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婕
【摘 要】当前各种学科竞赛层出不穷,各大高校对于学科竞赛也日益重视。本文以我院管理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关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认知与参与情况的研究,以期了解现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进一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科竞赛;认知与参与情况;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0 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颁布实施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规划》、《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文件中明确指出“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肯定了学科竞赛在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很多学生对学科竞赛的认知不足,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缺乏参赛需具备的能力等等,这一现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以我院管理类专业为例,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我院管理类专业学科竞赛的发展,为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管理类专业学生对学科竞赛的认知与参与情况现状
自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我们共历时三个月对金城学院管理类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总共成功收回41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问卷率93.54%。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总结出目前我院管理类专业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认知与参与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并不清楚或者并不了解,对于学科竞赛的普及教育还有待加强,对于相关学科竞赛的宣传工作有待改进;(2)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参加学科竞赛的意义是持肯定态度的,知道参加学科竞赛对于提升自身能力等很有帮助;(3)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仍旧少数,近乎一半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竞赛;(4)绝大多数学生从主观态度上是乐意参加学科竞赛的,绝大多数的学生主要出于提升自身能力和个人兴趣爱好两方面参加学科竞赛;(5)专业知识储备、学校宣传以及老师的指导与引导是影响学生是否参与学科竞赛的重要因素;(6)老师或辅导员的通知以及学生与周边的朋友或同学交流得知是学生获知学科竞赛的信息的主要途径;(7)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绝大多数以院校级比赛为主,高规格的学科竞赛参与较少,学科竞赛水平亟待提高;(8)绝大多数的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是在参赛时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其次是缺乏指导老师的指导,在今后的备赛过程中应重点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9)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比赛中指导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持肯定态度;(10)参赛并获奖的学生比例较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参赛过但从未获奖;(1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创造能力是决定参赛是否能够获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尤為重要。(12)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诸多能力方面均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2 建议
(1)加强学科竞赛相关宣传工作,通过充分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科竞赛,只有学生参与人数多、参赛积极性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赛率与获奖率。通过加强宣传工作,一方面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学生知道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用途、实际意义,进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优化教学计划,在培养方案上,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为重点,在课程设计上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学分设置上适当弹性化,比如设立素质拓展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依据获得的名次可相应获取学分等等,以提高学生参赛备赛的积极性。
(3)完善激励制度。在对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不清楚我院以及系部对于学科竞赛方面的奖励制度。参与学科竞赛,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必须重视激励机制的建设,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并加大激励制度的宣传,比如对于指导教师的激励,可将教师指导竞赛的工作量纳入教学工作量的考核,与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挂钩;对于学生的激励方面,针对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除授予荣誉和给予物质奖励以外,可以在获取学分、评优、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去。
(4)完善相应的竞赛保障制度。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学院已经出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学生竞赛工作组织管理暂行办法》(院教字〔2015〕114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学生竞赛获奖奖励办法(试行)》[院教字(2016)83号]等系列文件,开展了南航金城学院大学生竞赛级别认定、大学生竞赛项目参赛计划及经费预算等工作,为学科竞赛的有序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就系部层面来说,应结合本系部专业设置、学生特点制定适用于本系部的关于学科竞赛的管理规定,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是贯穿整个比赛的,从如何吸引学生参赛,在学生参赛过程中如何激励和指导学生,以及赛后的总结和反馈,有效的竞赛管理制度是保障,对竞赛项目进行规范化的过程管理,从制度上保障学科竞赛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徐盛林.独立学院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6):160-162.
[2]李宁.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3]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王刚,张恒庆.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05):172-174.
[4]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02):132-134.
[5]刘广君.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5,(11):1-3.
[6]李建英,李总.基于学科竞赛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08):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