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新型学徒制推进策略研究

新型学徒制推进策略研究

李莲英 张赛 吕惠珠

摘  要:新型学徒制是我国当前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尝试融合职业教育与劳动用工制度的重要实践,其核心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该文从新型学徒制的内涵入手,分析了该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阐述了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剖析了新型学徒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  企校合作  双师带徒  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073-02

1  推进新型学徒制的必要性

1.1 新型学徒制产生的背景

(1)随着职业教育进入黄金期,人才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国家提出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强调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新型学徒制顺应了企业的需求和渴望,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共同发力,尽心尽力,力求把最实用、最贴近岗位需要的新工艺、新技术传授给学徒,同时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必将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目前,相当部分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高职院校为主导,作为人才直接使用方的企业参与较少,在制定教学目标、课程安排、培养计划等方面针对性较差,导致学生所学的技术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摒弃以上弊端,企业组织新入职人员到职业院校参加系统学习,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创新企业职工培训的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及体系,加快企业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

1.2 新型学徒制的基本要求

新型学徒制需要学校、企业两个独立的组织在培训、招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协商,既颠覆了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国家需要出台针对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延伸政策与指导办法,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强化校企融合深度,让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岗位紧密衔接,形成学徒制的相关方共赢的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1.3 新型学徒制的意义

(1)新型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2)建立新型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2  新型学徒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现状

新型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企业和学校对新型学徒制模式的实施经验不足、理解不到位等问题;学徒存在眼高手低,实操技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部分人员还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上表现不佳;企校给企业导师的带徒津贴较少,与导师的辛苦付出不相符,让企业导师的带徒积极性及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2 推行新型学徒制面临的问题

2.2.1 学校面临的问题

對很多院校而言,新型学徒制是全新的课题,现有的教学体系很难满足新型学徒制的需求,需要对专业设置、教学实施、管理制度、培养目标等教体系进行创新性改革,订制和开发出针对性的专业教材、教学方式、管理制度,以促进学徒制的实施,为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撑。

2.2.2 企业面临的问题

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对象是企业员工,培养目标是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职业技能人才,需要一套与之适应的企业岗位培训制度。参照国外经验可知,企业教学不仅要有合适的教学师傅还要企业具有对应的教学平台,同时它也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构建这样的教学体系有一定的难度。

2.2.3 校企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新型学徒制开展过程中,校企双方也共同面临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教材无法满足企业学徒制培养的要求,理论课程与实际岗位部分脱节;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相比岗位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需要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学徒是边工作边学习,需要双师教学按计划推进等等。

3  新型学徒制推进策略

3.1 凸显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新型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它是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集教育、培训和就业于一体。学徒培训的主要场所在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也由企业来制定,企业还是新科技的体现者和新生产力的践行者,是培养当代“工匠精神”的主要力量。因此,应着力完善企业参与新型学徒制培养的运作方式,培训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发展需求及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制度及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强化企业考核意见在资格鉴定中的地位,以促进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发展。

3.2 完善双师带徒弟的教学方针

3.2.1 明确学校导师的基本任务

学校导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包括关键技能课程、国家职业资格课程、技术证书课程等[7]。其中,关键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中起主导、支配作用的知识和能力;职业资格课程是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技术证书课程是为获得某种具体的国家职业资格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理解力而开发的课程。导师通过课程设置和安排,将授课知识和技能融合于具体企业生产的任务载体中,从而避免知识技能与岗位实际脱节。

3.2.2 制订学校导师的选拔条件

学校导师任职条件:有高度的责任心,师德与专业水平较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熟悉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思路;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和各个教学环节安排,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有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明确的科研方向;累计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等等。

3.2.3 明确企业导师的基本任务

企业导师侧重指导学徒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行业责任心及社会责任感。企业导师指导学徒的实训实习、顶岗实战,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

3.2.4 制订企业导师的选拔条件

企业导师选拔条件: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责任心,强调师德与专业技能水平;原则上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主管或骨干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指导能力,能有效指导学徒完成实习实训、顶岗实践等教学内容;认同校园文化,热爱职教事业,遵守学院与企业的规章制度,等等。

3.3 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就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学徒制改革的积极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协作:国家出台相应的支撑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充分发挥自身拥有实训场所、实训中心等资源,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为推进企校学徒制培养模式打下基础;媒体大力宣传此培养模式的优势及案例,让企业认可此培养方式;校企双方积极协调,探索并解决学徒的安全和管理问题,可从学徒界定、责任划分及保险制度等方面入手,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

3.4 强化政府部门的督导及监管

新型学徒制的助推器是政府相关部门的督导及监管。在进行新型学徒制的推进过程中,省人社厅、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企校等多方应该多沟通,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到基层多次调研,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的督导及监管功能,并对阶段性工作提出建设意见;校企双方需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就人才培养情况深入交流,分析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研究制定对应的策略。

4  結语

随着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发展,新型学徒制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新型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模式及培养制度,需要企校双方积极的沟通与协作,以提高学徒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启平.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7):25-31.

[2] 任学慧.新型学徒制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5):52-55.

[3] 杜林.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职业,2019(4):22-23.

[4] 李军,赵明炯,何军.“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5-18.

[5] 王丽萍,陈明霞,马庆喜.校企共育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9(4):75-76.

[6] 焦彦霜.陈嵩.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问题及方略[J]. 职教论坛.2019(3):40-44.

[7] 张赛,夏德印.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7):767.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67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