些社会上、学校里、家里经常发生的或者灾害性较强的公共突发事件,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的组建,国家对应急救援队伍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有条件的高校,可依托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把应急指挥、救援技术、应急管理等内容纳入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应急救援队伍的预备役、后备军,为踏入职场、社会做好准备,也为学生就业和选择拓宽了路径。从授课形式上,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体质和应急技巧的同时,积极更新应急体育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对待学生需要,针对学生应急避险知识的缺乏,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等特征。在教学时,多以提问或分组知识竞赛的方式学习应急避险常识,采用情景教学加上视频、讲座、比赛、参观安全基地、现场模拟等形式,避免简单、枯燥的理论填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达到“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的目的。从考核评估上,要通过改革考核方式,释放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对体育教师的考核,不能单纯看学生体育课程的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共同进行的方式,除了理论成绩、身体素质、运动成绩外,要增加应急避险内容的考核占比,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把应急避险意识内化于心,把应急避险技能外化于行。

(2)通过实践练、提高应急避险技能。应急避险能力是建立在人的反应、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身體素质决定了应急能力,通过体育教学中的课外体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利用好体育教学室外课程的锻炼机会,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增强学生体验参与度,在情景模拟中强化学生反应能力和应变技巧,比如,在跑步训练中,可模拟各种环境下的逃生路径和逃跑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模拟和训练,在跳跃训练中,模拟各种场景下的安全跳跃姿势和注意事项。在游泳训练中,模拟水灾或落水情况下的自我救助或救助他人方法。另外,应急演练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要做实做细校园应急演练工作,同体育教学深度结合,演练要结合实际、接近真实,做好宣传与发动工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只有在这样的演练中,学习和运用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救或互救,学生才会对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记忆更深刻,之后真正遇到突发事件后,才能做到遇事不慌,才能本能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3)在体育教学中借助社会化、专业化力量。大学生应急避险教育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理应有社会化、专业化的教学参与,要借助学校体育教学的专业和课程优势,通过合作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应急、消防、地震等部门或社会专业救援组织,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参与到应急避险教育中,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社会化救援队伍的专业优势,借助体育教学这个载体,开展消防、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拥挤踩踏、交通、紧急避险、校园安全等方面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业务、技能培训,还可以考虑联合社会力量、企业、政府部门建立实训基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训并考核,注重还原真实场景,把基地作为应急避险教育的实训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自救和互救能力,提高应急避险意识和技能。

4  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的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是构建学生应对危机的预警体系和干预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一种预防性教育,也是服务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借助体育教学这一载体,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评价制度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实践贯穿理论的教学方式,辅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提高大学生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创造良好的平台,让校园突发性事件对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也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终身受益,带动和提升全社会应急避险能力的提高。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拓展了体育教学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董伯云.人本主义视野下学校体育纳入应急体育教育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113-117.

[2] 张梅,栾秀群,董亚臣.大学生应急避险教育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7):174.

[3] 张志保.应急避险能力融入体育教学中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2,19(5):78-80.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53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