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艺术科技

宜兴洑西乡村旅游数字化研究

宜兴洑西乡村旅游数字化研究

刘鹏 谭雨婷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将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实现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和宣传推广,还可以实现乡村旅游在个性化服务、市场营销及游客动态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当前,宜兴洑西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数字化建设薄弱、信息化投入欠缺、旅游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要帮助宜兴洑西村摆脱转型升级的困境,应对宜兴洑西村乡村旅游展开营销、产品开发、规划等方面的细致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宜兴洑西村;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02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数字化要素融入乡村旅游业中,不仅能带动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转变发展模式,还能推动乡村旅游实现游客动态化管理、网络品牌营销,从而解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1 宜兴洑西村乡村旅游概况

洑西村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湖?镇,全村面积22.13平方公里,由庙干、城泽、龙山、油车、九龙五个自然村组成,其中耕地面积4199亩。这里全年植被茂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7℃。洑西村紧临竹海、张公洞、玉女潭等景区,区位优势明显。

洑西村地处丘陵地带,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洑西村有5000多亩毛竹、1000多亩杨梅地、2300亩板栗林以及漫山遍野的茶树。洑西村盛产竹笋、茶叶、板栗等多种农产品。在村镇及篱笆园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积极发展民宿业,并坚持一家一特色,发展不同主题类型的特色民宿。

2 宜兴洑西村数字化旅游不足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来了解游客对洑西村数字化旅游的满意度,再运用SPSS.23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平均值看,平均值低于3.5分的变量是游客和当地民宿经营者认为洑西村数字化旅游存在不足的方面(见下表)。

2.1 景区知名度不高,营销手段单一

乡村以互联网为媒介展开的网络营销已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推广宣传,如果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观念,必将影响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和传播[1]。洑西村网站终端设备建设不全面,其缺乏系统全面的旅游网站,没有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营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洑西村的智慧化发展以及品牌建设。以知名网络平台微博、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为例,除大众点评可以预定民宿、发表评价、了解洑西村基本概况外,其他网站对洑西村介绍不多[2]。当地也只有少数民宿经营者懂得运用互联网技术营销,如通过直播助农、以短视频展现洑西村风貌等,没有形成整合的营销策略思维,让互联网助力洑西村乡村旅游创收以及品牌形象的树立。

2.2 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可替代性强

洑西村已是全国最美休闲乡村,龙山更是江苏省首批民宿集聚村,但相比周边的旅游景区,知名度却仍旧不高,是因为洑西村没有利用当地旅游特色和乡土资源开发新的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如乡村大舞台、DIY陶吧、茶舍、竹林登山步道等。游客在洑西村能够体验的乡村民俗活动有限,而洑西村现有的茶园、杨梅林、茶文化等资源都未得到充分开发,所以洑西村现有的旅游项目还比较陈旧,只停留在食、宿两个方面,能为游客提供的服务也相对单一,乡村特色不明显,难以吸引游客的二次光顾。

2.3 数字化建设薄弱,信息化投入欠缺

网络化时代,游客大都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好玩的景点并愿意将自己的旅游感悟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分享,其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和个性化[3]。但洑西村的智慧化建设存在不足,景区内未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电子导览、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民宿经营者多数是当地村民以及少数外来青年创业者,缺乏互联网思维,不重视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投入。游客在互联网窗口能找到的洑西村相关信息实在有限,更是缺乏与游客交流咨询的平台,导致洑西村不能吸引更多的网友前来,损失了一部分潜在客源和提升知名度的机会。

2.4 复合型智慧旅游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要向数字化乡村转变,就要求当地经营者具备较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要有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4]。但洑西村民宿大多是当地农户对自住房进行改建后做起的农家乐,有些经营者学历不高,也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洑西村经营者忽视了复合型智慧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导致洑西村缺乏相应的运营人员能对网站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使得游客想要了解洑西村时无法得到相关旅游咨询信息和及时的信息反馈,严重限制了洑西村乡村旅游的游客积累和快速发展。

3 基于“互联网+”的宜兴洑西村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宜兴洑西村作为一個发展乡村旅游的村落,在数字化旅游景区建设的趋势下,理应顺势而为,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把握市场动向,提升产品质量。洑西村可从品牌提升、产品开发、因地制宜规划和人才引进四个方面开发乡村旅游,打造数字化乡村,实现转型升级,为洑西村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3.1 名——营销:品牌提升

一是洑西村应开发建设自身的旅游网站,便于游客了解洑西村概况、相关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情况,打造洑西村的品牌名片。可参考宜兴旅游网站建设,设立旅游资源、旅游咨询、周边景点、民宿预定、特产购物和投诉建议六大板块。

二是在互联网平台、移动客户端上加强宣传力度,整合洑西村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民宿、景区三方平台,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5]。如在微博平台定期发布洑西村旅游咨询,并与知名旅游博主合作,进行品牌营销和网络营销。也可借鉴四川省理塘县借助丁真的走红来宣传乡村旅游的手法,签订当地有粉丝基础的人为洑西村旅游宣传大使,为当地拍摄旅游宣传片,在微博和其他各大平台推广,将“深氧福地 欢乐洑西”的口号打响。在微信开通公众号,由当地民宿经营者管理,有偿邀请去过的游客写游记,其他游客也能通过游记发表自己的评价,从而起到宣传作用。洑西村还可在公众号开展转发抽奖活动,为洑西村的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三是在洑西村旅游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采用O2O的电子商务模式,注重线上服务意识与线下体验感。通过网页播放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采摘过程,建立电子商务平台[6],开设购买链接,将产品直销给游客,既可以方便游客购买特产,又可以宣传当地绿色有机的种植环境,给当地带来收入的同时也宣传了洑西村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旅游资源。

四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为游客和洑西村的旅游资源搭建桥梁。洑西村可借鉴当下流行的认领模式和众筹农业,开展网络认领茶树、杨梅树和竹子的活动,在树木上挂上认领牌,设计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植物的生长过程,到了茶叶采摘、杨梅结果、竹笋冒牙的时候游客可以选择驱车前来体验采摘或邮寄收到新鲜的茶叶、楊梅和竹笋。这样既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又让城市居民能够吃到自己云养的农产品,既满足了居民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又使其体验了收获的快乐。

3.2 物——创新:产品开发

洑西村的乡村旅游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就极易被周边知名度更高的旅游景点替代。因此,洑西村的旅游产品开发应突出乡村主题定位,依托民宿发展,盘活当地民俗,提升产品深度和附加值,使游客在旅途中获得多重享受[7]。

乡村民俗产品开发可从洑西村当地特产入手,注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洑西村以乡村旅游为导向,依靠乡村环境,可以乡村田园生活和乡村农事活动为吸引物,开辟供游客体验种植、采摘农产品的农田,体验农村生活。洑西村应充分利用茶园、竹林、杨梅林,开辟林中步道,将吃住游结合起来,开发林间游和休闲体验游,让游客感受自然绿色之景,回归自然。在不同的季节经营者应推出相应的旅游项目,如春踏青采茶挖笋扣马兰、夏游园采梅、秋打板栗采百合,冬季则在民宿内品茶制陶,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

3.3 活——规划:因地制宜

洑西村龙山是民宿聚集村,是民宿与村民居住融合在一起的地带,民宿经营者应服从统一的管理,服从村的规划安排,避免出现恶意竞争、经营项目同质化和损害当地居民利益的事。洑西村想要将乡村旅游做大做强,首先民宿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就必须各有特色,除了要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外,还要有文化创意和相应的主题,如竹林小筑、木屋民宿、康养民宿。民宿经营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游客和专家的意见,分析游客心理、市场动向和流行趋势,定期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项目,迎合游客的需求。民宿也应与周边旅游景点合作,开发旅游线路,将民宿与观光旅游相结合。通过与其他景区合作,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争取潜在客源,从而形成旅游资源共享、产品优势互补和区域整体融合发展的格局。

3.4 新——培育:人才引进

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在数字化背景下,云计算、物联网、游客偏好数据分析、实时信息监控等对旅游从业人员发起了新的挑战[8]。洑西村应定期组织民宿经营者前往其他旅游小镇考察学习,总结经验。民宿的服务人员,要常常主动接受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训,还可通过互联网发布公告,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乡村旅游应在保持乡村本色的同时也能适应数字化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主动学习怎样运用数字化思维提升竞争力。针对当前洑西村存在的包括景区知名度不高,营销手段单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可替代性强;数字化建设薄弱,信息化投入欠缺;综合型智慧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文章从名、物、活、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这些策略能整合洑西村的优势资源,提高其营销水平,从而实现洑西村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蔡长征.“互联网+”背景下云浮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9):10-11.

[2] 毛峰.“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32(03):74-77.

[3] 徐琰.“互联网+”背景下的安义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

[4] 孙建竹.辽宁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智富时代,2017(05):50.

[5] 丁少男.基于“互联网+”的美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商洛市江山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3):8-11,21.

[6] 邵菲菲,林杰.“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1):111-112.

[7] 苏秀芝.“互联网+”视角下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0,28(04):55-56,69.

[8] 李桂熙.“互联网+”背景下贵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作者简介:刘鹏(1983—),男,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

谭雨婷(1999—),女,江苏宜兴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6345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