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视界

论新媒体对思政课施教方式的影响

论新媒体对思政课施教方式的影响

樊蕊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思想课单向理论灌输的施教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思政课教育者不得不认真思索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考虑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例如加大榜样宣传力度、开展咨询辅导服务和强化自身知识结构等。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式

网络技术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行为能力,也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以手机、电脑等数字终端为介质的新式的媒体形态,即新媒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方式主要是靠单向的理论灌输,受教育者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然而,新媒体的介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冲击。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式的革新问题。

1 传统思政课的施教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因素施加影响,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当中,教育者主要采取单向理论灌输的施教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灌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诚然,这种理论灌输并不是一种强制的、强行的让受教育者接受理论,而是要求教育者寻找、运用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理论传播。

在单向理论灌输的同时,教育者不仅要对重要理论进行日常化阐释,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意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要联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注意有的放矢,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2]。就是说,除了课堂讲授外,还要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针对时事分组讨论,下次课汇报讨论结果,教育者总结并引导讨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传统思政课的施教方式主要是单向的理论灌输并且配合相应的实践活动,这样能够增强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2 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的施教方式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政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信息海量性、共享性、开放性、个性化等等的特征,这些特征对思政课来讲,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就是说,思政课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改变以往呆板授课的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与受教育者建立起随时随地可以相互沟通的机制,这会增强思政課的授课效果。同时,新媒体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学习、理解相关理论,也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政课遇到了重大挑战。尽管新媒体给思政课的施教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这些机遇也使得思政课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出现,思政课的单向理论灌输逐渐转变为双向互动,这就给思政课的施教方式带来了挑战,也让教育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能够与时俱进甚至走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前头,如何引导受教育者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等问题。另外,由于新媒体上的信息颇为庞杂,并且管理上还存在很大难度,这让有不良企图的人有机可乘,散布一些错误言论,例如诋毁英雄先烈的言行,“混淆了学生们的思想认识,严重抵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3]。

总之,我们要把握好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来补充思政课的教学活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新媒体带来的各种问题,积极地去应对这些挑战。

3 思政课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的几点建议

第一,利用新媒体加大榜样宣传力度。思政课主要是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榜样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当然这里的榜样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新媒体的宣传范围广,还具有跨地域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榜样宣传,让榜样的力量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

第二,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咨询辅导服务。由于新媒体具有匿名的特点,所以在新媒体上开辟一个咨询辅导平台,有利于受教育者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困惑、苦闷等问题,由此可以使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等方面的疏导,进而作出正确的抉择,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第三,思政课教育者应不断更新强化自身知识结构。“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通过新媒体,大学生能够更加便利地接触到多样的文化,而多媒体平台更是提供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的审视视角”[4]。所以,思政课教育者要积极地去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新变化,能够巧妙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课,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思政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样、生动,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教育者而言,应牢牢把握新媒体这一信息传播的网络阵地,积极应对新媒体给思政课教学效果带来的冲击,使得思政课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3.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3.

[3]龙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有效传播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5(17).

[4]宋娅文.新媒体视野下打造高校思政工作“微”路径[J].视听,2015(1).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8359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