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资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云微 赵亚男

摘 要:程序设计课程群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大型数据库应用三门计算机方向的专业课程所组成。文章从非计算机专业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建设情况,主要研究课程建设的目标和阶段性的培养规划以及将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机会。

关键词:课程群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c)-0203-02

对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程序设计的目的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利用程序设计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程序设计思维的学习能够对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程序设計课程群”是由长春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IT方向三门专业必修课组成,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大型数据库应用》。

1 课程建设情况

1.1 课程体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设在第3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开发方法和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开设在第4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算法,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锻炼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高效的算法,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大型数据库应用》开设在第6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SQL语言的使用,掌握数据库常用操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其他数据库对象的使用,掌握数据库保护的方法;并且通过数据库开发工具的使用,使学生初步掌握具有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1.2 教学手段

《大型数据库应用》课程最初的授课方式是以多媒体授课为主,上机实验为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上课的积极和热情很难持续到上机实验课上,很多同学只是单一的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和任务,对于深入内容的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很是欠缺。从2016年开始《大型数据库应用》的上课地点由多媒体教室换到机房上课,经过一轮的教学发现,老师讲解和演示结束后学生可以马上动手实现,操作上出现的问题可以随时解决,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1.3 教学方法

为了加深印象,巩固掌握学习的重点,在教学当中要经常进行对比式教学。比如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主要的知识点就是类和对象,如何引出类的概念,可以将类和结构体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出相同和不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与先行课《C语言程序设计》的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相应内容进行对比教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非线性结构的树和图的讲解与先行课《离散数学》进行对比。《大型数据库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在建立数据库的表、视图、函数、存储过程等对象时,把SQL Server和Oracle进行区分和对比。

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对后续课程的需要,把课程中的内容有选择的进行分层教学。教师根据具体内容采取分层教学,各层次的学生对应不同难度。考虑到本专业的学生有考取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需求,在《大型数据库应用》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基础理论的内容。

1.4 实践教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内容由原来的使用C语言实现简单编程的问题改为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为主的实际应用问题。

一周的《大型数据库应用》实习内容从系统分析入手,再到数据库对象的管理,数据库的查询及设计,到最后的数据库安全策略。实习内容改革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增进了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这种学习可以看做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缓解课时有限的矛盾,并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综合应用教学内容。

2 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规划

2.1 课程群建设的目标

按照程序设计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建立相辅相成、逐步提高,前后连贯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目前就业市场对程序设计能力的需求,我们制定以下阶段性培养计划。

(1)培养学生基础的程序设计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抽象和分析能力(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大型数据库应用)。

本课程群的培养目标:以扎实的程序设计为基础,具有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2 课程群建设的规划

加强课程体系的连贯性,整合教学内容。研究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知识点的分解与融合、实验教学内容整合、综合实习的构建等内容渐进式的完成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内容之间相互渗透,加强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的连贯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基础能力,通过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掌握抽象和算法分析的能力,大型数据库应用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利用面向对象中可视化的编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拟对三门课程做如下调整。

(1)C++向可视化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过渡;数据结构中的算法描述由C语言向C++语言过渡;大型数据库的应用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结合。

(2)实践环节改革。课程内容和实践内容之间的连贯性主要是课内的上机实践。针对所讲内容学生上机操作训练能加深印象,同时也锻炼了相应能力。实践内容与实践内容的连贯性采用渐进式的方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应用》有一周的课后设计和实习,可以先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设计中选择学生社团信息管理、商场销售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等此类问题的题目,通过课程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将题目功能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呈现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完成基本功能,后续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完成后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算法,比如排序和查找等。《大型数据应用》的实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数据库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加入Visual C++可视化的编程最终完成管理系统。

(3)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群中的两门课程已经或正在进行考试改革,我们会根据新型考核方式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情况,重新调整考察重点。后期的考核重点在实践方面,可以考虑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等情况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 结语

课程群要建立以程序设计为基础,以数据结构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支撑,以综合应用和创新为目标,阶段性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实践环节和后续课程之间具有连贯性。实践环节与实践环节之间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机会。

参考文献

[1]何昭青,彭立,傅红普.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62-65.

[2]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3]闵芳,陈腊梅.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79-180.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9054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