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资讯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人文素养课程“三寓三式”育人途径的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人文素养课程“三寓三式”育人途径的研究

朱清 沈莉

摘  要: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该文对职业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育人途径进行研究,充分挖掘人文素养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人文素养课程的育德目标,基于“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三寓三式教学理念,采用“专题嵌入式、画龙点睛式、元素化合式”等手段,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与综合文化素养同向同行、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和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三寓三式  人文素养  育人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a)-0197-0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 Research on the "San Yu San Shi" Education

Ways of Humanistic Literacy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Qing  SHEN Li

(Shangha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hanghai, 201411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by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fully tap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s,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of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Yu Dao Yu Jiao, Yu De Yu Jiao, Yu Jiao Yu Le ",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Embedded topic, Finishing point and Element combination" to establish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make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cultural literacy go together and improve together, so as to cultivate successors i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an Yu San Shi;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al approache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高校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重大转变。人文素养类课程开展“三寓三式”育人,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采用“专题嵌入式、画龙点睛式、元素化合式”等手段,使德育与知识教学融于一体,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培育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综合文化素养同向同行、共同提高,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和接班人。

1  人文素养课程开展“三寓三式”育人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人文素养课中推进开展“三寓三式”育人符合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新要求,是职业院校的迫切任務。职业院校既要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又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才能培育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才。人文素养课程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将思政要素和人文素养课课程融会贯通,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文化素养课程“三寓三式”育人作用

该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对职业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进行探究,运用“三寓三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寻求人文素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通之策,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对人文素养课程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升人文素养课程的育人功能。人文素养类课程实施“三寓三式”育人既要考虑思政德育的效果,又要保证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既定目标。并且在挖掘、讲授思政教学内容时,还要兼顾人文课程特点,考虑学生的审美体验。

3  文化素养课程“三寓三式”育人总体建设方案

根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将文化素养课程按照思政教学要点和育人目标划分为四大类教学单元.在传授专业教学内容时,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快乐教学,在“汤里放盐”的基础上“加糖”,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比如:语文秉持“大语文”“人文语文”思想,力将语言文字、文史知识、文化文明常识,运用“专题嵌入”“元素化合”等教学方式融入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中,打通语文、文学与文化文明的表里关系,切实提升经典名篇的教育教学价值。数学立足“硬”知识,引用数学史、趣味典故、数学家的故事等,运用“画龙点睛”“元素化合”等教学方式,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心灵得到升华。体育课在体育比赛中培养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精神,展现学生“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音乐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领会作品的深刻含义,运用“画龙点睛”“元素化合”等教学方式,选择具有正确人生导向的中国音乐,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有价值的职业理想。根据思政元素,将课程分为若干教学单元,文化素养课程育人总体方案如下。

3.1 价值引领单元一: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经典爱国名篇:屈原的《哀郢》、杜甫的《秋兴八首》等。思政教学要点:激励学生树立以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为内核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实施手段(“三寓三式”):运用“元素化合”教育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跨越历史长河,讲述爱国志士人生起伏,让学生深深体会他们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情感,品味秦汉政论家以史为鉴的精彩论述,通过“探究式”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途径去主动探究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3]。

3.2 价值引领单元二:人文情怀

教学内容:经典人文名篇《蒹葭》《钗头凤》《春江花月夜》等。思政教学要点:通过欣赏优秀的传统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真爱的力量,体会自觉追求美好精神世界的价值,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实施手段(“三寓三式”):运用“专题嵌入”教学方式,将《蒹葭》中可望不可即的“伊人”,理解为青年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陆游、唐婉《钗头凤》,真情流露,自然天成,表现了对爱情的坚贞。《春江花月夜》把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汇成一个流光溢彩、浑然忘我的奇幻境界。通过教学,让学生从经典名篇中感受到精神世界的美好。

3.3 价值引领单元三:奋斗精神

教学内容:“贝克莱悖论”、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等数学知识。思政教学要点:让学生认识到危机与机遇并存,只要坚持科学理念和正确方法,不断探求,就能不断突破自我。实施手段(“三寓三式”):运用“专题嵌入”“元素化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受数学公式的同时,运用数学家们的小故事,让同学们兴趣盎然,以此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磨砺其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

3.4 价值引领单元四:时代精神

教学内容:流经岁月的歌曲创作、丰富多彩的器乐艺术、戏曲、曲艺、歌剧、舞剧与音乐剧的发展。思政教学要点:当代中国音乐热情赞颂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祖国,通过绚丽多姿的当代中国音乐激励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動力,树立高尚而有价值的职业理想。实施手段(“三寓三式”):运用“画龙点睛”“元素化合”的教学方式,选择具有正确人生导向的中国音乐,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有价值的职业理想。通过“元素化合”教学方式,将时代精神、音乐知识和旋律特点等不同的元素进行化合,从而产生合而为一的效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的同步提升。

4  文化素养课程“三寓三式”育人的途径

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要切实有效地推进文化素养课程“三寓三式”育人,提高文化素养课程育人成效,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理念先进、素质过硬、专业扎实的“又红又专”高素质教师队伍。将“课程思政”改革理念融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原先教学目标只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每次课程的思政目标。非思政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目的在于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学团队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2 深入挖掘人文素养类课程思政教学要点

充分挖掘思政素材,将思政育人观念贯穿教材编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分析人文素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要点,把隐性的思政教育资源显性化。例如:大学语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人才培养现状、定位,多方调研论证,将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凝练提出“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敬畏生命”“工匠精神”“高尚情谊”“亲和自然”“实践创新”等课程思政教学要点,在教学内容上“一科多教”,在教学实践上紧扣第一、第二“两个课堂”,全面提升教学实效,全面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精神成人[4]。

4.3 开展“三寓三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根据人文素养课程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内容凝练融入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融入“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等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素养课程的育人功效。例如:数学教学中立足“硬”知识,引用数学史、趣味典故、数学家的故事等,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心灵得到升华。比如:在讲“微分”的应用时,以热门电影《流浪地球》切入,请同学们来计算太阳的膨胀速度,精确而令人震撼的计算结果能够使其切身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比赛中培养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精神,在对外“学院在心中”活动中展现学院风采等德育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5]。

4.4 灵活选用“三寓三式”教学手段,实现师生线上线下有效互动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离不开手机与互联网。在文化素养课程进行育人时,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比如微课、影视、公众号、贴吧、微博、APP 等各类信息化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师生线上线下全面有效互动。人文素养课实施“三寓三式”育人,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手段,还要通过实践的教学方式强化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做到有的放矢[6]。

参考文献

[1] 滕跃民,张玉华,肖纲领.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8(8):

53-55,61.

[2] 马东景.高校思政课综合实践课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理论基础[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6):18-22.

[3] 陈艳.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110-112.

[4] 焦连志,黄一玲.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1-6.

[5]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31-34.

[6] 成涛.“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74):259-260,26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7823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