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予 张梦飒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他们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行为形象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在高职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少数青年教师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弱化,都会对个人发展和学生培育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本文对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探索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必要性;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理想信念是事業和生活的灯塔,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地位,也决定了我们的言论和行动。”在2014第三十个教师节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特质,其首要的就是要有理想信念。青年教师是当前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力”,在与大学生沟通上因为有着年龄优势更有亲和力、亲近感,更能易融入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直接,那么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1 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以“post-80s”为主,包括一些“post-90s”。这一代的青年教师以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生长环境,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具有个性鲜明、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等特点,但同时,“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也导致他们有年龄小、阅历浅的特点,分析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不足,理想信念容易动摇。此外,这一代青年教师成长的时代正值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外来思想与我国文化、思想交汇的时期,市场经济以及文化多元也可能会对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树立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1 政治意识淡薄
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关心时事政治,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国内、国际政治事务。当代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机会增加,接触西方文化、思想的机会增加,但因缺少国内实践机会,对我国实际情况不能作出客观而全面的判断,在对中西方意识形态比较、思考时,容易断章取义、有失偏颇,并进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或是言论。周卫东(2019)的调查显示,近21%的高校教师曾出国深造。他认为,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外来的社会文化和思潮,面对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冲击,很容易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1.2 理想信念缺失
理想信念的缺失首先表现在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非党员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张霞、邓淑华(2016)发现,一些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淡薄,调查显示,37.78%的青年教师持怀疑态度或不相信马克思主义,22.22%的青年教师认为共产主义难以实现,然而,约14.44%的青年教师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毫无意义。青年教师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欠缺鉴别能力对我国主流文化缺乏深入认识,更易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此外,对理想信念认识不清,也是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缺失的一种表现。
1.3 价值观念弱化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承担较重的科研、教学压力,同时因为青年教师工龄短、职称低,福利待遇相对较差而要承担生活的压力。对于刚刚参加工作,面临着买房、买车、成家、抚养孩子、赡养父母等巨额开支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消极的价值观念使部分青年教师丧失了价值抉择力,在课堂内外向学生灌输“金钱万能”的理念,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一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功利倾向。何祥林、吴长金(2016)发现,约17.5%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严重的功利问题。一些青年教师漠视教师基本道德准则,上课迟到、语言行为不文明,更有甚至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不践行。
2 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自信心、理论自信心、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来说,首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1 “四有”教师的首要特质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年龄、思想及兴趣等方面与学生较为相近,这使得师生之间没有距离感,也使得学生不会排斥甚至容易接受、认可青年教师的思想、观点,青年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更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四有”好老师首要的特质,就是要有理想信念,对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更能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准。
2.2 培养的工匠精神内涵要求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喜欢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有淡泊名利、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精神,更应是兢兢业业备课上课的态度、是一丝不苟、钻心科研的精神,是耐心对待学生、虚心继续学习的态度。这样的工匠精神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青年教师更是如此。面对外界诸多诱惑,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帮助能守住初心。
2.3 “课程思政”的需求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头脑好、技能硬,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要选出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青年教师作为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倡导者,要更加注重思想道德的修炼和提升。“课程思政”要求青年教师文德兼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同时也是文德的最高体现,青年教师大多是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有者丰富的理论知识,它是教书的基础。但立德树人,才是育人的实质,也是教学的灵魂,将真、善、美,家国天下情怀融入课堂,传授做人做事方法,才是能真正诠释教书育人的真谛。
2.4 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
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并不是这份职业能带来多高的收入,而是因为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学做教师,像世界一样行事”,而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育效果和成长。只有德才兼备的高职青年教师,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保证教师不受消极思想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师风师德,进而在渗透在教学中,在学生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3.1 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有着学历和知识储备的优越性,因此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会促进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因势利导才能让青年教师安心教学,甘于奉献。首先,培养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扩招的背景下,青年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日常工作和传道授业中时刻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另外在宏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要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工作环境、育人环境,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培养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念有效方法和途径。其次,优化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政治理念学习机制。历史、党史可考虑纳入到青年教师课外学习提升的范畴。二级学院可通过党员活动、学院工作部署议和教研室活动,增加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甚至可组成学习小组,一周一次进行学习汇报。高校还需设立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再结合当前主流的“课程思政”理念对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3.2 拓宽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框架
针对青年教师精细设计教师职业成长规划与实现途径,在青年教师成长中,制定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大纲,多维度多层次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上不脱节不偏离,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定对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和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信念;行动上敢想敢干,每半个学期通过短期个人规划监测职业成长规划,并深理解二级学院、全校的发展规划,使之相吻合,通过个人诊断,找到成长点和缺失处,付出行动,各个击破。教学上教育至上不打折扣,在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纳入到各个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不拘泥于常规打分,可从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思维等方面给予成绩认定,从而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理想信念科研上;实践上走出去增见识,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要及时走出去下企业,了解社会新动态,新标准和新技能。
3.3 紧跟理想信念教育时代步伐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拥有强大的信息化学习能力。理想信念教育的宣传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手段方法需与时俱进。第一,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让师德师风融入到青年教师的教学生活中。第二,利用新媒体软文推送理想信念教育“鸡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手段丰富,掌握着新技术新方法,要真正了解青年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其他网络推送平台,制作软文推送理想信念教育“鸡汤”,挑选人群定时推送,便于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想信念教育学习。最后,将网络微课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随着网络资源日渐丰富,将网络微课与理想信念教育融为一体已是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大潮流,青年教师可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随时都可以学习查阅,不仅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也可解决青年教师集中授课引起的时间冲突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信仰信念[EB/OL](2017-06-07)[2019-03-25].http://cpc.people.com cn/n1/2017/0607/c64094-29322419.html.
[2]何祥林,吴长锦.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基于6所高校的实证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116-119.
[3]张霞,邓淑华.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60-63.
[4]郑建芸.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状况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3,(07):88-92.
[5]周尉东.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再认识[J].学理论,2019,(08):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