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资讯

高职专业课教师远程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专业课教师远程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喻凤香

摘  要:新时代远程教学独具优势,但高职专业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常规手段难以保证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提升专业教师远程教学能力,才能实现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稳定可持续推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根基,教师专而精是教学能力的核心,教师道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引领,信息化手段是教学过程的辅助,终身学习是教学行为的质量保证。

关键词:高职  专业课教师  远程教学  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2(c)-0138-0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Distance Teach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ized Courses

YU Fengxiang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127 China)

Abstract: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is new era, but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It is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professional skills only in conventional means. only by improving the distance teaching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can we realize the steady and sustainable advancement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the foundation to guarantee the teaching effect. Teachers' speciality and proficiency are the core of teaching ability. Teachers' moral cultivation is the guidanc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means are the assistant of teaching process. Lifelong learning is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eaching behavior.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Distance teaching; Moral cultivation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应用型人才,即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利用具备的自身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或技术人才[1]。专业课程不同于公共课程,其实践性远强于理论性,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要求实验实训占比60%以上。现场实训、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当然能较好地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但在某些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只能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进行,如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響,大部分的高校非毕业班级是没有开学面授的,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将远程教学推到了教学的最前沿,占据了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尤其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专业课程的受众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还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学员,远程教学就尤为重要。

专业课程在进行远程课程设计时会遇到更多的瓶颈,一是现有共享资源的种类、内容、形式不如公共课程丰富;二是资源的建设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实践性演练的真实过程;三是学习者没有真正上手操作,技能部分仅仅用视觉、听觉等方式学习难以掌握。如何达到远程教学的理想效果,这对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高职专业技能教育的实践性和远程教育的灵活性有机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高职专业教师的挑战。

1  高职远程教学的现状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进“互联网+教育”[2]。目前能实现远程教学的网络平台有许多,MOOC、云课堂、雨课堂、QQ、腾讯课堂、钉钉课堂、各专业网站等均各具优势。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行列,也推出了许多的有利举措。

远程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素材丰富,图片、视频、动画等视觉效果强;教学手段形式多样,QQ屏幕分享、各种课堂直播、录播等新颖多变,互动性强。学习过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大部分平台具有保存资源的功能,可多次学习、反复学习,部分平台对直播也开放了回放功能,因此学习过程较为灵活。

张巍等研究者[3]调查研究发现,高职远程教育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远程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优质资源运用不充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到位等。远程教学虽短期内具有较好的吸引力,但长期下去,学生会有视觉疲劳、审美疲劳。远程教学缺乏仪式感,正因为学习灵活,学生的学习压力小,效果自然不如现场教学,这就好比在家里学习和上图书馆学习,一般情况下前者的学习效果更差,除非学生具有非常高的自律精神并能长期坚持。专业课程的远程教育还具有其特有的弊端:对于技能部分,实验训实训没有办法现场指导,不能当面指出学生的问题,学生仅仅依靠视频等资源进行自我训练难以达到效果,这也是远程教学的软肋,往往老师教授的为“卖家秀”,而学生自我实践达到的效果只能是“买家秀”。

2  高职专业课程远程教学的困境与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2020年疫情期间的学生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长期看电脑参加在线教学,眼睛比较疲劳,而且也不能像在校那样有好的学习氛围。根据统计,线上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平台运行偶尔不稳定,经常出现系统故障;平台互动承受能力和学生互动能力有待加强,直播授课容易出现卡顿、掉线、延迟等现象;手机或电脑屏幕较小,部分教学资源或直播画面观看清晰度受影响,学习节奏变慢,多平台互换,增加学习难度;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不是那么直观,无法实时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效率难以保证,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回答问题、晒笔记、交作业不一定能真实反映这位学生的真实状态。

而老师反映备课、录课、准备材料等需要比以往更多的时间,但也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学生远程上课后期热情度容易出现疲态,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图1是该校近万名学生2020上学期疫情期间远程授课的每周平均到课率统计情况,数据显示除第一周学生处于适应期外,第二周到第十三周到课率均为92%以上,之后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到期末第十九周为85.99%,相比学期初到课率下降10%以上。

部分专业课程的一般教学流程是:对于内容较浅、容易理解的,录播20 min左右,网络视频共享,待学生观看完毕到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相应的任务。内容较难、不太好理解的、比较抽象的全程直播PPT,演示、展示电脑上的图片及视频素材,之后再到教学平台完成讨论提问等环节。答疑环节,直播讲解,如涉及计算部分录视频展示计算过程,视频共享。对于技能部分,采取自己在家实训加远程指导的策略。结合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实训项目进行远程实训指导。以《果蔬加工》课程为例,加工部分的实训按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如罐头制作单元,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果蔬罐头的产品标准,并准备原料、配料、容器、称量器皿等相关材料。课中播放教师录制的该罐头的制作视频,直播讲解加工工艺流程,答疑解惑,在学生理解之后发送简化版的步骤,学生在家进行制作。群内晒图,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进行点评。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任务并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如何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是一个难题,还需多部门协作,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专业特点,食品加工专业辅导员老师采取了美食大比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同学们踊跃地分享了自己制作的发酵食品、焙烤食品、果蔬加工制品、动物加工制品等。同学们晒出了各种花式笔记,按自己的理解画图、标注等,图文并茂。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会了查阅资料,主动学习能力进一步加强,制作出了各种食品加工方案和食品检测方案。总之线上教学渐入佳境,理论教学效果和现场教学差不多,听课的、互动的、积极的、准时的还是那些老同学、老面孔。

3  远程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

远程教学能力不应仅仅满足于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为能胜任这一教学工作。远程教学或者电子学习,一定要注意质量,不仅要保障质量,还要提高质量,还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可达性。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结果[4]。实现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稳定可持续推进,提升专业教师远程教学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把握。

3.1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根基

不管教学手段如何先进,信息化技术如何发展,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基,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枝叶。教师只有自身的专业知识足够扎实,专业技能足够过硬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才能手到擒来、融会贯通,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基不牢,枝叶再茂盛也是短暂的,是花花架子,不能实现持續健康运行。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开展了各种培训,有关教学理念的,有关教学手段的,层出不穷。培养高职专业课教学的大师,绝不是光靠这种培训就能实现的。高校还应加大对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政策层面真正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高校采取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教师、学徒制、3+X证书等手段无疑都体现了专业技能对接社会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本人要始终牢记,知识自己掌握了,技能自己练会了,再配合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风格,才能确保教学效果。

3.2 教师专而精是教学能力的核心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5]。”在当前“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推出应“工匠精神”培育机制,但重在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实质上,教师专而精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才是培养学生工匠的源头活水。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但调查也中也发现存在少量问题:一是某些教师自身所学专业与从教专业不一致,仅为相邻专业从教,某些课程自身仍处于摸索状态,有的甚至专业相关性很小;二是专业知识不专,教师本身对缺乏对该课程的钻研,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离“工匠”相差甚远;三是从教工作缺乏一丝不苟的精神,达不到以身作则、立德树人的目的。由于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学工作中所处地位差异,一名教师对其专业课敷衍塞责、蒙混过关是有机可乘的,其应付了事的职业态度与“工匠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专业教师首当其冲,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这种精神。高职院校应在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环节纳入这一因素。

3.3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引领

师德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品质[6]。近年来频繁出现高校教师不当言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如近期有教师在远程教学过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雅语音、不当言论等,归根到底都与教师平时的三观认识、言论风格、工作作风等有关联。爱国爱岗、工作严谨、遵纪守时、自觉自律的教师出现上述不当行为的几率较小,除非设备故障、网络攻击、广告拦截等意外情况出现。因此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正面地引领教学过程。远程教学面对的学生多,信息传播速度快,教师的不当言论更容易对学生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基本的要求。

专业课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大到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爱校护生,小到按时上下课、合理评成绩等都能对学生造成良好的正面影响。远程授课,教师和学生受到的监督更少,网络虽有记忆、留存等功能,仅仅能反映一些表面的浅显的状态,期间可操作空间是很大的,难以反映教师真正的教学状态,教学质量评价更难,这就需要教师较强的自觉自律性和对学生极强的责任心。这些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3.4 信息化手段是教学过程的辅助

信息化教学是手段,是辅助,而不是目的。高职专业课教学切忌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忽视了课程的内涵,本末倒置。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从政府部门到学校,各部门一直在努力引导。近年来各部门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包括学生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同时也推出了各种平台,如世界大学城、MOOC、翻转课堂、云课堂等,推出了各种理念,包括了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碎片化教学等。这些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某些公共課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在信息化教学的推动下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但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技能部分远远不是信息化能解决的,需要学生日复一日地反复训练才能实现。

徐瑾劼[7]研究发现教师的角色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相反疫情下凸显了学校的社会功能并对教师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课程的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何种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对哪部分知识点采取信息化、脚本如何编写、视频如何录制等都需要考虑受众的学情和该课程的特征。

3.5 终身学习是教学行为的质量保证

教师队伍的优秀、稳定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新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专业知识在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辅助设施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学生的学情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职业生涯终生学习,摒弃陈旧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需求。专业领域新航向的把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如果专业教师知识守旧,甚至教授已经过时的不合理或错误的内容,很有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偏离正确的方向。对于行业内的新知识、新技能,教师应大胆尝试、学以致用、勇于创新。

当前国内外经济结构的发展导致专业性、技术性劳动力短缺,2019年全国高职扩招100万,力图让更多的青年学有所长,服务社会;这也出现另一些问题,与往年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欠缺等,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应该加以创新,开发一班一策、一组一策、一人一策等教学模式,以适应学情的变化。现阶段各种教学手段、软件、平台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学习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已有些吃力,这也需要教师根据自身课程需要,克服困难,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炳文.高水平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工程师人才的研究——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49-156.

[2] 赵云龙.高职扩招背景下远程教学模式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14-15.

[3] 张巍,刘红.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3):1-5.

[4] 任镔.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法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0(7):55-57.

[5] 李克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03-05)[2020-05-31].https://www.gov.cn/guowuyuan/2017zfgzbg.htm.

[6] 肖彤.髙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西南大         学,2017.

[7] 徐瑾劼.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教育体系的应对与在线教育的挑战——基于OECD全球调研结果的发现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20,6(6):3-10.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7775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