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艺术科技

乡村振兴战略下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时代意义探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时代意义探析

王晓曦 曹瑞 李文

摘 要: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明确了艺术生产的特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明确了艺术生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艺术生产全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推动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和打造乡土特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时代意义

1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推动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艺术是用形象反映现实,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提出过许多关于艺术的基础理论和见解,从哲学的角度揭露了艺术活动水平。因此,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实践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艺术生产的特性。艺术生产论涵盖了艺术活动的每个环节,包括艺术生产的目的、手段、产品、产品的价值和产品的消费等各个环节,并包括了艺术生产的主体与客体。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使得艺术的美学视野被扩展到了哲学视野和政治经济学视野,让人们对艺术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解决了许多艺术生产方面的问题。

1.1 艺术生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问题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学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认为,文学艺术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恩格斯所指的这个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与经济基础要想产生联系,就必然需要一个沟通两者的中间环节,艺术生产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社会存在作用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作用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反作用于经济,都要通过这座桥梁。[1]对应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艺术活动,就是艺术作用于乡村经济,乡村经济反作用于艺术,艺术生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便是乡村意识形态与乡村经济之间的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相互作用。

1.2 艺术生产的关键环节问题

生产的基本性质就是加工,加工就需要创造性,人是加工的主体,所以人和人的心理则是艺术生产的关键,人的能力则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马克思艺术生产论,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受到人和人的能力的影响。人在进行艺术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对世界的认知,加上情感、想象、联想、回忆、灵感等心理因素,对已知对象进行加工。同样的物甲,在经过不同的人的加工之后会得到不同的物资,创造出多彩的艺术世界。中国有9亿农民,也就是说中国乡村有9亿人可以作为艺术生产主体,这是一个进行艺术生产的巨大生产车间,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3 艺术生产的生产要素问题

艺术生产本质上是对艺术生产主体和艺术思维进行“物化”,那就一定存在生产要素。在文学艺术领域,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艺术生产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也就是说,艺术生产的生产要素与物质生产的生产要素具有很大的区别。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也就是说,物质生产会影响艺术生产,物质生产可以视为艺术生产的要素之一,同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艺术产品。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生产要素,比如人、生产工具、历史资料等等,其中,人是影响艺术生产力的关键,人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艺术生产的产品价值,人的思想领域的偶然性影响了艺术产品的广度,也就是创作灵感。生产工具的进步决定了产品的展现形式,比如纸张、乐器、画笔、电脑等工具的进步。历史资料则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不断地产生新的艺术领域,但是绝大多数艺术生产是依靠艺术继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学习和创作,在不断的创新中进行历史积累,优秀的艺术产品则会产生永久的魅力。由此可见,艺术生产的要素要求并不高,中国乡村具备进行艺术生产的全部生产要素。

2 乡村振兴战略下艺术生产的问题与困境

随着时间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检验,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在不断发挥社会效益,促进了人们对艺术生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艺术生产的本质规律也成了艺术发展的一面镜子。在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进程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折射出了乡村文化艺术发展的许多问题。

2.1 艺术对乡村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不足

艺术生产作为沟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桥梁,在双向作用的过程中,艺术对乡村经济基础的作用力不够大。艺术作品作为艺术生产的产品,具有消费功能,并存在商品化的倾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乡村艺术生产在许多生产主体的主观世界里演变成为一种挣钱和谋生的手段,可能存在庸俗化的风险,出现艺术的滑坡,或者出现艺术空洞,发挥不了艺术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当前,乡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乡村经济基础无疑给艺术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生产要素,那么艺术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人和人的心理。中国台湾通过艺术乡村化和乡村艺术化推动了乡村振兴,湖北兴山通过薅草锣鼓来促进集体劳动时的协作生产,这些都是利用文化艺术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需要更多类似的艺术生产,从而凝聚起更强大的乡村振兴推动力。

2.2 乡村艺术生产产品存在“泡沫化”趋势

当代是个艺术生产参与度极高和艺术产品极其丰富的时代,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同时艺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艺术产品的价值界定标准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产品价值,主要以产品生命力、影响力为判断依据。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产,是乡村村民可以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乡村艺术生产虽然参与主体多,但是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从事艺术生产的能力不是很强,艺术产品虽然趋于多元化和多样化,表面看似繁荣,实则存在“泡沫文化”的风险。比如抖音小视频、网络段子等艺术形式盛行,而以往的民谣、民歌、舞蹈等传统经典艺术形式无人继承,在不断走向没落。当前,乡村創造的许多艺术产品虽然其中也有精品,但是生存周期短,大多数会被快速淘汰,表面繁荣,实则存在“泡沫化”的趋势。充满泡沫的艺术产品,需要时间来检验,如何去“泡沫化”,营造乡村艺术文化主旋律,散发艺术永久的魅力,仍需要不断地探索。

2.3 乡村艺术生产缺乏法律保护

乡村艺术生产往往是以口口相传、网络传播为主,较少正式生产出版,缺少生产标号。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艺术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抄袭复制、艺术产品市场混乱、艺术生产主体带有更多的金钱利益驱动色彩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法律上对产权的保护、对艺术生产全过程的监管,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乡村艺术生产要想能够有序进行,走向繁荣,必须有更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障。

3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的任务中就包含文化振兴、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艺术内涵,同时,艺术生产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以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指导乡村艺术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实践和关键环节。

3.1 提高乡村艺术生产力,繁荣乡村文化

艺术生产既然是生产,就一定存在生产力的问题。艺术生产力因素很多,包括人的因素,生产对象的因素,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的因素等等。人的因素方面,不仅要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扬,还要开拓创新;不仅要加强专业化乡村艺术生产队伍建设,还要鼓励更多普通村民参与艺术生产创作。乡村艺术的繁荣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电脑、应用软件、3D打印等技术手段越来越多,要把这些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成果大胆应用到乡村艺术生产上,从而大大地提高乡村艺术生产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3.2 提升乡村艺术产品质量,推动乡村治理

随着艺术生产的普及,乡村艺术产品越来越多,但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艺术产品质量的关键还是在于艺术生产的关键环节——人的因素。艺术产品怎样才算高质量?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有一些共性的特征,比如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许多农村地区以对联、顺口溜、民谣等艺术形式展现村规民约,以墙画、舞蹈等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艺术产品就有利于乡村文化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这里面就有许多高质量的艺术产品。另外,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产品的质量与生产者的感性认知和审美思考有很大联系,不能一味地追求时间和效率,要以乡村文化和美学为基础,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3 规范乡村艺术生产全过程,打造乡土特色

乡村艺术活动发展速度迅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类问题,除了主观上进行引导,还要从客观上进行规范。建立健全乡村艺术生产的法律保障体系十分有必要,包括对乡村艺术生产主体、生产流程、艺术产品消费等方面进行规范,帮助乡村艺术生产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既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发挥商品化的作用,同时防止乡村艺术生产畸形的异化。乡村艺术发展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版权,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彰显时代魅力,还要打造乡土特色和地方品牌。

4 结语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剖开了艺术活动的神秘面纱,揭示了艺术活动的本质规律。正确应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指导乡村艺术活动,可以有效引导乡村艺术繁荣发展,从而让艺术生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J.B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0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2:16.

作者简介:王晓曦,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义中国化。

曹瑞,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李文,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6411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