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勇
摘 要:“童谣”是儿歌的一种,也是民族历史中最基层的劳动人民或儿童创编出来的一种歌谣体,它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贵州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编并流传下来大量的童谣作品,不仅题材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尤其是在反映民间农耕生产、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本土文化方面更为突出。
关键词:童谣 本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c)-0251-02
贵州少数民族童谣题材众多,内容丰富,它是贵州境内各少数民族世代于生产、生活过程中创编,在孩童口中广为吟唱并世代相传的一种“歌谣”。其内容往往反映着当地人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以及物质和精神追求。如黔东南侗族的催眠童谣《哄儿歌》,反映生产劳动的童谣《手拉手》等,其中“围山狩猎,围渊驱鱼”的内容[1]。反映的就是古代侗家人开荒狩猎的生活方式。因此,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童谣及其现状,对深入了解该地域内的民族本土文化有着特别重要意义。
1 贵州少数民族童谣与本土文化内含
(1)农耕生产。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多平地少,居住在贵州的各少数民族充分发挥智慧,因地制宜创造农耕技能,形成了其独有的农耕文化,如侗族童谣《筑塘歌》词中所言:
加该加/小孩筑塘堵水一天3次垮/大人砌埂造田功夫大/加该加/水坝架过大田坝/竹竿跨河把水拉。
为了引水灌溉,筑水坝、架水车,是贵州苗族、侗族地区极为常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如土家族童谣《铲田坎》:
一对老伴/睡到早饭/起来才去铲田坎/铲了一个圈圈
转[2]。
“铲田坎”实为贵州山区耕田的一道工序之一,贵州的很多的梯田层层叠叠分布在半山腰,为了防御干旱,农民犁田蓄水时,会把田坎用锄头铲平再用稀泥填敷,一是可以及时发现蛇、鼠洞及时填补;二是可以起到加固防漏的作用。
提到贵州山区的农耕文化,不得不讲到当地农民的亲密伙伴——牛。黔东南苗族有一首童谣《斗牛歌》这样写道:
你用锥/我用钳/眼睛鼓得斗大圆/前面追/后面跑/壮牛耕田收成好。
这首童谣形象描写了苗族“斗牛”的场景(“锥”和“钳”比喻的是牛角)。相传很久以前,两头壮牛为争抢戏水纳凉之地而毁坏了一块插满秧苗的水田,主人只好捡来别人田边遗弃多余的秧苗进行移栽,哪知道当年这块田格外丰收,从此苗族懂得并掌握了水稻移栽技术。为纪念牛的功劳,苗族人养成了“斗牛”习俗并延续至今。
(2)饮食文化。例如苗族喜食酸汤,土家人爱喝油茶等饮食习惯,就有这样的童谣写道:
一天不吃酸/呵欠连连叹/两天不吃酸/饭菜不想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一天一碗酸/体壮爬高山。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苗族寨老(首领)的儿媳煮米饭时,偶然间将多余的米汤舀出来盛于缸中闲置,过几日发现米汤因发酵变得清澈,闻味微酸,不禁食欲大开,用来煮鱼,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如法炮制食用多日,年迈的寨老更觉身轻体健,精气更甚。从此苗族酸汤成了苗家人世代相传的主要饮食习惯,酸汤鱼更是成为苗族人的招牌菜。
又如土家族童谣《推磨押磨》:
推磨押磨/推粑粑下油茶。
黔北一带的百姓,逢年过节喜欢将大米饱水后用石磨磨成浆,置于木桶中发酵后大火蒸熟,做成糕点,当地人俗称“粑粑”。此外,早年间在当地時兴喝油茶。用猪油化开后将茶叶、花生煎炒焦黄加水煮烂,再用木瓢将其捣成浆糊状,加水放盐、花椒粉、芝麻。煮开即可使用。
(3)语言文化。贵州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民族的语言,而民族民间童谣几乎都是用本民族语言来吟唱的,所以他们的趣味性、知识性以及信息传达的准确性都是建立在本土语言之上的。即便很多同样使用西南官话的不同民族,其语言习惯里面也有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从他们的一些童谣作品里面也可以略见一斑,如土家族童谣《雀啊雀》:
雀啊雀/飞过河/飞过河去找嘎婆/嘎婆不炒油炒饭/对门姑娘会煮蛋/放在锅里团团转[4]。
这首童谣主要戏谑一只阳雀鸟在外婆家馋嘴的场景。土家人口中的“嘎(ga念阴平声调)婆”一词实为汉语中的“外婆”,“嘎公、嘎婆”即为汉语中的“外公、外婆”。在黔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称“奶奶”为“泰”。思南、印江、沿河一代还称“奶奶”为“把”,如土家族童谣《炒朒朒》:
老把把/炒朒朒/炒不趴/向盐巴/盐巴向得咸/老把把乱扯谈。
词中的“朒朒”实为标准汉语中的“肉”,而“趴”实为“熟”的意思,“向盐巴”意为“放盐”。此外,黔南州布依族在汉语中也有将“听见”说成“ding见”,将“看见”说成“gan见”的习惯,贵州铜仁一带的土家族、仡佬族汉语习惯中也将韵母“an与in、ing”相互颠倒。
2 贵州少数民族童谣与现状
(1)相互融合。由于各民族在贵州境内生活历史久远,相互之间往来频繁,这种往来不仅在物质流通方面,在民族文化方面也有存在,童谣也不例外。研究发现,土家族童谣《打破砂锅问到底》与黔东南苗族童谣《我问你》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其内容如下。
《打破砂锅问到底》:妹妹到哪里去了来/嘎婆家去了来/吃的哪样饭/豆豆饭/哪样豆/关麻豆/哪样关/啄木官/哪样啄/线啄/哪样线/红线/那样红……[2]
《我问你》:你从那个村头来/田头清泉水/松枝生苔藓/你从哪里来/我从田角来……
两者无论从体裁形式还是内容意思,都非常相似。又如侗族童谣《家禽》与汉族童谣《小蚂蚱》还有清代郑旭旦所著《天籁集》中的童谣《墙上一株草》,三者产生地域不同,但无论从构思上,题材上,甚至语言结构上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2]。
(2)流传变异。由于童谣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随着流传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同的生活习俗、语言习惯等差异,导致很多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变异。例如黔北土家族童谣《劳动歌》就有这样不同的版本:
①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打鞋底/妹妹起来舂糯米/舂一舂簸一簸/团转鸡娃几颗颗/猫煮饭狗传火/猴子上坡搬干柴/半边屁股落下来/哦呵呵。
②买米谷/驼窝驼窝背进屋/鸡公舂鸡母簸/鸡娃团转拣米颗/猫煮饭狗烧火/猴子上坡搬干柴/半边屁股落下/哦呵呵[2]!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两者是同一个作品,但其间的个别差异很明显就是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现象所导致的。
(3)面临失传。由于现代新媒体新媒体工具和娱乐资讯的强势影响,这种靠民间口口相传的文化正在逐渐淡出儿童们的生活。该文列举的大部分素材主要来自文献记载,或年长的老人。同时,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生态极其脆弱,呈现出两种弱化生存状态:一是逐渐消失,二是外部植入广泛[3]。这使得一些靠少数民族语言流传的童谣正在或即将失去语言基础。
3 结语
每个时期的文艺作品总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当地的人文历史。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童谣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被本民族认同能够引起共鸣的经典之作,不管期间发生多少或多大程度上的变异,其依然承载着该民族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通过研究童谣,可以从与以往不同的层面去进一步挖掘、发现和了解它们。不管从文化发现还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文化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筑生.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J].贵州文史丛刊,2016(3):65-73.
[2] 安元奎.贵州土家儿歌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 文静.再论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保护和发展 [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