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庚子年初,疫情突袭,为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级学校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并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既是应急之举,但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立足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案例的分析,对在线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战疫;线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027
1 问题提出
2020年1月初出现了新冠肺炎,为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级学校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并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面向亿万大中小学生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开展了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实验和一次开发教育资源运动。老师不得不暂时告别已轻车熟路的线下传统课堂,进入到“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当所有教学工作都必须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线上开展时,无论是对老师的线上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还是各教学平台硬软件要求,以及师生对于线上学习的适应性都带来了极大挑战。而线上教学常态化又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诸多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思考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如何设计和实施符合学习规律的、有效率的线上教学模式。本文将立足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案例的分析,对在线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并提出应对建议。
2 线上教学教育本质回归与定位重构
因为疫情的突然和不可控,面向全国两亿多学生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实属应急权宜之策,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来说是毫无准备的,也是极大挑战:一方面是老师突然被动地从线下切换到线上教学模式,需要研究各种直播平台、录播软件,工作量增加了,有的教师完全变成了“十八线主播”;一方面要面对网络平台崩溃、缺少互动与情感交流、课堂中平台切换频繁学生难以适应、学生没有电脑等问题,线上教育让人既爱又无可奈何。当线上教学逐步常态化,教育工作者也在关注与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线上教学应该如何教?
2.1 线上教学教育本质回归
关于教育本质这一问题,几千年来,东西方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一直在探究,一直在追寻关乎教育至美的、至善的、和谐的梦想。卢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长”,认为智育不是纯粹传授知识,而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德育不是教导规范,而是要激励高尚的精神追求;美育不是简单指导技巧、技艺,而是要孕育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丰富的灵魂,也就是说教育是培养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教育首先是要培养知书达礼、懂仁义礼智孝的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对象是人,目的也是培养人。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必然要围绕教育目的而加以运用,必然受教育目的支配与制约。线上教学作为正常教学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比,有其独特的着力点和关注点,而所有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都必须充分体现教育本质,即育人这一基本共识,因此线上教育须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2 线上教育教学定位重构
完全线上教学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教学过程、改变了知识传授方式和环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边界与手段;各大教学平台、智慧职教、学习通、MOOC、SPOC等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与优质课程资源;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老师。在此背景下,老师如果仍然走不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惯性,如果单纯的认为线上教学就是将传统课堂移到网上,将线上教学等同于直播或者是发布任务让学生自习,将会模糊与违背育人的宗旨。线上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只是借助于远程直播、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老师与学生分处不同地方,学生穿上睡衣也能听课,缺少了课堂的仪式与庄重感,缺少了纪律的约束。因此,老师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成效,着眼于学生自我管理、学习方法、学会沟通合作、学会创新与创造,学习分析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能力。在这过程中,应构建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得教学过程由知识传授向自主学习转变,解决职业教育中教学实践环节不足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意识与创造能力、激发参与兴趣与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素质与能力,从而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能有效地推动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为扩招不降质提供了改革思路。
2.3 线上教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对于学生的培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缺一不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线上教学应该也必然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在线上教学实践中,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坚持引导老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課程之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求每一门课既能求真、强技,又能触情、包含人性关怀;还能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成才,更要影响学生在精神上成人。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过程中,老师努力挖掘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将课程有效地与思政元素融合:
(1)从疫情防控中构筑家国情怀、爱国共识、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志愿者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高度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无我的奉献精神。他们逆行的最美的背影、感人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国的精神,中国的力量。大学生身处这场宏大历史事件之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此熟视无睹,而是要用心地去感悟、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参与其中,在感悟与参与中成长。作为老师也责无旁贷要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构筑家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如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堂课就是从疫情背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人的价值”“从疫情中探讨什么样的人属于人力资源”等,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培养社会责任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
(2)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人文素养、管理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至今仍兴盛不衰,其根本原因正是植根于其中的人文精神、思想理念、道德理念的持久涵养。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没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家国情怀,没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浩然正气,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这些文化精髓在今天依然对治国理政,对现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有指导作用。又如法家的“不法古,不循今。”“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这种不断进取、不断变革的精神正是反映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权变与创新思想”,两相匹配,传授了管理知识,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从党领导人民疫情防控中学管理经验。此次战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有效地完成了防疫抗疫的工作。党领导人民疫情防控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同样有借鉴意义。比如在目标管理中,将实行目标管理与党的在抗疫中发挥基层堡垒作用,网格化管理统一起来,两相融合,加强学生党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3 线上教学设计案例展现
在此,我们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实践,以期给大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完全线上”的教学设计案例。
首先是课前阶段,以“云班课+MOOC”平台为基础发布教学资源、实现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老师设计好教学任务并在云班课发布,明晰的教学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目标和路径。比如在结构化面试这一项目中,就设计了让学生运用易企秀APP为校企合作企业销售人员设计招聘广告的任务。围绕这一教学任务,老师以云班课为平台,发布课前设计的教学步骤与流程、自制的微课、特色PPT、MOOC微课件、MOOC微视频及其它链接资源。通过线上教学实践及对学生调研发现,线上教学对于资源支持的需求远比线下教学大,充实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依据学生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比如云班课上的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学习的,另一类是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与学习能力进行拓展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同时通过云班课上头脑风暴、作业测试、微信群等形式检验和督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自主学习。
其次是课中实施阶段,以“腾讯课堂+云班课”为基础进行直播和交流研讨,强化知识的内化。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后,回归课堂,腾讯课堂直播不是简单的将线下课堂教学的重复与照搬,而是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针对学习薄弱环节进行补充,老师采取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对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充分运用各种有趣生动的案例讲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总结。并利用云班课平台开展研讨、专题讨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实践应用。通过提问答疑、头脑风暴、投票问卷或在直播平台评论区留言等方式激发学生讨论。
最后是课后拓展阶段,老师发布课后作业,安排学生完成作业或扩展训练任务,任务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真实案例与任务,比如:编写工作说明书、招聘广告的设计、结构化面试题目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等。学生完成后上传到云班课平台呈现分享,由教师和学生评分,以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弥补实践训练不足,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4 结语
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既是应急之举,但实施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也势必为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加速器。线上教学倒逼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与资源,关注课程设计、资源整合。高职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扩招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面增强学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毓.手机媒体视域下移动教育管理探析: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2,(11).
[2]陈旭远.第一编 教育发展的代价与学校教育的效果[M]//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群瑛.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
[4]周统建.“慕课”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林业教育,2016,(2).
[5]曲珊珊.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中法律基础课的功能发挥[J].神州(中旬刊),2017,(2).
[6]滕智源.高校“移动终端”线上就业创业微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2).
(注:本文收稿日期2020-04-17)
作者简介:傅小龙(1974-),湖南汨罗人,硕士研究生,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企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