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祥
摘 要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高职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也要相应做出调整。本文在阐释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医药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和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基于医药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医药企业;人才需求;职业生涯规划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career planning system for vocational medical student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concept of career plann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alent demand standards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areer planning of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Talent demand;Career planning
1 大學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率先提出了“职业咨询”的概念,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咨询机构,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50~60年代,舒伯、诺斯维尔等人又提出了“职业生涯”的概念,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内容,初步构建起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为自己将来就业、择业以及职业发展所做的必要准备,是一个动态性、整体性的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存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处在成长转折期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综合分析自身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特长不足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以及自身的职业倾向,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环节和因素: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全面认识与了解;其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是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第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确立个人职业目标、评价自我与环境、选择职业领域、采取职业行动、做好职业反馈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既定的职业目标[2]。
2 医药企业对高职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
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而医药行业却逆势而上,每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许多制药企业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急需招收大量的医药类人才,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具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当然为了应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与过去几十年相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招聘时除了强调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事业心之外,还特别关注如下标准:
2.1 较强的学习能力
所谓学习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在校期间各科成绩取得优良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作过程中善于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发现新动态的能力。在任何企业,拥有较强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员工比墨守成规的员工更容易生存下去,拥有更加宽广的上升空间。创新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能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员工往往会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欢迎。因此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
2.2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社会适应能为是指人为了在社会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发展,从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做出各种适应性改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通常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进入企业后,许多高职学生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绪宣泄。因此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全方位地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2.3 丰富的实践能力
大多数医药类企业都是以生产和经营药品为主的,因此他们大量需要的肯定是具有一定动手能力,能在生产服务一线直接发挥作用的实践性人才,面向高职院校招聘员工时,他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水平。因此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满足于通过各科理论考试,而应该根据将来的岗位需求确定技能提升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利用假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2.4 过硬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和过硬的心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条件。当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这就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医药专业学生不仅要适应医药企业高强度的岗位工作,还要应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挑战,甚至还要经受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败。因此在校学习期间,除了高质量完成各门功课的学习任务外,他们还应积极参与阳光体育锻炼、社团竞赛活动以及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在挑战中完善和发展自我,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高职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
面对医药企业不断变化的用人标准,原有的应急性就业指导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择业的需求了。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从入校之日即开始了解职业,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路径。这样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不强
据调查,62%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只有模糊的想法和肤浅的理解,28%的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不明确,只有10%的学生对职业生涯有短期的规划。这就充分说明高职学生根本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进入职场之后再思考的问题。在校期间他们不关注相关职业发展的信息,无法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感,从而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3.2 自我认知不足
有些学生仅仅看到自身的优点,而忽略了自身的劣势,而有的学生则仅仅看到自己的短板,并将其无限放大,这两种自我认知都存在明显的误区,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就业时的心理状态。自视过高的学生容易在工作中与他人产生冲突,把成功归于自己,而把过错归在别人身上[3]。自视过低的学生在工作中始终表现为自信心不足,但越担心就越容易犯错。上述两种情况其实都是由于未能全面地认知自己所造成的。
3.3 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高职学生的职业判断标准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实用主义已经代替理想主义成为职业价值判断的首要标准,薪水已经成为影响他们擇业的最关键因素。甚至有些学生将职业生涯价值观完全转变为经济价值观,将职业期望规划直接转化为对高水平物质生活的追求,完全忽视了职业规划中的精神价值。这既限制了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4 基于医药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医药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和高职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愈演愈烈,因此构建基于医药企业需求的高职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对于学生和企业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
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自我认识、专业学习、职业准备一直到职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部环节,不断深化对相关职业领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为将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自我认知到职业准备,再到就业择业的各个环节,要引导学生为整个人生做好规划,而不是仅仅找到工作,要帮助所有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入脑入心。
4.2 根据企业需求完善职业规划课程
定期走访医药企业,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择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第一学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结合自身实际树立生活目标和学习目标,探索自我。第二学期,认识职业环境,掌握职业生涯决策方法,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准备。第三学期,争取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提升就业能力。第四学期,掌握常见的求职技巧,学会制作个人简历,了解就业权益及相关法律保障。第五学期,开展顶岗实习,适应职场环境,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第六学期,制定求职计划,参加各级各类招聘会,争取早日签订就业协议书。
4.3 搭建校企共同育人平台
随着高职教育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订单培养已经成为不少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主要在于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4]。在订单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和医药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全过程中渗透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调查,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主动性明显好于普通班学生,他们对医药行业和企业文化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并能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开展自主学习。此外,订单班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明显强于普通班学生,因此更受企业的欢迎,离职率也比较低。
参考文献
[1]王丽静.如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J].职业技术,2011,(3):59.
[2]刘勇.大学生生涯管理与辅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4-80.
[3]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67.
[4]任吉霞、邱贞琴.新形势药学人才的困惑和对策[J].药学实践杂志,2005,(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