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资讯

基于ISM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改进研究

基于ISM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改进研究

彭蛟 臧真博

摘  要:通过梳理国内学者文献与开展问卷调查,并咨询教育专家确定出影响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主要因素,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观动因、专业认知与学习氛围为影响课堂参与度的直接影响因素,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师魅力等为间接影响因素,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办学理念为基础层因素,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人机料法环”因素法提出相关对策,力求为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课堂参与度  ISM解释结构模型  全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b)-0127-04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ISM Model

PENG Jiao  ZANG zhenbo

(Chongqing Metropolit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2167 China)

Abstract: 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of domestic scholars and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nsulting education expert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m by using ISM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bjective motivation,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learning atmosphere are the direc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ers' charm are the indirect influencing factors;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chool running concept are the basic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 "man-machine material method" factor metho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triv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ISM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課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而学生课堂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应用型高校学生和普通高校相比,有着独特的属性,如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偏科现象较严重、学习的自觉性低等,如何提升应用型高校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综合素质,在现实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课题将ISM模型运用于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领域,在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课堂参与度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创造性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人机料法环”因素法,提出改进方法与提升路径,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解释结构模型的应用

1.1 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通过归纳梳理国内学者关于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文献,并进行问卷调查与咨询教育专家最后确定出影响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的11个因素,具体如下:S1办学理念:高校运行的理性认知与价值取向;S2教学管理: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开展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S3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开设顺序,并影响着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S4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S5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S6教师魅力:包括风趣幽默、富有激情的教学特点等形成的教师个人特征;S7主观动因: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动机、兴趣等;S8专业认知:对专业认识的程度,包括专业课程与专业就业的认知;S9学习氛围:学校、专业与班级推崇的学习风尚;S10社会风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思想;S1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子女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影响。通过ISM小组讨论与教育专家校正,确定出各因素间的关系,制定出因素关系表。

1.2 建立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1.2.1 建立邻接矩阵

根据因素关系表,建立邻接矩阵A(如图1所示),主要用于表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布尔代数规则(即0+0=0,0+1=1,1+0=1,1+1=1,0*0=0,0*1=0,1*0=0,1*1=1),当Sij=1时,表明Si对Sj有直接影响;当Sij=0时,表明Si对Sj无直接影响。

1.2.2 建立可达矩阵R

根据图1建立的邻接矩阵A,加上一个单位矩阵 I,可构建一个新矩阵。利用布尔代数法进行矩阵幂运算,直到(A+I)r=(A+I)r+1,则有(A+I)r=R,这就是可达矩阵R(如图2所示)。

1.2.3 缩减矩阵并层级划分

根据以上定义和结构解释模型的建立步骤,先对可达矩阵R进行区域划分。可知,该连通域中最高集要素L1={7,8,9}。在可达矩阵中划去S7、S8和S9后,进行第二级划分,即L2={4,5,6,10,11},同理进行第三、四、五级划分,得出L3={3},L4={2},L5={1}。

1.2.4 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按照上述层级划分,逐级排列出层级各要素,并用有向弧连接,绘制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图,具体见图3。

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是一个涵盖11个影响因素的五级有向结构模型。影响因素所处层级越高,表示影响因素越稳定,范围越广;影响因素所处层级越低,表示影响因素越具体,稳定性也稍差。第一层因素:主观动因、专业认知与学习氛围是影响课堂参与度的直接因素,意味着改善这一层级的因素能够迅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二层因素:社会风气、家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教师魅力属于第二层因素,这一层级因素不能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但可以通过第一层级因素影响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第三层至第五层因素: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办学理念属于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并能通过影响教师相关因素来间接影响学生因素,从而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改进策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系统化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质量管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研究隶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范畴,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机料法环”因素法,提出高校学习课堂参与度改进策略。

2.1 人:塑造管理格局意识,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管理者应践行人本管理理念,强化教师组织承诺。应用型高校应秉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本”管理理念,权衡效益与教学育人的最优点。树立格局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系统,使教师从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校正教师角色偏差,帮助教师“减负”。真正让教师回归初心,回归本位,回归教书育人,增强教师的忠诚度与敬业精神,增加教师对应用型高校的组织承诺与情感归属。

2.2 机:学习先进教学技术,助力构建魅力课堂

首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技术能够能够呈现色彩丰富、情景交汇、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丰富学生的感知,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从而刺激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容量。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嵌入生活素材,提升课堂容量,引导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凸显知识价值,增添课堂生气。最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构建多元化素材的问题情境,促使主体激活具有积极、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并能调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去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3 料:甄选优质教学素材,推崇积极教育方式

一方面,教师应心怀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现实生活,选取贴近“地气”、符合“学情”的素材,增加素材与学生认知间的熟悉度,寓“材”于教,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释放个体思考天性,提升学生思维境界。另一方面,基于学生个性异质性特征,实施差异化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正面引导,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信任学生,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可,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以此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效能。

2.4 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执行力度

第一,明确课堂纪律,让学生“懂规矩”。严明的课堂纪律,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适,但从长远来考虑,能保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第二,增加学业难度,保证良好就业。适当增强课堂内容挑战难度、考试难度、毕业难度,使其摒弃“混大学、混毕业”思想,鞭策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杜绝“被迫就业”,促成高效就业。

2.5 环:促成好学乐学风尚,抵制消极负面风气

一方面,帮助学生制订良好的职业规划。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帮助学生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并实现持续增值,帮助其正确树立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使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能聚焦、更有导向,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意识,发挥自我效能。另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班级学习氛围。班级是学习的单位阵营,也是营造乐学风尚的关键阵地,充分发挥辅导员舵手作用,落实明目标、树榜样、抓纪律工作,促成好学、勤学、乐学的积极学习氛围。

3  结语

研究初次将系统工程学中ISM模型应用于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打破了常规的定性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各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探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充实了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视角,也进一步拓宽了ISM模型的应用领域。该研究其管理启示在于,通过对应用型高校学生课堂参与度影响因素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提示教育教学主体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过程中需建立系统意识与整体认知,应站在系统全局的高度认知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需对不同层级的因素采取不同程度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 郝琦蕾,常梦.学校特色发展:问题、原因及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20(3):54-59.

[2] 刘泽华,王莉芬,刘升学.地方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特色发展路径探索——以南华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2-24.

[3] 林健,王煦樟.特色办学成就一流大学——以滑铁卢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8(4):22-28.

[4] 杨晔.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5):94-96.

[5] 姚佳佳,李艳,金松涛,等.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教师教学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3):37-47.

[6] 吴晓如,刘邦奇,袁婷婷.新一代智慧课堂:概念、平台及体系架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1-88.

[7] 郁晓华,黄沁.学习分析视角下的数字化课堂互动优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2):12-20.

[8] 李小蕊,韓晓磊,周超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5):103-105.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7833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