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顾娇
0 前言
校园霸凌现象已成为全世界的现象,频有发生,时有报道,国外对于霸凌于在立法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采取零容忍政策,在国内虽有暴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处于职业学校校园中的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4-16岁,年龄小,心理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还不够稳定,从性别看,女生成为校园霸凌的人数呈现直线增长的态势,学校基于担心校园霸凌对招生形成负面影响及降低学校社会声誉等考虑,同时媒体的猎奇性和“眼球效应”,许多学校对校园霸凌现象暴露与也是遮着,掩着,处理也相对简单粗暴,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校园女生霸凌现象,并从心理成长角度开展成长教育。
1 现象
1.1 定义
校园霸凌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词来源于“bullying”,在美国是指“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气氛以及危害到学校秩序的行为”,在日本主要指“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的欺凌行为,包括学生间、师生间、学生与他人间的暴力行为及学生对学校设备设施的毁损”。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校园攻击、校园欺负是国内学者常用的译词,从词源内涵上考证以上译词有不同,霸强调了行为的在力量上存在的不均衡,凌给出了行为方式和结果的想象空间,因此,校园霸凌被更多的接受与使用。本文把霸凌的对象限制职业学校校园内,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施暴者为女生。
1.2 女生的特点
处于青春期女生的表现有明显的叛逆和自我,自尊心起伏较大,身体内在荷尔蒙分泌,青春懵懂,外在的身体女性生理特征变化与显著,性心理的好奇与觉醒,身高在增加,体重的增长更加迅猛,自我身体意向感强,拥有较为敏感的情绪[1],同伴的支持和反对对其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
2 霸凌行为习得心理视角分类分析
2.1 原生家庭习得
有校园霸凌现象的女生多来自放任型和专制型家庭,家庭中父母间,父母与孩子间缺乏关爱,常常以暴力和攻击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欺负他人身上找到存在感;“棍棒式教育”,殴打、责骂、讥讽子女,[2],耳濡目染,父母或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模式被孩子习得[3],在学校中复制与演绎,就成为校园霸凌者。
2.2 社会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许多行为是在社会中学习和模仿的,从伙伴习得,人作为群居动物,需要伙伴,需要同龄人的交往与接纳,害怕被排挤和拒绝,被冷落和忽视,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处在14岁到18.19岁的年龄,人格还没有完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容易扭曲,还处在变化与塑形阶段。同时,当校园中霸凌如果被放任存在,也会暗示和诱导学生效仿,甚至变本加厉[4]。另外,霸凌也部分可以从教师中习得,老师对成绩差或犯错误的学生体罚甚至殴打,也有榜样和示范作用。
2.3 攻击性获益
在学习方面未能等到很好的认同与承认,在开始可能是偶然,在同伴的冲突中,因攻击性行为而获胜,通过欺凌同学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1],并以此尝到甜头,且在后续行为中反复地得到固化和强化,同时,校园霸凌常以群体存在,群体性获益,个体的责任分散,自我意识下降,去个性化也是重要的心理学因素。
3 校园成长教育
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处理不是简单的开除,退学,这可能让她们失去成长和改变的机会,影响其人生的发展,同时把她们推向社会,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特别是有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人,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甚至走向犯罪;因此,在校园内学习、改变与成长就显得非常重要。
3.1 家庭教育
许多霸凌女生的家庭不同程度存在功能缺失,和家庭内部沟通机制障碍,提高父母的认识常常是与霸凌女生的家庭形成教育与管理联盟的第一步,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孩子形成较好的情感链接,家长密切关注自己孩子的校内校表现,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培养健全的人格。
3.2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专题、有针对性的普及性活动,让学生理解、重视自我心理健康和重要性,掌握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团话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情绪管理,不在情绪上与他人互动,不放纵情绪,而是控制情绪和做有情绪智慧的人。
3.3 心理咨询
霸凌女生和被霸凌学生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如焦虑、抑郁、、自卑、孤独、反社会人格等,加强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问题女生的心理护理,必要时临床心理专家的介入与转介[3],使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解决。
3.4 法律教育
开展全校性针对性法律知识的宣讲与宣传,营造健康的舆情环境和氛围,培育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霸凌女生认识到暴力对他人所產生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心有所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严重霸凌女生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从而起到用法律的威严预防和惩治校园霸凌。
【参考文献】
[1]于佳楠.女性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6,10(中):174-175.
[2]陈贤臣.浅谈教师应对校园霸凌的措施[J].文教,2016-23.
[3]廖雯娟.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校园心理,2017,3(15):202-203.
[4]陈翔.比较视野下青少年间的校园霸凌[J].青年时代,2017,7:235-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