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视界

科技竞赛活动改革研究

科技竞赛活动改革研究

胡守敏

【摘 要】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以《关于组织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与A大学参加“挑战杯”相关调研调数据为基础,首先从学生关注多、教师关注少;校内赛事多、校外赛事少;小型竞赛多、大型竞赛少;临时准备多、持续准备少等四个方面查找了“挑战杯”的现存问题。其次从竞赛之间缺乏对接性,难以形成联动效应;经费投入缺乏针对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教师指导缺乏积极性,难以形成引领效应;作品完善缺乏持续性,难以形成优化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挑战杯”现存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多部门联合发文,认同教师劳动;过程性常态监控,营造创新氛围;项目化运行管理,打造团学品牌;科学化安排赛事,实现载体对接;参与面适度扩大,激发参与热情;叠加式持续支持,提升作品质量等六个方面为“挑战杯”的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改革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意见。虽然“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1]“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整个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2]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高等教育领域谈科技、创新,通常指高校科研工作者群体。深入研究《纲要》,就高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体而言,不仅指高校科研工作者,也指广大学生,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等论述,都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国家战略的至高点。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了系列载体,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最有影响的载体之一。[3]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一载体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但将其置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予以审视,也存在一些亟需改革的问题。本研究报告以代表性的A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挑战杯”现存问题与原因予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

1 “挑战杯”现存问题

1.1 学生关注多、教师关注少

在高校,“挑战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A大学的调研显示,对“你对‘挑战杯了解程度如何”问题,对比学生与教师回答:“非常了解”17.8%与12.4%、 “比较了解”28.5%与13.8%、“了解一些”31.6%与11.9%、“不了解”22.1%与62.2%,说明“挑战杯”学生中具有较高的知晓度,教师对“挑战杯”的了解度不及学生。

1.2 校内赛事多、校外赛事少

经过几十年、十余届的发展,“挑战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范式。校赛是最初级、最基础的赛事,校团委等单位组织选拔。省赛一般在全省(市、区)高校开展作品选拔。国赛是在省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作品开展对决。从A大学团委数据可知,A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校赛作品127件,参与学生743人,到场学生1000余人;省赛作品15件,参与学生117人,到场学生54人;国赛作品2件,参与学生13人,到场学生2人。相关文献显示,第十四屆“挑战杯”国赛入围的作品仅1500件,[4]可推证,学生校内赛事参加多、校外赛事参加少,难以形成科技创新浓郁氛围,没有达到“鼓励人人创新”[5]的目的。

1.3 小型竞赛多、大型竞赛少

各高校为对接“挑战杯”省赛与国赛,会举办相应的科技竞赛。以A大学为例,院系对接“挑战杯”校赛作品选拔的小型科技竞赛活动,活动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等。如在重庆高校中,仅有重庆大学承办过“挑战杯”国赛,在非主城区高校,仅有A大学承办过“挑战杯”省赛。到目前为止,举办过“挑战杯”国赛的高校仅有14所。由于小型竞赛举办多、大型赛事举办少,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极为有限。

1.4 临时准备多、持续准备少

部分高校办学资历浅、科技创新文化缺失,举办“挑战杯”竞赛难形成持续性与承接性,上级文件要求时间紧迫,高校缺乏经验与应对举措,经常造成学生无时间准备、教师无时间指导。A大学的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对“你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准备‘挑战杯作品的”问题,51.3%的回答“从学校下(转)发文件之日开始的”。对“你认为你的‘挑战杯作品是否准备好了”问题,回答“没有”的学生高达69.48%。可见“打无准备之仗”的情况十分突出,导致应付作品多、精心打造作品少,人文社科作品多、理工发明作品少,理论思辨作品多、实验调查作品少,初次参赛作品多、多次参赛作品少的尴尬局面,不利于学生取得好成绩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挑战杯”现存问题原因

2.1 竞赛之间缺乏对接性,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形式、类型、层次多元化,但活动间缺乏对接性。如数学建模与电子设计竞赛9月举行,“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于4月、6月、10月举行,二者没有对接性。时间上,数学建模与电子设计竞赛的优秀作品通过修改与完善可参加跨年度下届“挑战杯”国赛,但时间跨度较长,学生参赛的热情逐步消减,不少优秀作品作者跨年度后就进入大四阶段,无更多精力投入“挑战杯”。因而,造成竞赛的高投入、低产出。A大学的调研数据显示,参加“挑战杯”学生对“你的作品是否参加过两次及其以上的竞赛”问题,74.96%的学生回答“没有”。

2.2 经费投入缺乏针对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高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相对较少,经费投入的方式与去向是效益最大化的关键。A大学,一年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约为30万,最主要的投入为学生科研立项,100项资助经费高达10余万元,然而这项投入基本没有与“挑战杯”形成投入叠加与集聚效应,经费投入效果难以显现。数据显示,学生对“你参加‘挑战杯的项目是否通过学生科研立项转化而来”这一问题,回答“否”的学生为62.89%。endprint

2.3 教师指导缺乏积极性,难以形成引领效应

在高校,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6]学生在参加“挑战杯”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在A大学,自然年度计算,在全校教师中指导过学生科技竞赛的仅占1.79%。数据显示,教师不愿意或不积极参与“挑战杯”指导,原因有:无刚性要求指导(43.8%);付出难得到回报(31.7%);奖励有限(14.3%);缺乏指导经验与能力(10.2%)。参加“挑战杯”的学生表示对指导有较大需求:撰写技巧(89.76%)、选题方向(79.38%)、研究方法(67.84%)、参赛程序(55.97%)。不难推证,学生参加“挑战杯”对教师指导的需求迫切。

2.4 作品完善缺乏持续性,难以形成优化效应

促进参赛者持续改进作品,参加上级赛事、取得更好成绩,是“挑战杯”载体建设与巩固需要解决的问题。A大学调研显示,“挑战杯”参加者对“你的‘挑战杯作品参加过几次竞赛”问题,89.12%回答一次,对“你对自己参加‘挑战杯获奖作品如何处理”问题,11.79%回答将其发表、82.54%不再管它、5.67%将其完善准备参加其他竞赛。继续追问“不再将其作品继续完善准备参加其他竞赛的原因”,学生表示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老师提醒占61.98%、没有经费支持占60.63%、不知道有些什么赛事可以参加占57.32%、作品质量太差占49.87%。由此可见,学生参加完一项科技赛事后,不再做后续完善工作,没有实现以赛促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更没有将其打造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

3 “挑战杯”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3.1 多部门联合发文,认同教师劳动

要通过“挑战杯”在高校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教师的深度参与是其关键要素。200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承认教师在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得到社会认可的其它科技竞赛活动中的工作量。[7]而文件未在高校得到很好的落实。亟需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等关键部门联合下文,对“挑战杯”指导教师付出的劳动予以认同。

一是,文件规定根据“挑战杯”获奖情况可将指导教师付出的劳动折合为课时;二是,文件规定“挑战杯”指导教师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中享有优先权;三是,文件规定根据“挑战杯”获奖情况冲抵指导教师相应级别与层次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3.2 过程性常态监控,营造创新氛围

A大学的调研数据显示,参加“挑战杯”国赛者主要是高校学生中的极少部分优秀者,难以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因此,要通过过程性常态监控,致力办好“挑战杯”另外两级赛事,形成良好创新氛围。

一是,各级团组织可通过网络监控“挑战杯”赛事。增加省赛、校赛作品网上报备制度,动态监控省赛、校赛的组织水平,并将其纳入优秀组织单位申报与评选的刚性指标;二是,“挑战杯”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要有突显地位。将学生参加“挑战杯”作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必修内容,且加大成绩权重,吸引学生深度参与;三是,将“挑战杯”作为“驻校蹲班”的必修课。负责高校共青团的专职干部可选择“挑战杯”校赛举办期间开展“驻校蹲班”,对“挑战杯”校赛进行督导、指导与监控,提升校赛质量与水平。

3.3 项目化运行管理,打造团学品牌

“挑战杯”作为历史最为久远的活动之一,在高校学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由于新媒体、大数据、高校校园亚文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挑战,可采用项目化的运行管理模式开展“挑战杯”活动。

一是,团中央等主办部门要出台“挑战杯”作为项目化运作的标准。团中央等主办部门研制国赛、省赛、校赛三级赛事标准,逐步提升其品牌与质量;二是,建立三级全程监控机制。团中央全程监控国赛、省级团委全程监控省赛、校级团委全程监控校赛,确保“挑战杯”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三是,要开展提升性总结活动。“挑战杯”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展示性、提升性、指导性的总结,为下届活动内涵的提升与品牌的塑造奠定基础。

3.4 科学化安排赛事,实现载体对接

目前,“挑战杯”时间安排经过近30年实践检验证明,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但将“挑战杯”时间安排置于高校总体学生科技赛事予以系统考虑,则可发现其局限性。如“挑战杯”与其他科技赛事未形成有机对接、毕业年级学生参加国赛时组织难度较大、优秀作品完善时间仓促等。因此,可對赛事时间安排作以调整。

一是,校赛可在上一年度10月份左右开展。师生可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作品研制、新生入学期间可观摩校赛、其他类别竞赛等优秀作品可通过完善,参加校赛;二是,省赛可在上一年度12月份左右开展。学校可组织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进行接近一学期的时间完善,有利于作品质量提升;三是,国赛可在下一年度5月份左右开展。作品利用寒假进行完善,确保毕业年级学生参加国赛时为在校生。

3.5 参与面适度扩大,激发参与热情

近三届“挑战杯”国赛各高校上报作品件数基本稳定在1450件左右。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为2595所,平均每所高校可报作品数理论值为0.56件。高校数量与作品上报数量严重不相匹配,获奖作品主要分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属重点高校,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因此,需适度扩大“挑战杯”参与面,激发高校参赛热情。

一是,适度扩大西部高校的参与面。从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通知可知,江苏为118件、西藏为14件,需要对“挑战杯”参赛作品数予以适当性、扶持性、激励性向西部等区域高校倾斜,以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平衡;二是,适度扩大地方高校的参与面。团中央等主办单位可以规定各省级团委报送作品时的学校层级与类别比例,从而适度扩大地方高校的参与面;三是,适度减少发起高校数与发起高校直报作品数。近三届“挑战杯”发起高校数均在80所以上,直报作品数达到250件左右。应逐步减少发起高校数、直报作品数,以促进赛事全程的公平性。endprint

3.6 叠加式持续支持,提升作品质量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促进“挑战杯”等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着力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经费投入是打造团学工作品牌的保障之一。对于经费的投入可做以下改革。

一是,团中央可出台加强“挑战杯”经费投入的“兜底”性文件。通过文件引导高校叠加式持续支持“挑战杯”投入;二是,主办方可尝试将“挑战杯”作品的经费投入纳入评审规则。将“挑战杯”作品投入经费纳入作品评审内容,促进高校对“挑战杯”的投入,提升作品质量,锻炼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本、经济和转化意识;三是,使“挑战杯”成为贯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投入的主线。学校对“挑战杯”优秀作品,可通过“双创”训练计划等与科技相关的活动给予倾向性、专项性投入,使科技创新活动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向“挑战杯”集聚。

【参考文献】

[1]王平.加强高等院校成果转化的探索[J].学习月刊,2014(4):87.

[2]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2):140-14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3978/34585/xgzc34591/document/1478339/1478339.htm.2016-05-20.

[4]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四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中青联发〔2015〕7号)[EB/OL].http://www.tiaozhanbei.net/article/15628/2015-02-0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3978/34585/xgzc34591/document/1478

339/1478339.htm2016-05-20.

[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3978/34585/xgzc34591/document/1478339/1478339.htm2016-05-20.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5號)[EB/OL].http://news.makepolo.com/3737821.html2003-09-26.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8421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