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玉 颜小红
摘 要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职业性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也应逐渐朝着职业化教育方向迈进,要及时对体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设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基于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对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设计展开探讨,希望能制定一套实用性的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教学方案,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转型期发展的、具备健康体质的职业性人才。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36
随着科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普通高校现阶段的体育专业课程,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转型期的飞速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职业型人才的需求。但就目前阶段来讲,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这为我国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景。这需要高校应转变传统体育教育理念,要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转型背景,来进行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教学进行创新设计,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备高素质的以及具备健康体质的职业性人才。
1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1 统一式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个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对不同体育项目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这需要在体育课程教育当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不同差异来进行教学设计。许多高校因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的基础设施仍未完善,师资相对匮乏,场地与巨大的人口数量形成矛盾,限制了课程的顺利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体育都只会按照同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无法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1.2 教学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仍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虽然部分教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但目前的形势和结果仍不容乐观,有些教师甚至对体育教育改革产生了误区,将所谓“放养式教学”定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并没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浪费了大把的教学时间;有些教师更是仅仅注重教育改革的形势,从而丢掉了改革的深刻内涵,失去了高校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
1.3 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没有明显的特点
在进行体育教育改革时,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专业性特点进行课程设计,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来制订出一套适合本校或本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才能有效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虽然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进,现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呼声一片,但很少有高院校会根据自己的学校的实际特点,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和课程设计进行合理化的改进,从而导致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达不到人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1.4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并非专业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导致其体育专业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也参差不齐。虽然有部分高校的体育老师是出自于体育院校,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对于所教授的体育专业认知不够全面,不能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来对体育课程进行有机的设计,也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训练,从而制约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
2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设计方案
2.1 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思想
经常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都有一定的好处,对于增强学生的体魄和强化学生的精神品质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例如团队竞技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奉献自己,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形成公平競争、敢为人先、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根基。此外,强健的体魄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积极作用,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在职业性体育课程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核心思想,充分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增强学生对于环境和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2.2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体育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养成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激发其对该体育项目的热情,是学生积极自主的投入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并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生选择的学科的专业特点,来帮助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的锻炼计划,要积极纠正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不良习惯,降低相关运动的职业病的发生率,为其实现终身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的实施,应是以学生为教育核心,因此相关的课程设计也必须与改革目标保持一致,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体育课程设计,要将教育与职业专门教育进行有机的统一和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发展方向对其进入岗位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相关需求进行深入考虑,如体能、素质、抗疲劳程度等,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训练,为学生的未来进行充分的体质健康基础。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优秀工作者向学生介绍工作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分享其在该工作岗位中所积累的经验,或创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从而让学生对这一职业的素质需求和体能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可以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有氧健身操、跳绳等体育项目,将游戏与学习进行有机结合,调整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现职业化、专业化的锻炼效果。
2.4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高等教育的成果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学习动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理论知识、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德育水平等全方位的提高,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条件水平、兴趣爱好、体质差异等不同因素,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分层,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而保证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最终考核,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生活、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性人才。
3 总结
总之,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性体育课程要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保持一致,只有顺应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让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不再只是空想理论。要将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设计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有机的训练,从而达到高校职业性体育课程教学开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黎栩.探索健身健美操在职业性体育教学中的实用性[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2):96-98.
[2]黄英.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性体育教育的探讨[J].运动,2014(19):132-133.
[3]李强. 天津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4]才化冰.成人高校实行职业性体育教育的研究[J].成人教育,199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