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视界

高专护理《药理学》网络精品课程自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高专护理《药理学》网络精品课程自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姚瑞萍 汪玉玲 王曙光 丁时磊 何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网络共享模式。非互联网专业教师由于普遍不擅长互联网技术,在线精品课程制作方式常采用自建-外包双结合模式。本团队在省级精品课程制作过程中采取的是全流程自建模式,通过自建发现,精品课的成功制作需综合分析目标用户的需求,特别要先做好人、财、物、力等各要素的科学安排,否则对制作进度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

高专;网络精品课;自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4 . 05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1]。网络精品课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且精品共享课程建设具有示范作用[2]。我们团队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较完善的建设好了高专护理《药理学》网络精品共享课程,并且顺利上线运行了三个学期。在这三个学期里,我们不断地对该网络课程进行调整和维护,使之更加适应教学的需求。但是在该网络精品课程运行和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现实存在且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暴露的问题,本团队采取了一定的解决对策,本文将对此做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同仁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1 制约精品课程制作的因素及对策

1.1 人力成本

人力上,投入精力过多,收获不一定多。在精品课建设的整个阶段,课题组全体教师,要投入一到两年的精力,从多个方面建设精品课。本课题组全是医药学专业毕业的老师,必备的建课技能,如视频拍摄、视频剪辑、网络平台建设等都要从头学起。建课初期,走了许多弯路。即使现在已经建成,网络平台上的某些功能仍需时间去深度学习。与本校计算机教研室的精品课建设相比,他们几乎无技术门槛,建设过程自然顺畅得多。所以,精品课程在建设之初定要做好人员配置,强调优势互补,必须要有一位IT成员参与其中。

课件制作方面,不同老师因能力不同差异较大。有的老师精益求精,而有的老师则将PPT制成了微缩版教材。最后主持人兜底时需花大量时间反复修改。建议开始就规划好课件呈现方式,使课件内容既要规范又要有特色。从PPT成形的效果来看,自建PPT没有购买的通用版PPT美观;从教学效果来看,前者的效果好。较好的方法是自建的PPT与购买的PPT相互融合。这里牵涉到版权问题,只能内部使用。

视频拍摄方面,我们共拍摄了90学时的教学视频。将教学视频拍出电影效果,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难度系数特别大。据统计,本课题组每节课平均至少要拍摄3~4次方能达标,这对主讲老师的体力精力的维持及学生长时间配合忍耐度,都是个极大考验。较好的解决方法是聘请一位专业摄影师协助拍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精力成本。

1.2 财力成本

财力上,学院投入较多,使用效率不一定高:我院几组精品课程的经费,都用于购置摄像机、刻录机等,存在重复购置现象。后期学院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又花了大笔费用建设了高配置的公共录播室和移动录播设备平台,虽提高了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率,但真正会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很少,结果是我们自己拍摄出的画面质量与专业人士拍摄出来的效果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用移动录播设备拍摄实验课时,画面的连续性和分辨率较差。以至于后期必须重新花钱请专业摄影师拍摄,造成了资金的再次浪费。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尽量利用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地求助外援或添置必需品,提高课程建设费用利用的性价比。

1.3 软件成本

课程制作软件的学习: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离不开软件。需要用到视频编辑、数据转换、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行等软件。有些软件有使用期限制,我们是现买现学现做,软件花费累加起来数额也是相当巨大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学院出面,统一购买正版软件公版,供全校教职工合法使用,且定期对软件操作进行培训,提高软件的利用率。

视频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精品课程建设最终能否达标通过验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视频后期的制作效果。若自己处理授课视频,最后的视频效果是教学情境真实、课堂教学过程完整,但工作量比课件制作加上视频录制总和还要大、还要难;若花钱请专业人士加工,视频效果总有不连贯或很突兀的现象。对此我们认为,想要教学视频整体美观建议聘请专业人士处理;想要提高教师的视频后期处理能力、反映教学的真实性,建议自己亲力亲为。

2 自建模式与外包模式的优劣

2.1 外包模式

本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有部分外包型,如課件、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等;有全外包型,整个建设过程中,老师只需露个脸,甚至讲话都不是本人。应付式完成课程建设以便结题的动机显然背离了通过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初衷,尽管表面看起来无比精良,但内涵却差强人意。项目组的老师既得不到锻炼和提升,也不能给后续的精品课程建设起示范作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运行寿命很短,也就2~3年,不能持续发展。

2.2 自建模式

从本课题组自建精品课程的经验来看,一方面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水平;同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这对教师来说是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但是自建模式前期投入高、制作周期长、效率低,后期视频处理、网络维护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由此可见,不管是使用学校的技术力量自建精品课程,还是外包给校外的开发单位来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都存在弊端。但是从课程长远发展来看,应推荐自行开发建设[3]。

3 自建精品课效果评价

我们建设本精品课的目的,是要向在校学生和老师、社会学者,推广精品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改成果,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引领作用。为评价教学质量,我们对运行三学期不同阶层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评判,达到了我们建设此项目的目的。

3.1 在校必修生的使用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在校学生使用此网络课程约占使用人次的70%~80%,通过监测教学视频观看时间、作业和测试完成率、参与话题讨论次数,发现参与最多的项目是完成线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话题讨论等,看视频的相对较少,原因是老师已在课堂进行了教学。

3.2 应届和历届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的学生使用情况

这部分学生要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他们需要复习药理学知识,所以会观看教学视频、做试卷。约占使用人次的20%~30%。

3.3 社会公众使用情况

还有一些需要药理学知识的其他人士(如药房工作人员、家庭用药时查看安全性等)、需要建设精品课的老师也会观看此网络课程,但人数较少,占比<10%。

4 课程建设改进建议

运行软件功能设置不智能,不利于教师和学生操作。如我们现在使用的超星软件对习题的处理,不够智能,学生答题顺序或标点符号,与标准不一致就算错。建议改进软件设置。

教学过程中,网络平台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无法有效平衡。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喜欢用网络平台教学,有的老师认为网络平台教学不如传统课堂教学,但是后者的教辅工作就费时,如难题解答、作业批改,这些工作均可随时随地用手机完成。

教学主要是靠课堂,网络仅仅是补充。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这两个教学途径使用时长和频率的把握,每个老师偏差较大。我们认为,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调整,以求最佳效果[4]。研究表明:混合学习者从MOOC中获得的收益要大于社交学习者,因此,建议将来护理教育应继续采用在线-离线混合学习模式[5]。

5 后期维护工作建议

高职院校大部分课题,如社会调查,流程走完,任务也就结束了。而我们精品课程这项课题,后期维护很重要。由谁来维护、主持人退休谁来继续负责等问题会接踵而来。另外本项目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梯队的形成[6-7],这也是后期最容易被忽略的内容,项目结题了,课程组解散了,但教学团队不能散,要做好接力工作。

总之,只要团队全心投入建设、后期坚持维护,就能持续健康发展。对校内而言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也为其他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校外而言则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同行们提供了一个借鉴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丹.《生理学基础》精品課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72.

[2]Justin M. Weinhardta, Traci Sitzmannb. Revolutionizing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hree questions regarding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19, 29 (2), 218-225.

[3]吴钢,李惠萍,冯艺萍,等.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1),25-27.

[4]王静.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 (14), 140-140.

[5]Mengmeng Jia, De Gong, Jie Luo. Who can benefit more from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 2019,76: 96-102.

[6]田卫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0,(2),49-50.

[7]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77-8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6920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