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红
摘 要:教育改革提出给学生“减负”的教育理念,学校为了践行这一理念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教师通过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模式,给小学生数学课堂打开新的大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仅是学校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家庭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只有规避现存的教育弊端才能改善这一现状,实现改革发展终极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 独立思考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134-02
环境适应能力是人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时刻接受挑战的能力,这是一项包含独立性、沟通技能、思考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教育的关注力度逐渐上升,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受教程度更加受大众关注。该文主要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现象,从家长、教师、学生等角度思考,总结3点关于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措施。
1 创设“以教为学”的趣味课堂
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沉淀,也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刺激改变,小学生的大脑仍旧处于探索和模仿的阶段,因为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能力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出来,小学生在形成自主思考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习惯做铺垫,只有持续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将一种习惯逐步转变为个人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对学生整个人生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加大对学生团体的关注,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高效运转,也能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更快速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小学数学是一门单调的学科,既没有自然学科的创造力,也没有语文学科的多样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倦怠心理和放弃行为。小学生行为控制能力还很薄弱,行为的主导者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的思想,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从而忽略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对此,教师要以“知己知彼”为战略方针,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将文字型的数学课堂动态化,“强制”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课堂上的任务布置,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数学的魅力,也能给学生更多紧迫感和增加学生的学习理由。具体实施方式是让学生当“教师”,让其依据教学目标自主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教”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独立的行为学会“学”的技巧[2]。例如,在进行数的运算时教师将运算的规律教授给学生,之后将学生随机平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讨论“加、减、乘、除”的运算方式,让学生自行设置例题,通过对例题的讨论和讲解将数与数之间的运算理解透彻。之后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班级内的课程讲解,力求将知识的重点全面覆盖到每位学生,学生在“教师”的角色中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学生的分享并不会比教师的讲解更透彻,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更强烈的相互信任的心理状态,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理解更多知识点,并且在得到自主思考的益处后能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增加自主思考频率。
2 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教育改革需要走的路还很长,目前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成果都没有完全达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标。从独立思考能力来看,影响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因素很多,目前学校的学习资料除了教材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书,这些书籍的内容千篇一律,只能实现教师的题海战术,但练习越多学习成果只会适得其反[3]。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不是背诵教材、復印资料的机器,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并且满足学生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自主学习的心理弊端。人类的智慧都是来源于生活,教育知识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知识的教授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生活化的启发才能引导学生持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立体的图形和事物随处可见,教师不应拘泥于黑板和教室这一方土地,鼓励学生将数学课变成“手工课”。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学生视角下进行方体的手工创作,也要让学生积极发现身边的“数学点”,或一幢房子、一块橡皮擦,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和思考。遇到有难度的知识点采用“抛砖引玉”的教学方式,先设立一些相关联的简单知识点,再逐步加强知识点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持续思考的良好习惯。
3 注重家庭教育,采用“放养式”的教育理念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和使命的承载体,从来到世界那一刻起就不仅承载了自我的生命,还有家庭的期盼。因此,即便“减负”的教育理念和口号不断响起,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依旧是负重前行[4]。繁重的学业和课外兴趣的培养已经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迫切期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十分关注。据相关调查发现,80%的家长会全程“守护”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且教师也采用“家长批改作业”的检查方式,强制家长进行作业辅导。部分家长为了完成“全优”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做错或还未思考出来答案时公布正确答案,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形成很强的依赖心理,也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完全失去自主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对此,教师应改变批改作业方式,鼓励家长“偷懒”,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例如,在完成“百分数”相关习题时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后可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对照参考答案的情况下进行两两互评。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借助教材积极思考正确答案,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5]。
4 结语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立体思维的重要学科,其在教学方式上也应采取多样性原则,以便学生思想建设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十分有限。在培养学生独立习惯的道路上还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途径。总之,无论方式如何变化,教师、学生、家长作为教育环境的主体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越发优秀的学生群体,为社会的发展谋福利。
参考文献
[1] 刘玉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113.
[2] 熊兴琼.浅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神州,2017(25):75.
[3] 任瑞娟.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6(22):178.
[4] 王晓玲.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J].好家长,2017(30):126.
[5] 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7):84-85.
[6] 黄朝晖.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新课程,2017(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