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艺术科技

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摘要: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出发,具体分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几点策略,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1 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1.1 内涵

情感是态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一种心理体验,通常伴随着人的认识过程而产生。

情感的产生不只与人的性格特征有关,还与人过往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等息息相关,因此人的情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往往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才能逐渐发展、完善,最终变得成熟。在实际情况下,除了智力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外,情感因素也会对人们的思维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们的思维活动,因此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古往今来,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了情感教育对学习者的重要性,并大力倡导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重点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上,首先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情感,然后还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品质,提高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1.2 特征

1.2.1 兴趣性

在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态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以及其他学习活动当中,有利于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这就是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征。

1.2.2 凝聚性

情感能够反映出人的社会性,也能反过来影响人的社会行为,消极的情感往往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而一些美好的或者热烈的情感则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启发等方式,可以把学生们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帮助他们树立集体观念,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培养集体荣誉感,愿意为了集体荣誉去奋斗,不断提升对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情感教育的凝聚性特征。

1.2.3 调节性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问题,从而有可能产生烦恼或者其他不良情绪。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情感调控等手段,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个性的发展,这就是情感教育的调节性特征。

1.2.4 创造性

情感教育具有创造性特征。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在平时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一些測试掌握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等,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另外,教师可以营造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

1.2.5 激励性

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激励和鼓舞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自尊感和自信感,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面的自我评价,不断坚定自己能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即便在日后遇到挫折或者面临新的挑战时,也能拿出勇气,不断进行自我突破,这就是情感教育的激励性特征。

2 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以及其他一些科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熏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一门学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求以及时代发展趋势,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以及人生观念等情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动态,以及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2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一些教师只注重讲授书本知识,未能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情感交流,对大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较强,因此高校教师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单向传达,更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加强情感互动,这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2.3 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因此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两种情况。积极正面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思维活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好的思想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反之,学生不但不能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还有可能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且存在愤怒和对立等不良情绪,这就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比较丰富,心理状态也很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心中对教师的戒备情绪,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将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2]。

2.4 督促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局限于帮助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追求这些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能够伴随他们的一生,因此势必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他们自我约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忘记,但是情绪体验和情感活动却没有那么容易忘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刻记得观察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如果符合,就会产生高兴、满意等之类的积极情绪,反之则会产生忧愁、懊悔等之类的消极情绪,这些积极情绪体验不仅有利于在无形之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能促进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他们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的好习惯,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3.1 更新情感教育观念,丰富情感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向了唯理性主义的极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不愿意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而是更加注重自己内心深处所真正认可的事物,只遵循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教师必须要摒弃唯理性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新情感教育观念,不断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愿意打开心门,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3]。

3.2 采用多种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的形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其中一种。为了使情感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高校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全面的情感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构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之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开展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集体观看《感动中国》系列节目,教师可以列举出身边的见义勇为和乐于助人的事迹以及高尚品德的案例,让学生接受正面的道德思想熏陶,有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校内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如运动会、辩论赛还有各种主题的合唱比赛等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感,从而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3 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的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趣味性原则,即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很多教师只考虑如何能让学生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内容,但从不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进而主动学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很多大学生都产生了厌学情绪,逃课现象也屡禁不止。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遵循情感教育的趣味性原则。第二是共情原则,很多古代教育学家都强调言传身教这一教育理念,这不是没有道理的[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自己就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师的思想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4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就必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如果遇到了困难或者问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我探究或者合作讨论的形式去解决问题。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情感的交流,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形成双向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5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向他们传授理论知识,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的情感教育力量。与课堂教学以及一些课外教育实践活动相比,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更加直接且更加注重细节的,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一方面,要注重高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教师的教学设施,学生的生活设施等,给大学生提供教育设施上的便利,让大学生能够快速且便捷地接受教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注重高校精神环境的建设,做好校园的美化和净化工作,可以在教室内张贴名言警句以及行为规范等,从细节之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丰富的道德情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5]。

4 结语

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督促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在实践中,教师应当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采用多种教育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體,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航.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交际,2018(08):174-175.

[2] 孔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传承,2013,08(17):29-34.

[3] 董伟平,周启杰.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8(07):26-31.

[4] 韩静怡.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汉字文化,2019(24):126-127.

[5] 殷占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新西部,2013,17(05):29-34.

作者简介:李方(1990—),女,河南淇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6372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