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资讯

基于“电子信息+”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电子信息+”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赵亦悦

摘 要:在我国,目前约有1700多万视力完全丧失或严重受损的视障人士。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身居城市中的视障人士对美好生活和安全便捷出行的向往日趋强烈。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虽然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关注残疾人的交通出行问题,在城市中,也逐步建成了一些无障碍设施,但视障交通系統还不完善,视障人士的交通安全出行问题依然有待解决。本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更多残障人士的交通出行安全提供帮助,推动残疾人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 智慧城市 视障交通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b)-001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视障人群,乃至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都不同程度的遭受着这种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带来的不公平,视障人士的安全出行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在国外已有的智能城市视障交通系统中,加拿大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盲人手持GPS(Trek),台湾大学罗仁权教授研发了名为“Guilin”的“智能型高效能导盲系统”软件。这些国际国内的研究中,对于视障者智能出行的方案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模型,不能系统化地进行推广与应用。

目前,我国约有1700多万视力完全丧失或严重受损的视障人士。为进一步推进视障人士便捷的交通出行做出积极的贡献,笔者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本文“基于‘电子信息+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建立一套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模型,为下一步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图书馆查阅有关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电子信息+交通”的理论知识和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

1.2 调查研究法

到残联实际走访调研,听取视障人士和交通管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请教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总结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教训。

1.3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先从理论上研究,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搭建模拟实例进行实证分析,从中总结出可复制的建设“基于‘电子信息+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的模型和方法。

1.4 分析、归纳法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2 “电子信息+”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集成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主要能实现四项功能:一是利用GPS帮助视障者便捷准确出行;二是帮助视障者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三是与城市交通指挥中心相连,形成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四是与视障者家属形成强相关,家属能够准确定位到视障者的位置。

2.1 系统整体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远端设备组成。前端设备为光电传感器,传输设备则是由前端设备通过智能摄像头传输给手机APP,远端设备主要是视障者专用手机终端,通过手机APP接受信号,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了双电源供电的形式,既可以利用城市已有的路灯电源供电,又可通过搭建太阳能电池板借助太阳能进行供电,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在今后的改进中,还可以通过GPS或逐步完善的北斗导航系统对视障人士所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当其通过红绿灯路口时,光电传感器通过WIFI信号传输给视障人士的手机,使视障者通过接收语音信号而及时止步。同时,交警还可以与城市交通指挥系统相连,通过其特定的手机上的导航系统查看视障人士的准确位置,以便于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帮助视障人士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

2.2 红绿灯路口设计方案

本系统构建模型主要工作原理是设计的一个简易交通红绿灯信号灯,在智能状态下。主要通过时间控制器实现切换红绿灯信号,在需要执勤交警指挥交通时,可通过交警智能手机APP切换红绿灯信号。在人行斑马线两侧安装光电传感器,当视障人士经过斑马线时,若交通信号为红灯状态,光电传感器动作,信号提示音箱工作,借助智能控制单元将声音信号传输至视障者的手机,从而使视障者在红绿灯路口及时止步。当视障者需要帮助时,可通过手机呼叫执勤交警需求帮助,如图2所示。

3 “电子信息+”智慧城市视障交通系统创新与特色

3.1 创新性

本系统利用“电子信息+智能交通”构成了智能城市视障交通系统,借助了电子信息学与人工智能跨界融合的契机;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并结合了GPS等智能终端进行操作,能够帮助盲人更准确地出行;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借助城市电源给传感器供电,还能建设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3.2 特色

本系统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人性化3个特点。可以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可通过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告知交警附近路口是否有视障者需要帮助。此外,交警以及视障者家属能够连接手机智能APP,通过GPS定位到视障者的实时位置,便于做出应对。

笔者相信,本模型系统能够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智能安全的交通出行提供有力的帮助。只有这样平衡、充分地发展,才能为残障人士这样的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待遇,才能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Z].

[2]赵莉.多模式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模的研究现状[J].长春大学学报,2007(2):66-71.

[3]于光华,郭晓霞.城市交通智能红绿灯控制系统[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141-14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9031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