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视界

网络培训成果迁移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之我见

网络培训成果迁移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之我见

程秀梅 王大新

摘 要

网络培训质量高低、效果如何,其关注点不应仅落脚在培训本身上,还应适当延伸到教师训后行为变化及指导服务情况,也就是跟踪教师将培训所得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会、改进、完善的情况(即培训成果迁移到现实教学实践的情况)及学生受益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受教师个人、对培训效果检测评估认识等多种因素影响,培训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的情况(转化率)不是很理想,这使培训实效性打了折扣。为此,我们提出了完善网络培训评估体制扩大评估范围、提供方法指导,搭建迁移平台等多种解决办法,力图探讨解决培训成果迁移问题,敦促培训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

网络培训;成果迁移;制约因素;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34;G726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3.060

随着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后,网络研修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不断完善,并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模式之一。如果把对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限止在学员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及合格率上,网络培训效果还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大部分学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合格率非常高;加之培训机构训前调研的实施,培训内容针对性、丰富性增强,形式逐步多样化,单就培训本身来说,培训质量很高。

但是,根据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培训质量的高低、效果的好壞关注的不仅仅是培训本身,还应延伸到教师训后行为的改变,也就是培训成果迁移到现实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及学生的受益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受多种因素制约,成果迁移转化及迁移效果并不很理想。

1 网络培训及培训成果转化概况

近三年来,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已经达到了全覆盖。以颍东为例,93.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都参加过两次以上的网络培训,其中76.63%的教师参加了3次以上网络培训,可以看出网络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网络培训的便捷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与名家的零距离互动、交流范围的广泛性等优点已被认同。

在培训成果迁移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50.65%的教师参加研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个人专业发展,还有不少教师学习目的不清,或为了学分被动学习。46.75%的教师认为如果环境允许,他们会试着将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工作中。其中,77.92%的参训者主动将培训所获或多或少地迁移到教学实践中,其他参训者要么对培训成果迁移不甚理解要么缺少迁移方法指导。67.5%的教师认为培训非常有帮助,有助于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领导积极支持,部分人还得到了培训成果迁移的方式方法指导。在培训成果迁移的政策鼓励方面,仅45.45%的人称学校在培训成果迁移方面采取了鼓励措施。

由此可见,培训成果迁移的情况并不理想。

2 培训成果迁移的制约因素

制约网络学习成果迁移除教师本身意愿不强或能力不足这一内因外,还受培训内容、体制、环境、观念方法等诸多外因干扰。具体有以下方面:

一是学员学习流于形式,学无所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参与学习是为了专业发展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也约34.15%的参训者参加培训是为了取得继续教育证书或被强制参加培训。心态决定行动。非主动性心态会使产生应付心态,这就不可避免引发了挂网、顶学等问题的产生,影响学习效果不说,学习成果迁移更无从谈起。也有部分教师学习目标不明,任务不清,被动接受灌输。

二是举一反三能力弱,迁移不得法。个别教师迁移不得法,无法将学习所得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应用于个人的教学实践,平时教学依然我行我素。

三是个别培训内容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师兴趣不高。

四是缺乏培训成果迁移氛围。部分学校认为学习是教师个人的行为,线上线下研修的结合实效不理想,更无政策或措施加以支持和推动。

五是对培训效果检测评估认识不到位。无论主管部门对培训效果的评估还是培训机构的跟踪服务、自评等都只关注培训过程,如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中学员学习的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学员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对授课教师、授课内容的满意度,学习任务的完成度等方面,对培训结果只是关注学员合格率,而对学员学习内容的辐射范围、成果迁移及操作运用情况关注较少。学员本人及所在单位如果没有意识到成果转化问题,学习结束,此次培训基本上就画了句号,培训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问题基本属于无人问津状态。

3 解决途径

如果把培训视同于经济学的投入,那么培训效果尤其是培训成果转化就属于产出问题。只关注投入不在意产出,投入就没了意义。培训效果如何在于培训成果迁移(或称成果转化)的落实情况,培训理念再新颖、内容再丰富,如果不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被内化并应用,谈培训效果毫无意义。由此可见,培训成果转化不应仅仅是教师个人或学校的事情,师训教研电教、培训机构、学校、教师本身等多方面应同心协力,从制度政策支持、方法指导、宽松的迁移环境的营造、迁移平台的搭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愿等多维度入手,共同推动,形成合力,才能使成果迁移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完善网络培训评估体制,扩大评估范围,将学习成果迁移的跟踪服务和方法指导纳入评估范围。在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中柯当纳教授认为,评估培训效果有四种方式:观察学员的反应、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衡量公司经营(训后)业绩的变化。就教育教学而言,应该将教师训后教学教研改进情况及其效果、学生反应等纳入成果迁移的考核范围内。跟踪服务方面,通过现场诊断、跟岗指导和案例教学等,引导教师进行培训成果迁移。

二是提供方法指导,搭建迁移平台,建立师训、电教、教研合力推动培训成果转化的模式。要想培训取得实效,需要培训过程中培训、教研、电教三者的整合,在培训成果转化过程中更需要三者整合。要建立研训一体化体制,引导教师主动拟定自我成长规划,积极参与团队研修;通过课例对话,特色示范,结合并依托送培送教活动引导教师内化培训所得、提升有意识发现和收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力;开展聚焦问题的课例研究,在研修、教研活动中发展教师将培训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的能力;通过微课大赛、翻转课堂设计大赛、电教技能大赛、论文评选、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成果迁移的平台,引导教师在参与活动中展现培训获得的新理念、新技能,提高其培训成果转化的成就感,推动其专业成长。

三是细化管理,营造氛围。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培训机构在训前调研、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方面的沟通,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加强学情反馈、学习效果反馈,提高管理实效,为学习成果转化提供基础。学校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制定教师参训管理办法,在培训前给教师定目标,加任务,促其学有所获并提供学习转化方向;为教师培训成果迁移提供提供宽松的环境,积极将网络培训与校本教研、校本研修结合起来,利用教研活动、课堂实践、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教师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做到研训一体、研修融合;督促教师将培训成果转化与个人职业规划和个人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加强线下交流和反思,将网络培训所学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推动学员学、思、用结合,树立教师的培训成果转化动力;制定随机推门听评课制度,定期举办校内、校际公开课、示范课,反推教师进行培训成果迁移并使之常态化、日常化;举办主题讲座、经验介绍、学习成果汇报等,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培训成果的辐射面,挖掘教师对学习所得的理解深度,提升其成果转化的自豪感、成就感。

四是建立制度,务求落实成果转化。建立有效的培训成果转化考核评估机制,形成成果迁移考核制度。通过学员学习结果检测、训后工作表现及行为追踪调查、查看学员应用记录与反思;对学员及其学生、关系密切的同事、直接领导的结构式访谈;现场观察、查看业绩变化情况等方式,了解学员培训成果迁移成效,完善“不忘初心(推动专业发展),狠抓重点(解决培训实效性)”的网络研修管理模式,形成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又有助于提升网络研修成果转化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网络研修管理新机制。

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订立《教师参训管理办法》、《培训三查制度》、《培训所得转化奖励制度》等。培训三查制度即查笔记、查心得体会、查运用实践,并借此夯实培训成效;对培训收获与教学结合紧密并在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者设立培训成果转化突出贡献奖,在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提高教师的成果迁移紧迫感,激励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训后成果转化。

五是提高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和个人心理专业成长期待值。引导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情感,主动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个人专业成长发展计划,多学多思,从小处着手,通过不断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研究以提升个人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培训成效不应但看培训本身,应落脚在培训成果迁移和转化上,落实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上。落实是取得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培训成果迁移环境和政策支持,借助制度积极推广培训所获,提供培训成果转化方法指导和平台,真正实现培训软着陆,才能使培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美)柯克帕特里克,柯克帕特里克著,奚卫华,等,译.

[2]余新,著.教师培训师专业修养,教育科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6763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