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书汇
摘 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校是进行学生心理引导的重要机构,是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领会十九大会议精神,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救助措施,有助于培育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关键词:“互联网+” 贫困生心理 心理救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c)-0205-03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我们重点培养对象。所以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我国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主要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更好的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高职院校在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础上,也要坚持大扶贫格局,要坚持实事求是,因生制宜;要坚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贫困生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促进贫困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创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1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校园网络全覆盖和“智慧校园”的普及应用以及“蓝墨云班课”的推广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视野从传统的校园生活扩展到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由于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基础差和学习能力以及生活阅历不足,极易产生情绪化和偏激等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严重时产生失眠、抑郁和精神病等极端型心理障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困境和危害对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干力量之一,“互联网+”时代赋予了当代的高职院校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因家庭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互联网基本是零接触。在大学之前的自我认知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基本来源于家庭和学校。进入高职院校后,贫困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时间和空间上更宽领域的事物,拓宽他们的视野。但同时他们难以接收到真正有利于成长的网络信息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弊端对高职院校贫困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冲击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1 无所适从和盲从心理
面对包罗万象、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思辨能力不足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很难去伪存真的辨识真正有益于成长的信息资源。贫困生能否正确看待网络信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如认知正确,则思想上积极进取,态度端正。相反则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无法正确全面的认知网络事物。贫困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成的缺乏独立思想和强烈依赖性的不良习惯,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又思想极度自由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贫困生产生了强烈的无所适从和盲目相信和从众的心理。
1.2 侥幸和文饰心理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为方便管理庞大的贫困生信息,极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进行贫困生的信息采集、等级认定和档案管理,甚至专业课也以“微课”和“云课堂”等形式呈现,辅导员与学生也是通过“微信”、“QQ”和微平台等形式进行日常交流。“互联网+”管理模式严重阻碍师生之间的交流,给贫困生造成谎报信息的契机。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和在生活中的作风与所报信息不符情况时有发生但仍获得高额助学金,这种情况造成贫困生仍能获得助学金的侥幸心理。贫困生因内心较脆弱和敏感,缺乏自信心,害怕他人看不起的思想而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文饰心理,将网络中展现的经济能力、家庭环境和自身都进行包装,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1.3 自卑和妒忌心理
互联网时代快速便捷的特点导致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标签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高职院校贫困生普遍反“标签化”并迫切希望实现“无痕化”资助,主要原因还是害怕他人的另眼相待和内心的自卑。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化交流、娱乐、购物甚至点餐的模式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日益普及,贫困生能在网络中看见很多奢侈的产品、昂贵的消费项目以及异于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新鲜事务,导致贫困生一目了然的认识到与其他人的消费和生活模式的差距,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有部分贫困生好与他人攀比,嫉妒他人在才能、家庭和境遇等方面比自己优秀,进而引发诸多不良行为,如虚荣心强、说谎、情绪消极甚至偷窃等。
1.4 浮躁和抑郁心理
高职院校贫困生因学业需要,绝大部分都使用笔记本电脑。但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大部分贫困生也用笔记本电脑看电视剧、看新闻、网络聊天和玩游戏。经调查,高职院校约40%的贫困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长时间上网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身体锻炼和人际交流,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甚至部分贫困生因为长期沉迷于快节奏或暴力型网络游戏,对不良的网络现象几乎没有抵御能力,久之形成浮躁甚至抑郁的心理。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琐事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浮于表面,喜怒无常。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耐心和交流能力,甚至逃避人群和抑郁寡欢。
2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救助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影响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成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是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基礎,组建心理干预四级队伍是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构建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心理咨询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教育模式、实现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化,是使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新策略[1]。
2.1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是实现心理救助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关系社会素质教育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政策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已基本建立“奖、助、贷、勤、补、免”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在资助体系中存在诚信缺失的“伪贫困生”、评定等级偏差、伤害贫困生自尊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高职院校应重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开展,建立机制完整,高效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和体系。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实际交流和沟通,定期走访宿舍,了解贫困生的真实生活和心理状况,尽量使每一位贫困生获得与自身经济条件相符的经济援助。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公开性,不仅要在学校显要位置公示助学金发放信息,还应在学生网络工作平台发布助学金发放信息,并采取匿名举报的方式,纠出伪贫困生,争取实现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公平。
2.2 组建心理干预四级队伍是实现心理救助的基本措施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都已意识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教师的预防和干预下,部分贫困生显性的心理问题基本上得到疏导。但与贫困生接触较多的是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尤其注意大学多以宿舍为小集体进行各项活动,宿舍长也应是组建心理救助队伍的重要成员。高职院校应对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促使掌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防范和救济措施。组建由心理健康中心、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的心理救助四级队伍,在平时加强正面引导,并及时发现和化解贫困生心理问题。我们相信,一支专业、规范、具有使命感和服务意识的心理咨询队伍,将是高职院校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2.3 构建线上线下心理救助平台是实现心理救助的时代要求
2017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各大心理学学术组织、科研、教学、医疗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组建了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委会。希望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全国百万心理咨询师建立一个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在国家级心理机构的示范作用下,高职院校也应该构建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心理救助平台。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有心理咨询门诊和咨询热线电话,但应该还设置具有保密性质和及时回复功能的咨询信箱。线上心理救助服务体系应该设立微信咨询公众号和心理咨询网站,让贫困生随时随地能够接触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体系。构建心理门诊、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公众号、咨询网站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心理救助平台是高职院校近期在心理工作方面尤其是贫困生心理干预方面的重要措施,也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4 实现社会整体的心理救助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扶贫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每一位思想教育工作这和心理工作者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心理扶贫工作,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发挥社会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贫困大学生自治良性互动。改善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自我定位偏差,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结构的心理救助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心理救助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仅仅依靠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来实现贫困生心理救助服务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自上而下的社会整体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救助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应将原有的被动模式变为主动模式,在贫困生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心理救助的功能。建立社会资助体系旨在拓展贫困生的认知空间,促进贫困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稳扎稳打的行为习慣,从而摘取“富裕”的果实。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救助服务体系的建设已引起国家层面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高职院校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应对策略,但存在重经济扶贫而忽视了加强建设心理咨询体系和心理救助服务体系、缺乏对贫困生的深度关注、“互联网+”时代贫困生标签化现象,造成了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脱节、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等问题。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现阶段国家及社会各界、高职院校应开展校企联合资助的全方位资助模式,拓展贫困生的认知空间,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熏陶,陶冶情感,提高认识,升华思想。在整个社会形成心理疾病是日常化疾病,有疾病找心理医生的正确意识,帮助患有心理疾病的贫困生消除心理误区。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努力完善心理救助服务体系,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旨在引导高职院校贫困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认知,促进贫困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问题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2-26.
[2]刘海明.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透析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7(8):87-89.
[3]董英山.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