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薇
摘 要: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多以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随着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的进步和创新,传统的体育公选课课堂兀显出了几大突出问题:一是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度不够;二是重“技术”轻“理论”,很难在体育实践课堂中让学生系统掌握运动理论知识;三是无法得到即时的教学反馈,学生存在除了体育课以外,平时完全不锻炼的现象。基于清华大学研发的雨课堂工具,其简易、便捷的操作性,教学数据的自动化统计,通过在教学设计上灵活地运用雨课堂,可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发挥优势、融合互补,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雨课堂 高校体育公选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c)-0095-02
高校体育公选课多存在于非体育类院校的其他高等院校当中,多以学生主观兴趣为主、教务处排课系统加以引导辅助,帮助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以达到培养兴趣、增强体质、培养运动习惯的教学目标。虽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应运而生,然而基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互动性与教学的效果保障,目前高校的体育公选课课堂还是以体育教师传授运动技能的传统性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學的工具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的蔓延,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进一步助推了教师对线上教学工具的了解和使用,思考其对于现有课堂教学的正向辅助作用。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款提升教学体验、加强师生互动的混合式教学工具。雨课堂融入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缺陷,提升教学品质,更好地保障教学工作。
1 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困境
1.1 体育教学内容方面
教师在体育教学公选课的内容设置方面,面临理论与技能教学脱节的问题。一是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技术技能,对于理论知识没有系统且全面地进行深入了解。二是教师结合技术动作对于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效果普遍较差。三是基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多在体育场馆、田径场、舞蹈教室等进行,不具备理论教学的条件,而在教室学完理论知识再去场馆进行技能教学,会在转换场馆的过程中侵占一定的有效教学时间。四是在体育公选课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方面,理论知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该技能的体育欣赏水平,对于运动项目的纵横深入了解也会有一定的缺失,无法更好地树立学生的三维体育观。五是在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设置。对于国家体育政策、战略的介绍或者一些重要体育新闻等仅在课前进行口头的介绍和技能教学中穿插渗透,效果还是较薄弱。
1.2 体育教学主体对象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处于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对于知识量的需求出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数量的趋势。学生本身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非常多元,从学生的需求来看,实则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扮演一个“技术技能的搬运工”,而要主动思考如何通过高效的教学设计运用教学工具制定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此外,体育教学对象的水平参差不齐、高低不一,而在有限的课堂课时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对于每个学生进行精准的有效指导,导致教学对象的个体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在教学主体的兴趣激发方面,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达到刺激学生兴趣阈值的基准,而兴趣不足则是厌学和惰学的最大诱因。“以赛促练”是一个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良方,而针对学生运动基础薄弱,水平不一的情况,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对抗类运动比赛的过程中暂停进行规则和技术动作的讲解和指导,对比赛的连贯性和趣味性都会有影响,学生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巩固与练习。
1.3 教学反馈方面
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下,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课堂内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环节来实现,而一周一次的体育公选课程实难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也很难将学生打造成体育人口,切实提高其身体素质,而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运动任务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进行反馈。长此以往,教师对于学生的身体情况很难有精确的了解掌握,学生的自律性普遍较差,他们也会因为没有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而惰于锻炼,造成恶性循环。
2 雨课堂对于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教学的完善
一场疫情见证和创造着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也在推动一场不改变课堂教学的“教育革命”。雨课堂作为一个智慧化的教学工具,在疫情期间迅速地加大了其普及度。雨课堂秉承清华大学在教学中“春风化雨”的教育理念,以其便捷简单的操作迅速进入高校课堂。雨课堂以PPT插件的形式存在,可通过手机微信、电脑PPT、网页端进行编辑操作,对于教师和学生皆大有裨益。雨课堂的高效师生互动以及其强大的教学数据反馈,非常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雨课堂能够使用于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教学,并帮助其不断完善。
2.1 教授方法,培养习惯
作为体育教师,一般较少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雨课堂以其简洁明了的界面,利于教师根据自己所授课程进行班级建立及管理,更为教师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满堂灌”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在技术方向上的指导外,教师可通过发布公告、文件、视频、图片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培养学生体育习惯,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
2.2 课前辅助理论教学
雨课堂可通过教师课前发布课程预习指令,将课程思政、体育新闻、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技术动作的多维度图片或视频展示作为预习课件以微信形式发布至学生手机端,学生在收到教师的预习任务之后可及时查看,对即将学习的课程有理论方面的了解。教师可通过雨课堂的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可针对预习情况进行课堂提问,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督导。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
2.3 课中进行频度监测
一是可利用雨课堂优质的教学数据统计功能在体育课程当中将雨课堂内嵌入计时器、计数器的方式,对于学生的课堂运动频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计数,以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掌控。二是在课中教师不能独自完成且学生无法配合完成的动作示范,可通过与课堂中的慕课资源导入及视频、图片形式给学生更直观、更具体的印象。
2.4 课后进行及时反馈
一是教师可在完成体育公选课的课堂教学后,根据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情况,在雨课堂上发布作业,限定作业量、作业提交形式以及提交的时间限定。学生可上传文档写出对课程的意见建议感谢,或者上传按教师要求进行的运动照片。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提交情况进行评比从而形成正向激励作业。目前雨课堂支持文档及照片的形式上传作业,暂不支持学生以视频的形式提交作业。教师则可根据课堂内容及教学目标对教学对象进行作业要求及习惯养成计划,切实让学生学深悟透,在扎实掌握技能的同时增强体质。二是教师可通过雨课堂的投稿功能,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下一节课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讲解,从而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与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受益者也是监督者,因为学生也与教师有了沟通的平台,可及时将个人对教学的困惑点、感想等告知教师,帮助教师教学进步。
2.5 提供线上交流平台
体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运动,还在于对运动的欣赏、对运动精神的理解。雨课堂可在体育教学的必要环节出现,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运动员的比赛及技术动作展示,学生可通过弹幕发表自己观看的感受及想法,增加课堂互动的同时更加深了学生对于运动精神的理解,让体育课程也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小小的手机屏通过雨课堂的魔法,在体育课堂上变成了PPT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教师还可通过录制学生的动作视频、比赛视频在课中进行播放讲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学习兴趣。
3 雨课堂融入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雨课堂在教学过程当中,网络的稳定性问题。因为课堂时间非常宝贵,疫情期间出现多地区多校多人使用雨课堂时卡顿的现象,虽然疫情结束之后会有所缓解,但为了保障教学,教师应尽量选取网络信源好的地方,或要求学生统一使用校园网络。
二是因雨课堂通过手机微信实现教学工作,那么教师很难保证学生在使用雨课堂的时候是否会兼开其他软件从而转移注意力。虽然其保证了理论教学的效果,丰富了方式,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外力或者其他的软件来辅助,让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不被手机上的其他软件所吸引。
4 结语
高校体育公选课课堂教学针对技术实践类课程的教授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利于示范、利于讲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但是其缺点也很突出,比如理论教学不系统、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缺少反馈机制等。雨课堂作为新兴的、集优质课程资源为一身的、简单便捷的教学工具,优点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中监测、课后反馈、线上交流、资源共享。它的优势尤其体现在能够系统化地让学生掌握技能的理论知识、激发兴趣、督学反馈,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它的缺点体现在无法从头至尾贯穿于实践课的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自控力要求较高。
总之,“雨课堂+体育公选课模式”非常适合于高校体育公选课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理念,在教学设计中,他们相辅相成,互补与融合,这种模式既能满足于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其运动习惯,也能满足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談梦婷.基于Mini-MOOC的自主——合作教学法在体育院系体育舞蹈选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2] 刘占鲁.慕课融入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4):110-112.
[3] 黄丽莲.基于“雨课堂”的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2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