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峰 王雪
【摘 要】通过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结构施工》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课程目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为类似课程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砌体结构;课程改革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concrete and masonry structur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s a national professional backbone constructed in Shaanxi railway institute, the course goals, main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modes were explored and practiced.
【Key words】Concrete;Masonry structure;Curriculum revolution
0 引言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居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复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对施工员提出更高学习标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 作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目前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应对其进行改革,以发挥考核的反馈与激励的导向作用,使考核真正成为测量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科学工具,从而推动教学方式改革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今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以打造陕西省应用技术型大学生为契机,结合学校招生改革、基础课平台课程建设,对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针对“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施工”课程在近几年中进行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作一简单介绍。
1 当前《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宽泛,目标定位不明确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预应力工程、脚手架工程和砌筑工程。教学过程中因课程内容广泛、 庞杂、 知识点及规范内容多等因素使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利用学生课堂学习和自我主动学习,最终必然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1]。
1.2 缺乏教学案例
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并没有完全走出本科模式纯理论教学模式的套路并且内容滞后[2-3]和缺乏实践操作性。目前《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材在工程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方面的结合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课本更多是对建筑施工理论和规范的介绍,缺乏适合学生的教学案例。由于学生文化课基础差,计算能力差和缺乏自我学习能力而不能有效掌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预期的标准。
1.3 教学方法单一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采取“填鸭式”教学[4-5],没有采取工作任务导向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感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工程素養和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建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学要求
2.1 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掌握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脚手架和砌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验收注意要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1.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
(1)了解熟悉模板的种类、构造及要求;掌握模板的安装步骤、支设和拆除方法;
(2)了解钢筋的种类、性能、验收及存放保管方法;熟悉钢筋的加工工艺过程及加工制作方法;掌握钢筋的绑扎及安装方法;掌握钢筋下料计算原理、公式及方法;熟悉钢筋代换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3)熟悉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及振捣施工机械;掌握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施工工艺方法;掌握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及要求;了解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及施工方法。
(4)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了解熟悉预应力钢筋的种类、性能、特点及检验、验收方法;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设备、夹具、锚具及张拉机具;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及方法;
(5)熟悉砌体材料及其施工机具;掌握砌体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2.1.2 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信息收集及运用的能力,能快速的获取和接受所需知识,利用工具书获取帮助信息;
(2)具有制定相关计划的能力,能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能编制施工方案;
(3)具有方案优化选择的能力;
(4)具有依据方案实施的能力,能发现钢筋施工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5)具有评价与修订方案的能力;
(6)具有总结、归纳的能力
2.1.3 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所需的团队协作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分工,互相帮助、
协作完成任务;
(2)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所需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endprint
(3)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所需的沟通、协调能力;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学习态度;
(4)具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执行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安全劳动保护。
2.2 教材建设
依据国家最新规范、规程和相关标准自编《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材讲义,着重介绍基础工程的模版选择,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和加工和竣工验收注意要点;混凝土工程的配合比计算、制备、振捣和养护;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先张法施工和后张法施工;脚手架工程和砌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制作。
2.3 教学内容、方法和课时分配
2.3.1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本课程依据结构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标准,按照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不同分项工程设计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教学项目的组织与划分同工作任务一致,根据教学项目组织课程教学。教学项目内容组织和课时需要如表1
2.3.2 教学方法
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框架结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合作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向学生讲解不同构件相关知识、构造和施工规范要求。第二步,示范。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贯穿项目向学生示范施工。第三步,训练。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制定工作计划,动手完成任务。第四步,点评。教师对整体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强调。
3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考核改革
由于《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传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3:7)不能展现学生平时实操练习水平,对学生的成绩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次课改对课程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开发新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考核采用新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 : 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 =2:5:3。平时成绩依据学生的上课、作业和回答问题给定;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PPT 汇报、 阶段测验、实务操作、 施工方案制定四部分内容。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4 结论
总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依据单考单招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明确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运用和考核方式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参加国家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大赛和考试改革等新思路,加强学生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施工专业核心专业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讲话,2013-12-21.
[2]苗彩霞.基于岗位导向细化职业行动能力及其培养对策[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30-33.
[3]蒋业浩,等.强化识读“平法”图纸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225-226.
[4]冷雪锋,任爱珍,蒋正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5]王慧晶.《〈铁路客運组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