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玲
摘 要: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十九大报告》英译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聆听中国声音。该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了《十九大报告》的英译版本,通过剖析和阐述典型译例,着重分析源语和译入语在所处的不同生态系统中进行的“多维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以及采取的相应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政治文献 生态翻译学 多维适应 适应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192-03
政治文献(political text)主要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和讲话、党和政府的文件和工作报告等。政治文献翻译就是将这些文献翻译成他国文字,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国及他国人了解我国国情、政策方针、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1]。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政治文献翻译备受中央领导、学术界,国际社会等广泛关注,其理论指导和译法也成为研究的焦点。
《十九大报告》英译文质量极高,取得了良好的外宣效果[2]。因此,该文选取《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更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1 《十九大报告》翻译特点
此次翻译工作开创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邀请外籍语言专家直接参与到大会文件封闭式翻译工作的先河,在此之前外籍专家都只是参加翻译后的润色工作;其次,大会文件起草组与翻译组互联互动,解答翻译过程中译员遇到的有关政策、学术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有效地扫清了理解中遇到的障碍,因此提高了表达的精准度;最后,报告翻译方法极为灵活,与时俱进并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最后,此次翻译工作首次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确保译法的统一和历史传承。基于以上特点,报告对外译文出色地为国外受众了解真实的、发展的中国打开一扇门,也为促进彼此交流架起一座桥梁。
2 《十九大报告》翻译理论指导
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十九大报告》为代表的政治文献翻译进行研究。姜梦鸾、刘靖(2018)以德国功能派提出的功能目的论为视角,诠释了“目的决定手段”的“目的准则”为最高原则[3];贾姗姗(2018)以翻译操纵理论为指导,从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3个方面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探究[4];代红(2017)对中央文献翻译与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5];林凤琴(2018)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对“语义翻译服从于源语文化,交际翻译倾向于目的语读者”[6]进行解析等。然而,多数相关研究局限于对翻译目的、意识形态、语义和文化的交际或是具体翻译问题等进行单一、微观的探讨,该文将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加全面、科学地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置身于翻译生态环境进行研究。
3 生态翻译学定义及内容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视角,以华夏生态智慧为依归,以“自然选择”原理为基石,是一项探讨生态翻译、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7]。此概念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隐喻同构,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8]。
通过剖析和阐述《十九大报告》译本中典型译例,该文重点从生态翻译学涵盖的“译者的多维适应与适应性选择”(multi-dimensional adaptation and adaptive selection)出发,着重分析源语和译入语在所处的不同生态系统中进行的“三维转换”,并提出译者发挥中心作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原文,适应目标受众,做出最佳适应性选择。
4 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十九大报告》翻译
胡庚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8]。因此,译者要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适应与选择,宗旨就是为了追求原文和译文的“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the optimal degree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该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3个维度分析《十九大报告》翻译中译者做出的适应与选择,以及采取的相应翻译方法。
4.1 语言维(linguistic dimension)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语言维的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语言层面进行的适应和选择。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体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词汇上,汉语偏好重复表达,英语更青睐简洁;句法结构上,汉语重意合(parataxis),依靠逻辑或是意义纽带连接句子各成分,呈隐形连贯(covert coherence);英文重形合(hypotaxis),以形显意,依靠关联词等连接句子各成分,呈显性连接(overt cohesion);语篇层面上,汉语表达遵循逻辑推理、归纳的顺序,通常是先事实后结论,先原因后结果,而英文则相反,先结论后述事实,先结果后分析原因。鉴于以上概述特点,对政治文献进行翻译时,译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原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译文:At its found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realizing Communism its highest ideal and its ultimate goal, and shouldered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pursuing this goal, the Party has united the Chinese people and led them through arduous struggles to epic accomplishments.
評析:汉语多重复,而英语表述则会尽量避免出现重复,以上译例中原文出现2次“实现”,而译文中则只出现了一个“realize”,另一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则被译成“shoulder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此处直接用名词短语充当介宾,避免了动词重复。另外,原文被拆译成两部分,而且译者还添加了“In pursuing this goal”,体现了英语的形合语篇特点,并且增强了两句译文之间逻辑关系,更便于理解。此处译者并没有教条地忠实于原文,而是刻意增加了衔接词,可谓用心良苦,这正是基于关照翻译生态环境中读者理解的考虑。
原文: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译文:We will continue our campaig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air pollution to make our skies blue again.
评析: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力度治理雾霾,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再度仰望蓝天。文中的“蓝天保卫战”被译成“make our skies blue again”,译者并没有拘泥于原文形式,精准地诠释了“蓝天保卫战”的真正含义。
4.2 文化维(cultural dimension)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文化维的转换指的是译者要有文化意识,为维持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平衡而在文化层面上进行的适应和选择。其中包括文化负载词和成语、俗语的语际间转换。
文化负载词:对那些有特定内涵,负载独特文化信息的词汇,如若采取直译的方法,中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容易导致信息缺失,让国外受众理解起来非常吃力。为了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可以尝试释译的方法,从而降低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文化信息造成的困扰。
原文: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译文:Our political environment will, through tireless efforts, like seas fallen calm and rivers running clear, be clean and free of corruption.
评析:“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出自唐朝郑锡的《日中有王子赋》,喻指国泰民安,政治清明。“like sea fallen calm and rivers running clear”采用了直译方法,将“海晏河清”的比喻形象生动展现在国外读者面前,而“be clean and free of corruption”则将“朗朗乾坤”的引申义和我国政府大力打击腐败的决心有机结合到一起,既帮助国外读者感受到原语的比喻形象,又能意会原语要传达的真正含义。这样的翻译策略正是基于保留原语形象和传递我国政府政治理念的多重考虑,是译者将自己融入翻译的生态环境中的综合考虑。
“汉语受‘骈体文传统和当代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话语修辞讲究词句排比对仗,声韵和谐,喜欢辞藻华丽、渲染烘托”[9]。因此,在中文政治文献中,经常能见到四字、五字并列骈体结构,其中尤以四字居多,翻译时需要根据英文自身特点和翻译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做适当的调整。
原文:行百里者半九十。
译文: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the last leg of a journey marks the halfway point.
评析:中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进行文化翻译时,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能降低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译文中添加了“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出处,体会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美妙。
原文: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译文:We will encourage more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elping them remain closely united like the seeds of a pomegranate that stick together.
评析: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的形象,对国外读者来说也并不陌生。因此用它比喻我们56个民族相亲相爱,水乳交融再贴切不过了。因此,正是考虑到了两种语言的生态环境的认知相似度,译者沿用了原语的比喻形象,并能成功地传达出我们多民族团结一致的政治理念。
4.3 交际维(communication dimension)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交际维的转换指的是为达到交际意图而做的适应和选择,以平衡两种语言的交际生态环境。它主要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表述的转换。
原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译文:We launched activities to see members command and act on the Partys mass line, and initiated a campaign for the observance of the Three Stricts and Three Earnests. We have regular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the requirement for all Party members to have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Party regulations, and related major policy addresses and to meet Party standards.
评析:“两学一做”是缩略语,具体指“扎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译文中,根据原语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运用释译,在不影响译文行文流畅的基础上,解释了其具体含义,适应了读者的交际需要。
“三严三实”具体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译者并没有选择将具体内容翻译出来,而是直译为“Three Stricts and Three Earnests”。首先,这一概念早在2014年3月提出,较为人熟知。其次,“Three Stricts and Three Earnest”字面上,就能看出与我们党和政府严格严谨、诚实踏实有关。此外,“三严三实”包含了很多背景知识,如果全部译出,则译文冗长不堪,打破文本生态,无法适应译入语的生态环境,还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同在一句话中,同样是对“数字+关键词”缩略语结构的转换,正是考虑到了翻译的生态环境、文本生态以及生态群落的各元素,译者才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 政治文献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政治文献翻译具有政治性、安全性、时效性等鲜明特点,考验着译者的综合能力。外交部资深翻译专家程镇球认为,从事政治文章翻译的同志要有政策头脑和政治敏感[10]。所以翻译人员要通过加强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译者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学习,构建系统的、综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并能对以往的经典翻译进行传承和延续,读经典著作、重要文献的英译本以及权威外语文献都是非常好的途径,译者有了深厚的积淀,才能选取最佳翻译方案,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名优秀译者应具备较高的中、英双语水平。很多人一味提高英文表达能力,而忽视了中文的理解力,殊不知在政治文献翻译中,对党政文献的理解至关重要,只有透彻理解,把握文献的政治内涵,才能忠实、灵活地加以表达,向国外受众传递中国声音。
现代人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国外文学、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更要了解外国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的需求,继而用我们的文字和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不断进取的中国。
参考文献
[1] 王小萍.政治文献英译的疑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外语教学,2006(5):109-112.
[2] 王大伟,李佩瑶.深化微观翻译技巧研究,丰富宏观译论内涵——《十九大报告》英译文中灵活翻译方法探究[J].上海翻译,2018(3):38-45.
[3] 姜梦鸾,刘靖.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政治语篇英语翻译探析[J].海外英语,2018(5):22-24.
[4] 賈珊珊.翻译操纵理论下的外宣文本英译研究——以十九大开幕式报告为例[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2):168-169.
[5] 代红.中央文献翻译与国际话语体系建设[J].国际传播,2017(6):173-175.
[6] 林凤琴.纽马克翻译理论下外宣文本的英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9):74-75.
[7]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96-99.
[8] 胡庚申.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设[J].中国翻译,2014(6):86-89.
[9] 陈小慰.外宣翻译:从“新修辞”理论角度的思考[J].东方翻译,2011(5):8-13.
[10] 程镇球.政治文献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