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无轨交通带来的城市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地位日渐重要。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参阅了运营管理方面的相关书籍及论文,以多个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现状为切入点,运用管理学方法对典型、多发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对策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现状
1.1 轨道线路、客流激增,运营管理难度加大
城市軌道交通在给大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日益激增的线路和客流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郑州为例,2017年已经开通的线路就有两条,在城区形成东西南北十字线贯通之势。根据郑州轨道交通官网给出的数据,2017年日均客流量已经达到67万人次。仅上半年,1号线共开行列车达到69270列,运行图兑现率99.99%,运营里程243万列公里;2号线及城郊线开行列车55572列,运行图兑现率99.99%,运营里程159万列公里;线网客运量12121.2万人次,日均客运量673402人次。对比2016年线网累计客运量同期增长162%。4月28日单日客流量再创新高,达96.7万人次。结合郑州市对轨道交通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运营管理的难度会随着线路不断开通逐步增加。
1.2 网络化运营,使管理趋于复杂
很多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早,运营线路已经从单线运营向网络化运营转变,以北京市为例,这几年来相继建成通车轨道交通线路共有15条。这些线路的通车使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从原来的2条增加到17条,2014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27公里。根据北京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4月22日发布的关于《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报告(2007-2016)》,北京市预新增5个建设项目,包括16号线、海淀山后线、8号线三期、燕房线和新机场线,调整后新增线路里程89公里,截至到2016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64公里。城市轨道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联通着城市的各个角落,为旅客的出行换乘提供着便利,但是与此同时造成的现状就是网络化运营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其本身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如果网络运营一个点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对其他各个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3 管理标准多样化,管理制度亟待加强
由于各大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时,投入资金和人力的有所不同,因此就造成其在日后的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个城市间存在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标准多样化等问题,不利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轨道运营公司在面对地铁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应对运营管理制度有所加强,尽量减少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的出现安全隐患。通过专人负责,进一步加强设备设施巡检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事故杜绝在发生之前。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大客流下的客运压力问题
大客流是指车站某一时段集中到达、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备或客运组织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该情况多发在以下几种情形:
(1)早晚高峰,如北京地铁十号线,因途径北京国贸站,早晚上班人员较多,客运压力极大。
(2)国家法定节假日,尤其是每年十一,成为很多大中型城市客流量的高峰期。
(3)大型活动举办日,如上海市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世博专线轨道运送客流量就超过了1000万人次。
(4)恶劣天气,尤其是雨雪天气,路面行驶缓慢困难,出行者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就会大幅增加。
(5)轨道交通系统出现紧急事件,而导致的客流积压。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很容易使车站站台人数在集中的一个时段达到顶峰,出现大量旅客滞留现象,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大客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区分可预见性大客流和不可预见性大客流,缓解在大客流下激增的客运压力。
2.2 国家层面的规章不健全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多数居民日常的出行方式,但其在国家层面的运营管理规章还停留在2005年建设部140号令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国家经济却在迅猛发展,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轨道交通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的运营管理规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轨道运营管理需求。
2.3 客流预估不准确
对客流的预估主要是通过现有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做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客流进行预先估计可以很好的起到合理分配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的作用。但由于数据调查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客流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现有的数据十分有限,不能全面的反应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客流量,常常会造成开行方案不科学,导致资源浪费,或者难以满足客流需求的状况。
3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大客流保障工作
(1)制定专项方案,应对可预测的大客流状况,制作相应的相应限流措施或增加部分备车,以满足市民游客需求,确保客流快速疏散。
(2)完善应急体系。对出现的不可预测大客流状况,应健全城市政府各部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应急救援联动制度,制定快速有效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有效整合资源,建立救援队伍,合作开展演练,加强装备建设,提升一体化应急能力。
3.2 完善国家层面的规章制度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在过去十几年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规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全国性法律文件还停留在2005年建设部140号令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国家层面的规章制度,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凭主观想象,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之一。对全国性的规章进行制定时,应在“长”字上下功夫,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运营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对那些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就长期坚持;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要抓紧修订完善。
3.3 强化运营效率的监督管理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落实运营安全管理人员和经费,量化企业安全考核指标,制定完善的安全评价标准,是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建立常态化安全检查制度和重点设备检查、抽查制度,强化运营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对运营管理中多发的问题进行细化,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使运营管理过程做到有法可依,建立全面的监管模式,增强监管模式,遏制安全隐患的滋生。
【参考文献】
[1]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公司,郑州地铁半年运客12121.2万人次运营里程402万列公里,http://www.zzmetro.com/article/1016,2017-06-30.
[2]李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客流分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3]黄志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