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岚 陈健聪 徐洁莹 郑少玲 黄雅芬 丘文辉
摘 要
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下,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共建人文湾区”的理念。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而当代南沙是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湾区文化的代表地区,是新岭南水乡文化发展的重点地带。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通过对水乡中常见的景观要素——栏杆的研究入手,力求摸索出一套能体现新岭南水乡特色的栏杆景观建设指导原则和几点具有实用性的建议,并以点带面希望国内类似的传统工艺也能借鉴这种解决方法和模式,在新时代发展中得以不断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人文湾区;新岭南水乡;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6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02
0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理念,这是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的创新型战略举措,赋予大湾区建设以崭新使命。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如以纽约、旧金山、东京为代表的世界三大湾区,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湾区文化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这是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的创新性战略举措。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几何中心。未来的南沙,将以“钻石水乡”理念为统领,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一座兼具岭南水乡特色和文化元素的魅力之城。
1 研究背景及内容
本文将在现场调研、收集和整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南沙滨水地区的栏杆建设在文化传承、材料选用、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小见大,力求摸索和研究出一套能体现新岭南水乡文化滨水栏杆景观的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几点具有實用性的建议。
1.1 南沙区发展规划等建设背景
广州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南沙区内河涌116条,总长294.8公里。矿产资源方面以黄阁一带花岗岩储量丰富。
南沙区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在乡村文化方面,南沙区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的文明古村众多,如建村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的黄阁镇莲溪村,原名“莲塘坊”,后改为“莲溪”,寓意“莲香溢远,溪水流长等。
“钻石水乡”是《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核心理念, 那么南沙是否已经具备了一个“新岭南水乡”所应有的滨水景观基础?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南沙传统水乡文化资源保留下来的很少。一些基础设施,尤其是涉及安全与美观、与人有密切接触的栏杆设施,由于日晒雨淋、生物破坏等因素影响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而在景观造型上面,由于传统栏杆工艺难以跟上时代需求等原因,有些延续传统风格的滨水栏杆,虽然造型内涵是反应南沙当地的人文文化—莲花,麒麟等景观要素,本应造型优美、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的石雕栏杆,实际却造型简陋,制作粗制滥造,正在慢慢失去市场,淡出人们的记忆。
1.2 南沙滨水栏杆景观建设现状
我们在2019年5~6月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滨水区栏杆景观进行现场调研。调研地点包括南沙区天后宫周边滨水区、莲溪村南塘公园、滨海公园、黄阁城市公园、蕉门河公园等。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我们发现现状南沙滨水栏杆按照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以莲溪村为代表的当地村落多偏向于选择传统风格的栏杆景观,而南沙新城市滨水区建设则多选用现代风格的栏杆景观。经过多次走访调查,我们发现现状南沙滨水区的栏杆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传统风格栏杆多采用花岗岩石雕工艺,但在传统雕刻图案、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莲溪村传统栏杆石栏板图案多为莲花、麒麟、蝙蝠为主题,但图案构图不够优美,雕刻工艺粗糙。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的图案等资料大多已经流失;另一方面是生产工艺还停留在以前旧的生产模式中,没有和当前社会的新生产设备和工艺相结合,已严重脱离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需求。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利用现代科技改善传统栏杆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能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在解决石雕栏杆等传统工艺面临的失传困境问题的同时,又能结合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创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岭南水乡特色的栏杆景观,并以点带面让国内类似的传统工艺也能借鉴这种解决方法和模式,使优秀的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发展中得以不断传承与创新。
2.2 研究意义
如何解决传统雕刻图案及工艺技术失传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南沙滨水区传统型栏杆在施工工艺方面存在着粗制滥造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石雕栏杆。我一方面传统的精细手工雕刻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而现代人已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另外传统栏杆图案及工艺资料与现代生产技术没有有机结合,工业化生产出的栏杆逐渐简单化,趋同化,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因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而没有了灵魂。
研究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从栏杆景观的研究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和实用方法,打好新岭南水乡的特色品牌,让南沙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南沙的丰富的历史人文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焕发新生。
3 南沙地区常见栏杆材料选用及建议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矿产资源方面南沙、黄阁一带花岗岩储量丰富。
南沙常见栏杆材使用料如下:
(1)石材:花岗岩属于酸性,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表面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耐久性强,能进行各种加工,板材可拼性良好,不宜风化,在黄阁镇储量丰富,常用于南沙乡村的栏杆装饰用石。建议结合大数据、云储蓄技术、模数化与数控化构件生产与加工新技术对传统石雕栏杆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
(2)木材:木材是滨水区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常用于栏杆、木平台、木栈道的建设中,如在南沙湿地公园中的木质栏杆。但木质材料存在天然的裂纹缺陷,加上栏杆设置的地方临近河涌,风吹日晒之下出现了裂纹现象。建议加强对栏杆造型、木材防腐、防虫等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3)金属:不锈钢、镀锌铁件是一种在南沙栏杆中应用极为普遍的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较好,也是在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传统金属栏杆人工化痕迹较重,不利于与周围生态环境的融合。建议采用耐候钢等与生态环境结合效果较好的金属材料。
4 对南沙滨水地区栏杆景观建设的指导原则
综上所述,通过对南沙区的实地调研和研究,我们对以南沙为代表的新岭南水乡栏杆景观建设提出以下指导原则。
4.1 反应时代背景及区域发展特色的指导原则
南沙区是新岭南水乡的代表地区,在“钻石水乡”理念的统领下,我们将建设的是一座兼具岭南水乡特色和文化元素的魅力之城。南沙区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创作主题(蕉叶,莲花等),在栏杆造型方面可以不断地从南沙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提取出创作灵感,同时在栏杆的生产和安装工艺上面要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特色,加大对新材料(如耐候刚的运用等)和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岭南地区的栏杆景观建设首先是抓机遇,响应政府政策。再者需要因地制宜的建设有内涵、有特色栏杆景观,使得栏杆与当地特色相结合,让栏杆具有地域性特色,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没有特色的如市政栏杆的单一模式。
4.2 适合岭南当地自然环境的指导原则
岭南地区气候多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由于岭南地方经常性潮湿,因此在栏杆选材上面,考虑到美观实用性,建议多使用有悠久文化背景的石质栏杆,或新型的户外材料如耐候钢等。少用易腐蚀的木制栏杆或易锈蚀铁栏杆。
4.3 体现岭南本土人文文化的指导原则
岭南地区在古代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各种文化交流融通,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环境。如南沙区莲溪村的人文文化同样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莲溪村莲花,麒麟等人文文化深入人心。黄阁麒麟舞起源至今已有百年,每逢佳节当地居民就舞起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有“麒麟献瑞”一说。2007年南沙黄阁麒麟舞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南沙区的栏杆景观建设中,可以适当添加当地传统的本土人文文化元素。
5 对现代栏杆景观工程设计的建议
新形势下岭南水乡现代栏杆景观建设,除了不断地从南沙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提取创作灵感,同时在栏杆的生产和安装工艺上要体现出时代特色,加大对新材料,如适合于沿海地区的耐候刚的运用,以及加强对木材的防腐防虫处理技术研发等,以及结合智能灯具照明等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围绕新岭南水乡文化特色的绿色、生态主题,在文化传承基础上对栏杆造型风格及安全防护等方面不斷进行创新设计与建设。
6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选择南沙滨水区栏杆景观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综合对比等方式对南沙区滨水公园、乡村河涌地区现有的栏杆景观建设现状,尤其是栏杆的历史文化传承、生产工艺创新、材料选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以下着眼于体现新岭南水乡文化特色的栏杆景观建设的几点建议,希望能让南沙的栏杆景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不断的传承与创新的同时,体现出新岭南水乡的特有风貌。
因大数据、数控生产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于栏杆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化生产本文只能提出一点粗浅见解,具体的操作方法还有待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完善以及补充。
参考文献
[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S].2019.2.18.
[2]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S].(2012-2025).
[3]范春星.旅游景区栏杆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4]马向明,谢石营,等.从粤港澳大湾区看南沙的独特性与协同发展[J].城市观察2018年03期:23-27.
[5]倪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19(1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