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现有的法律题材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在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冲突时,大量影片将对情理的叙述置于主导地位,不知道法律电影的重点在于法律本身。笔者通过对电影《十二公民》进行分析,阐述电影中法理与情理冲突的表现、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重法轻情”的表现手法在法律题材电影中的重要价值,指出今后法律题材电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法律电影;法律思维;重法轻情;法理;情理
中图分类号:J9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4-00-04
法律电影大多以现实中的司法案例为原型,在原本的故事上增添戏剧色彩,使冲突更明显,反映世间万象,宣传法律思想。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影视文化的发展,法律题材的电影数量越来越多,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性和法律性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法律电影从一开始的突出主旋律,放大道德情感对案件的作用,将法律作为剧情的推动和点缀变为法律思想贯穿整部电影,把视角放在法律本身,突出法治精神,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这是法律题材电影的进步,《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就是中国法律电影从“重情轻法”转变为“重法轻情”的表现,是文化产业中法治进步的表现。本文将围绕电影《十二公民》,对其中体现出的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分析,解读“重法轻情”的思想,揭示电影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工具对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1 法律电影《十二公民》简介
电影《十二公民》是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本土化的改编成果,导演成功地将原电影与中国的社会情况、法律文化相结合,向大众展现出中国司法的成熟和对人权的重视。电影以“富二代弑父”的案件开场,在政法学院学习的学生们以该案件为背景在模拟法庭上辩护和举证,学生家长们扮演陪审员的角色,为了子女的成绩聚在一起,讨论他们的看法,并投票得出判决结果。十二位陪审员来自社会各界,分别代表了各个阶层的利益,电影通过陪审员之间的激烈讨论,以小见大,反映了社会中的贫富矛盾、父子代沟、地域歧视、恋爱观念、教育问题等[1]。这些问题最终概括为一个词——偏见,而这是陪审员之间的矛盾点,也是法律价值与社会观念激烈碰撞的原因。
电影设置了“8号陪审员”这一关键角色,通过该人物的不断质疑,不断引导,对案件中的证人证言和唯一证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启发陪审团独立思考,宣传了“疑罪从无”的法律思想,最终陪审团作出了无罪的判决。电影末尾揭示“8号陪审员”的职位是检察官,传递出司法机关努力追求司法公正,传递法治精神的宗旨,展现了在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之间,理性的角力呼唤真理的回归,暗藏了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2]。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的工具,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在其中表现真实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精神,能够拉近法律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实现电影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完美统一,给大众带来一堂生动的普法课[3]。因此法律题材影视的创作者更应当注重法律思维的运用,重视法律逻辑在影片中的作用,引导法律电影走向成熟。
2 法理与情理冲突的表现
电影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将12位家长设为陪审员,每位陪审员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具体的工作,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代表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从自身的视角和感受出发阐述对“富二代弑父”案的看法。起初,除8号陪审员之外的所有陪审员都认为富二代有罪,这是电影表现出来的第一次矛盾冲突。所有的陪审员在看过学生们的模拟法庭和社会新闻的报道之后,11位成员压倒性地认为富二代有罪。纵观整部影片,此时投“有罪”的陪审员都是在认为“富二代”本身有罪的基础上,依靠现有的证人证言和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一开始11位陪审员就受到了舆论的影响,在法官还没有给犯罪嫌疑人定罪时,已经在心里认定了富二代是杀人犯。正如8号陪审员所说:“就您举手投这一票,这孩子已经在您心里死了。”杀人,的确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不能接受的行为,更何况这起案件是孩子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出于人伦和感性的认识,很多人都会在不知全貌的情况下在心里给富二代判死刑。但是8号陪审员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反思,每一位自然人都是天生无罪的,我们从来不应该用主观的认识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我们应当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无罪推定”“疑罪从无”思想就这样在电影中展现出来,会议桌的局势也受到了法律思维的影响。
“他亲爹是河南农民,离婚还坐过牢……”10号陪审员的偏见是电影对现实的反映。人们在谈论一件事时,总会因当事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出生地点、家庭条件、性别等因素产生偏见。这种固定的偏见往往会让我们的判断偏离案件本身,而在情感的驱使下选择性地看待事实,得到错误的结论。从评价案子偏离到评价个人,这是两者冲突的第二个表现。法律关注的是案件本身,从现有的证据和调查中一步一步使法律真相靠近事实真相。但是社会中却不乏相反的情况,大家从当事人身上出发,用自己的喜恶评价对错,把偏见当作真理。人们对地域的歧视、对性别的歧视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判断和思考。偏见是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一旦形成定式思维,用情感代替理智,只会在追求正义和公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8号陪审员提出自己的质疑,不断引导大家思考证言的真假,重现案件现场,此时电影开始引入“疑罪从无”的思想,每一个“无罪”票的投出,都是这一法律思想被逐渐理解的体现,也是法理渐渐发挥作用的体现。但此时的3号陪审员依旧坚持“有罪”的看法,他喊得掷地有声却也倔强心酸。3号陪审员处于社会底层,每天辛苦奔波却被年轻顾客举报;孩子顶嘴了,不能容忍的他对孩子动了手,最终家庭破裂;从来尊称父亲为“您”的他对此无法理解。“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是他顽固思想的体现。道德情感和法律思维在这里产生了强烈的碰撞。“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是典型的儒家思想,3号陪审员一直坚定地用这一思维维护自己脆弱的尊严,强调着父母、子女的关系就应该是无条件的顺从,甚至只要子女违逆父母就应当算是犯法。他是社会中封建道德的代表,是愚孝的拥护者,却也是受害者。电影一步步铺陈渲染,让我们了解到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看遍社会万象,从小人物的經历窥见现实生活,明白法治的重要性,明白普及法律的意义以及法律思维给人们带来的向善的变化。
3 法理与情理冲突的成因
3.1 情法冲突是电影戏剧性的必要表现
作为娱乐文化产品,情节冲突是电影的必然要求。在法律题材的影片中,冲突不但是为了表现人物之间性格、品行的不同,更是为了表现法理和情理之间的碰撞,丰满剧情,用情法冲突彰显法律思想,升华电影主题,使情节跌宕起伏,符合大众的胃口,吸引更多的关注。电影《十二公民》通过8号陪审员的发言,体现法与情的冲突,制造悬念,吸引大众眼球。接着通过符合人物性格的台词、演员生动的演绎为电影增添层次感,渐次展现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用矛盾的升级推动剧情发展。最后,让8号陪审员这一关键人物点出理性思考的内涵,表现电影“重法轻情”的思想,传递生命可贵,人人平等的精神。这样的表现方法为法律题材电影的创作拓宽了道路。在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在电影里融入法律思维、法治精神,打破以情感主导法律的传统思路,能更好地引发大众思考,普及法律知识,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素来崇尚儒家文化,这就决定了情感导向长期处于重要地位。电影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要将情理融入故事。而法律电影作为众多电影题材中的一类,在法律案件中穿插情感叙述,自然就呈现出了情法冲突的局面。儒家文化强调“以礼治国”,用“礼”来约束人性,引导行为,并强调德行的重要性,主张人性本善,希望用情感感化他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人们感性的思维方式,期望以这样的形式治理国家。人们以和为贵的处事方式也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厌诉”“无讼”的状态,大家都习惯忍耐、宽恕,面对纠纷人们常按人情处理而不是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的思维模式也反映在影视作品中,涉及法律的电影在面对情法冲突时,总是以道德和人情作为主线,将合情置于合理之上,法律只是点缀,并不深入描述法律问题和法律文化的内部冲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建设稳步前进,普法教育不断开展,法律逐渐被人们熟悉、了解,更多的人重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所以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文化产品把法律置于主要位置,用法律问题的内在冲突引导影片的发展,让大众关注法律本身,影视创作逐渐从“重轻情法”向“重法轻情”转变,反映了社会现状,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十二公民》也应运而生,电影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将故事中的法律问题以语言的形式简单直白地表现出来,道德与法律、情感和理性之间的碰撞十分强烈。电影从8号陪审员提出质疑后,步步铺陈,将“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思想隐藏在每一次的语言冲突中,将法律问题清楚的展现在大众面前,引导大众思考生命的重要性,告诫大众理性看待事实,消除对一类人、一类事物固有的偏见。
4 “重法轻情”思想在法律电影中的价值
4.1 法理置于情理之上的重大突破
《十二公民》虽然由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改编而来,但却结合了中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现状,发出了时代的声音。在该部电影之前,我国可圈可点的法律电影作品只占少数,大多数电影具有浓厚的主旋律色彩,将情感戏作为看点着重表现,忽略了社会现实和法律问题本身。《十二公民》是在刑事诉讼法律发展的进程中创作的,结合了当时的法律环境,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电影用人物语言、行动、冲突串联情节,但是一直围绕案件,突出法律思想的主体地位。电影的创举是在展现情法冲突的同时,不忘突显法律思维的重要性,很好地把理性的法律语言转变成了感性的影响[4],引导受众思考问题本质。这一突破让中国法律电影迎来了转折,也让未来的法律电影找到了立足点,在迎合大众和传达法律思想中找到了新的探索道路。
4.2 提升公民法律思维
公民的法律思维会影响影视作品的发展,影视作品的思维导向也影响着公民的思维模式。这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但是公民法律思维的形成是社会共同力量的作用,而影视作品本身作为传播工具更应当在宣传法律思维方面发挥作用。法律电影作为新时代具有广泛传播功能的工具,应当表现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法律思想及背后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优质的法律电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思考方式,宣传法律思维。国家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加剧,这些冲突借由法律电影表现出来,体现出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解决方案和思维模式,能够引导大众共同思考。在现代教育逐渐全面普及的时代,公民的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法律电影创作拥有足够肥沃和宽容的土壤,有了挖掘更有深度的主题的可能,因而法律电影更应当纵向探索,用法律思维启发民智、引人深思,而不仅仅是利用感情博取同情的眼泪。随着法治社会的深入发展,法律类电影中体现出的法律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引导公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方面有显著成效。
4.3 普及法律知识
普法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电影是文化表现的形式之一,在普及知识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影视文化的特性是用强烈的视觉冲突和丰富的信息量在短时间内让人获取内容,因此电影天然具有在放松的环境中普及知识的作用。而观看电影又是当代人减压的首选,寓教于乐是娱乐文化产业最大的优势。电影《十二公民》一开始便提出合理怀疑,8号陪审员对案件只有两位证人的证言和一个不能确定主人身份的刀具这一证据提出质疑,并且提出了从一开始就应当秉持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观点思考案件。在法庭对被告作出有罪判决之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这就是“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法律观念。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8号陪审员逐个提出疑问并与其他陪审员激烈探讨,最终推断现有证据不足,证物具有不确定性、证词真伪难辨。而经历了这场头脑风暴的十二位陪审员也在其中学会了和自己,和家人,和朋友,和所有的偏见握手言和,不再轻易被舆论同化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银幕前的普通观众,也能从影片叙述的故事和传达的思想中学会保持清醒,了解了法律知识,敬畏生命。
5 结语
电影《十二公民》表现出的情理与法理的冲突,凸显了“重法轻情”的内涵,在中国法律题材电影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从“重轻情法”向“重法轻情”转变的壮举,这也为今后中国法律电影的发展方向拓宽了道路。电影是连接生活和想象的桥梁,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丰富多彩与现实的残酷无情,可以天馬行空,也可以快意恩仇,但更重要的是应学会独立思考。作为观众,我们不但要在电影中获得快乐,而且要从银幕中窥见智慧的火花。这就要求电影在吸引大众的同时,还要添加人性、道德、社会现象等佐料,用阐述的故事、描绘的人性展现更广阔的天空。在中国构建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法律电影不能只披着法律电影的外壳,用情感赚取眼泪和同情,应当挖掘现实价值,结合中国的法治环境,反映社会现状,将更多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法律观念融入作品,与观众互动,加深观众对法治观念的认识,引导他们遵法守法、知法用法,推动法治的进步和公民法律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娟.由《十二公民》看中国法律电影的突破与创新[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6,14(01):53-57.
[2] 郝树静.“情法冲突”视角下中国法律题材电影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 闫建成.探索、追问与普法教育[N].辽宁日报,2015-05-28(007).
[4] 张伟.法律电影与中国法律文化[C]//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第三极文化”论丛(201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015:332-336.
作者简介:周圆雅(1999—),女,江苏泰州人,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