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冲
【摘 要】通过调查,本文分析理出高校校园网普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高校师生信息化素养相对偏低,校园网业务应用系统正加快建设的脚步,核心数据库的安全保障问题,抛砖引玉,以期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业务应用系统;高校;校园网
0 引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教育部发出教技函[2012]4号文件[1],其中部分要求为,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
于是构建数字化校园网和智慧校园网建设的方案纷纷出台,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OA系统、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等很多应用功能成为摆设,没有数据流。
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学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在内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2]。
不可否认数字化校园网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对师生带来的益处良多,发达国家也有先例,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若干问题。
1 应用平台复杂
高校的应用系统众多,有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服务于教务处进行常规教学管理,有科研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科研处进行科研管理,方便科研的教职工进行科研资料的统一管理。有一卡通系统,方便师生刷卡校园生活,如进出图书馆借阅图书、食堂餐厅、宿舍、水电使用、进出校园等等。
在众多的系统中,由于部分是直接采购,部分是定制开发,没有细化统一,造成应用系统功能交叉。对于学校招生就业系统,公寓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工资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科研管理系统使用各自的数据库。账号管理存在一人多个账号情况。
2 师生“被”信息化
教师和学生很少主动去利用校园网的资源来工作学习,都是在工作或学习的任务中去使用,是被绑定填写信息,有关的系统,都要重复性的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所在班级等等。师生都要熟悉这些系统,否则,就会错过“选课”,错过各种通知,甚至要重新修学分等等。
信息化的高校校园网,首先应该是师生具备信息化素养,对于校园新人,自然有入校培训流程,当有关各个系统都要培训一轮,各个系统都要填写若干信息,还要关注这些系统的信息通知,一些新人于是被“累倒”。为什么QQ、微信那么多消息都没有累倒他们!归根结底,需要对师生的信息化素养进行多梯度的培训,切实引導师生主动合理使用校园网共享的数据资源,而不是发一个“通知”要求师生在截止日期前填写好XX系统信息,XX项目信息等等[3]。
3 所谓的“核心”数据库
为业务应用系统支撑和护航的是数据和安全。现在的高校校园网业务应用系统实情是各种中间件存在,以满足数据调用。教育行业等级保护定级认证工作开展多年,云平台在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早已经启用,但是云等保标准规范刚刚出来,核心数据库的安全堪忧,管理工作任务加重[4]。核心数据共享是在中间件的支持下,重新构建的[5]。业务数据流可以满足各种业务之间调用,但还是存在信息孤岛,也存在由于众多的中间件开发问题带来的代码级安全问题。
4 总结
高校的业务应用系统涉及软件硬件和师生用户,多而复杂,核心数据存储使用是关键,需要有安全保障。本文提到的三个主要问题,简单解决就是师生信息化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应用系统定制开发通过校领导研讨决策,核心数据库的保障耗损财力,需要管理制度支持。还有一些问题,篇幅所限没有一一列举,不论数字化校园还是智慧校园,必须建立在校情基础上,开展教育信息化,本文没有提出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在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的前提下,寻求一个相对有实效的解决方式。切合高校实际情况,统一规划,促进校园网的建设发展,切忌“跃进式”、不接地气的发展。更好的让高校校园网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
【参考文献】
[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2/129910.html.
[2]刘伯颖王虹.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14-15.
[3]http://www.doc88.com/p-3993710919768.html.
[4]http://www.djbh.net/webdev/web/AcademicianColumnAction.do?p=getYszl&id=9c9020483629ade3013639333a4f0038.
[5]http://www.computer.org/csdl/mags/co/2013/01/mco2013010077-abs.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