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的交际模式逐渐由传统的语言文字形式向包含有图像、声音、动画、颜色的多模态形式转变,因此多模态进行语篇分析作为语篇分析的一种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电影就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它融合了图像、音乐、色彩、文字等多种符号模态。本文将采用定性分析及个案分析,对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片段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拓宽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检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高观众对电影语篇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观众的多模态语篇批评赏析意识。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觉语法;《我不是药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119
0 引言
电影《我不是药神》在第55届台湾金马奖上荣获了最佳新导演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男主角奖,第25届华鼎奖,荣获最佳中国电影最佳影片奖。该片不仅是一部完成度极高少见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同时也是一部用诚意来打破所谓制度壁垒并靠规矩的拍摄手法来赢得观众的作品。本文将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作为理论基础,其中由Kress和Leeuwen提出的視觉语法是分析多模态语篇的第一个系统且全面的框架。目前多模态话语分析多集中在广告、电影海报、视觉诗等静态语篇的研究,关于动态语篇的研究比较少。而且从语言学角度的分析通常是对电影对白或是字幕翻译的文本层面的分析。本文将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探讨视觉模态是如何构建电影语篇意义的。
1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以社会符号学(social semiotics)为主要视角,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下,语篇中的每一个模态,无论是语言模态还是非语言模态,均具备完整的话语意义,而整个语篇的主旨也是通过这些模态共同协作进行表述。
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在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的。他认为语言有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也叫元功能,也就是功能语法的三大组成部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克瑞斯(Kress)和赖文(Leeuwen)建立了视觉语法的基本框架。他们认为除了语言之外的社会符号也可表达意义,语言和其他诸如图像、音乐、颜色等符号系统整合起来,关注其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和准确。而图像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符号,也可以创造出语法体系。Kress和Leeuwen把视觉语法对应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创造出图像的三种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2 分析与讨论
2.1 电影介绍和语料选择
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独家代理商的故事。本文将选取其中最感人的两个片段来分析,分别出现在电影82分48秒到84分25秒处和106分50秒到107分47秒处,前者是一位患有慢粒白血病的老人和追查药贩子的刑警曹斌的对话,后者是男主程勇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
片段一老人的台词摘录如下:
“领导,求你个事啊,我,我就是想求求你,别再追查印度药了,行吗?我病了三年,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那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卖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片段二的程勇的台词摘录如下:
“我犯了法,该怎么判,我都没话讲,但是,看着这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进口的天价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吧。”
图1和图2是片段一的截图,图3、图4、图5是片段二的截图。
2.2 视觉模态分析
本文主要从视觉模态的三种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出发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视觉语法是去和反映电影意义的。
2.2.1 再现意义
第一个片段发生的背景是刑警曹斌在追查卖印度格列宁的药贩子的过程中发现住在那里的病人每个人手里都有这种假药,就把他们都关在一个地方审问,希望他们说出卖药人的名字。但是这药对于白血病病人来说不是假药,是和正版药一样有效又买得起的药,是他们的救命药,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告诉警察药贩子是谁。如图1所示,在这段视频中,老人处于画面的最中心,镜头聚焦在老人身上,背景一片昏暗,只有老人憔悴的面庞上打着光,很明显老人是动作者,也是发出矢量的参与者,图中形成斜线的只有老人的目光,所以老人的目光形成了矢量。如图2所示,下一个镜头中,刑警曹斌和老人一起出现在了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的目光望向了曹斌,所以曹斌就是动作的对象,这就形成了一个从目光到物体或人物的反应过程图像,我们可以得出老人正在凝视着曹斌,眼含泪光,在向刑警倾诉一些悲伤的事情。
第二个片段是男主程勇最终被警察逮捕,被正品药的公司告上法院。法官最后询问被告人是否进行自我辩护。如图3所示,视频中,镜头聚焦在程勇身上,而且他位于画面的中心,所以程勇是动作者,前几秒,我们可以看到程勇的目光向下看,他在看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形成了不及物的反应过程,这使得观看者会自己去想象他们在想什么或看什么,从而使观看者获得了与图中再现人物之间的一种认同。如图4所示,后几秒,程勇抬头目光看向了法官,所以法官是目标,又变成了及物的反应过程,程勇注视着法官,向法官表达他的想法。
2.2.2 互动意义
第一段的互动意义分析。在接触方面,这个选段以提供为主。如图1所示,视频图像主体是老人,她与观众没有目光交流,她的目光一直看着刑警,她在向刑警索取什么,根据剧情可知,她在请求刑警不要在追查印度药了。而观众则是超然地看着图像中的参与者,整段視频告诉了观众老人对刑警的请求。在社会距离方面,画框可以表明镜头主体与观众的关系。在这里,视频主体是特写镜头,画框中看得见老人的头和肩膀,这属于个人的近距离,在观众看来应该属于“我们的圈子”,观众会和老人站在立场上看待印度药这件事,从而感同身受,意识到这些“假药”对于买不起天价正版药的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在视点方面,视频主体老人一直是仰视着目标,而目标,也就是刑警一直俯视着老人,这反映了老人的卑微和渺小,她只是这众多白血病患者中的一个,她只想活下去,她在向刑警乞求让她活下去。而刑警俯视老人,刑警代表着法律,在法律面前,买印度药的程勇确实犯了走私罪,他必须服从法律的制裁。
第二段的互动意义分析。在接触方面,这个选段以提供为主。如图3和图4所示,视频图像主体是男主程勇,他与观众没有目光交流,所以属于提供类图像。前几秒,他的目光是向下看的,同时他说“我犯了法,该怎么判,我都没话讲。”在这部分,他是在向观众提供信息,他在告诉观众他确实犯了法,他原意承担后果。紧接着他说“不过……”,在说这句话的同时,他抬头望向了法官,他开始向法官辩解,也在告诉观众,他卖药是为了救那些白血病人的命。在社会距离方面,这段视频主体也是特写镜头,画框中看得见程勇的头和肩膀,这属于个人的近距离,在观众看来应该属于“我们的圈子”,观众会站在程勇的角度看待卖假药这件事,从而感受到男主无偿帮助白血病患者的无私与伟大,然后被他感动。在视点方面,虽然目标即法官的位置比较高,现实情况中被告人一定是得仰视法官的,但电影的拍摄角度是平视的,这表明虽然男主确实犯了法,但是由于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救人,所以他没有在法律以及法官面前变得低微。他是道德上的救世主,是几千万白血病患者的救世主。
2.2.3 构图意义
在第一个片段中,如图2所示,图像主体老人位于画面左侧,刑警位于右侧。在视觉语法中,从左到右的放置造成了已知——新信息的结构,所以观众可以知道左边的老人作为白血病病人是十分需要印度药的,所以她绝对不会把药贩子的信息告诉刑警,而右边的刑警,他也知道这种印度药不是假药,它和正版药的药效一样,但是这种药是走私来的,药贩子违反了法律,他的内心在纠结在犹豫到底应不应该抓他。在显著性方面,图像背景整体昏暗,只有一束光从右侧打过来,打到了老人的脸上和刑警的背上,所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老人,观众主要感受老人的情绪。
第二段中,如图5所示,图像主体程勇位于下方,法官位于上方,视觉语法认为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而置于下方的是“真实的”。所以观众可以知道上方的法官代表着法律,它是理想的,我们都希望法律可以解决一切,做出公平公正的决定,但实际上并不能,程勇代表着现实,他违反了法律,但是在道德上,他是在做善事,我们都知道他不是坏人,但法律还是判了他的罪。在显著性方面,图像主体穿着橙色的号服,而背景中其他人的衣服都是黑灰色,所以程勇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的情绪都会随着程勇走。在取景手段方面,审判台的边缘线条把构图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反映了男主在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选了道德,没有和法律站在一起,触犯了法律。
3 结论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的指导下,阐释了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在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文本和图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功能上都能向观众传达影片的内涵和意义,这也表明《我不是药神》在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的精准安排,使两个模态相互作用,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电影本身涉及多种模态,本篇文章只分析了其中的两个,没有涉及声音模态,但这也拓宽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检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对电影语篇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提高观众对电影语篇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观众的多模态语篇赏析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6(01):24-30.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Kress,G.Multimodal[M].London: Roudedge,2010.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作者简介:姚慧敏(1996-),女,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