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人文期刊 > 科技资讯

基于OODA理论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阐述

基于OODA理论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阐述

方强 周晗 王熙童

摘 要:本文以高校本科生培养为切入点,针对本科全程导师制本质探索的需求,利用军事作战中的“观察—调整—决策—行动”(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的博伊得循環理论,结合国家—院校—教员—学员之间形成的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从理论的角度详细分析并且阐述了本科全程导师制的本质,验证了OODA理论的描述本科全程导师制的可行性,为不同院校有针对性地制定全程导师制度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理论参考框架。

关键词:OODA 全程导师制 博伊得循环 高等院校 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184-02

全程导师制是指学生本科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全程每学期都有固定的导师指导和关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制度最先起源于在国外高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结合实际国情,2002年以来以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一大批高校开始试行这一制度[1-7],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全程导师制的必要性

根据目前我国院校的实际情况,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支撑力量和保证,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出发点也正是人才培养;从大学层面来说,要成为一所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恰好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大学教师层面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正好是促进大学教师成为好教师的一种有效手段和评价机制;从学生层面来说,希望能够经过大学的培养,既能够获得“学识”的增长,系统性熟悉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又能获得“智慧”的加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进入大学后,不少本科生都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有人引导,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中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有序地引导和指导学生,从而使得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2 理论框架的需求

一项制度的形成需要有能够依托的理论,一方面使得制度本身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使制度更加规范,全程导师制也是如此,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来支撑和描述。虽然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而且很多高等院校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然而作者通过研究分析目前的公开文献,基本上所有的研究倾向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针对某一类专业人员的培养或者某一类能力的培养等来描述全程导师制,并没有从理论框架的层面形成一种统一的描述,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考虑到不同院校之间可能院校定位、教员群体以及学生群体的差异,在制定全程导师制度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区别,本文借鉴军事作战领域中的OODA循环理论,详细地阐述了全程导师制的本质,验证了OODA理论是一种适用于不同院校的全程导师制的统一理论框架,为院校全程导师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3 OODA循环理论介绍

OODA循环中的OODA是观察(Observe)、判断(Orient)、决策(Decide)以及行动(Act)的英文缩写,它是信息战领域的一个概念。OODA循环的发明人是美国陆军上校约翰·博伊得(1927—1997年),凭借他战斗机飞行员的经验和对能量机动性的研究,发明了这一理论,因而又被称为博伊得循环。其原理是基于观察,获取相关的外部信息,根据感知到的外部威胁,及时调整系统,做出应对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尽管博伊得循环的发明最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是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领域,比如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4 基于OODA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理论框架描述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从国外引入的,因此从OODA的角度来看,其涉及的对象包括国际、中国、中国高校、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等,它们之间的总体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个体;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高校是一个个体;从高校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组成个体是教师和学生,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存在交集。随着国际环境形式变幻莫测和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和调整自己在人才培养上的战略和行为。

根据OODA的理论,事实上图1中描述的中国、中国高校、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都是OODA循环体。下面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几个方面分别详细地进行介绍(见图2)。

(1)中国OODA。Observe环节:通过了解全球的本科生人才毕业情况,分析对比国内外本科生的差异,获得定性和定量的结论;Orient环节:与国际相比,察觉国内在本科生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上及时做出改变;Decision环节:国家启动相应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策略,针对高校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说明;Active环节:通过某种评估措施,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效果进行等级评估,使得等级高的高校继续发扬优点,等级低的高校立即整改,从而促进国家整体本科人才的培养。

(2)高校OODA。Observe环节:高校通过根据国家制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评估内容,分析对比了解自身院校的差距;Orient环节:高校察觉到不足,需要在学校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大纲和模式上及时做出改变;Decision环节:高校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Active环节:启动全程导师和学生的互选工作,明确导师的作用和学生的能力产出,通过长期的跟踪、反馈和评价,完善本科全程导师制度,进一步促进本科生的培养,使得本校的本科生培养达到相关要求。

(3)教师OODA。Observe环节:教师通过了解学校制定的本科全程導师制,对比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目前能力水平;Orient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程度和能力提高的程度,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在学校全程导师制度的框架内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Decision环节:教师为学生制定详细具体的能力培养的计划;Active环节:向学生明确培养计划,与学生保持互动,通过阶段性的任务(指标)督促学生按照计划完成,有序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且反馈给Observe环节。

(4)学生OODA。Observe环节:学生通过了解对应导师制定的具体培养计划,对比分析个人目前的能力水平以及计划完成情况;Orient环节:学生根据导师的意见反馈(或其他评价)及时调整任务完成的方式方法;Decision环节: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效快速地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Active环节:与导师保持互动,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定的节点任务。

5 结语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结合国家—院校—教员—学员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基于OODA循环理论阐述了全程导师制的本质,验证了该理论在全程导师制的通用性和可行性。同时通过对OODA理论的描述和理解,该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全程导师制,它还适用于高校的其他制度,比如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教学的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等,能够为高校制定后续相应的措施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154-156.

[2]周玲妹,朱学帅,封萍,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130-131.

[3]韦杰.基于全程导师制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09-111.

[4]高欣,吕丹,郑一峰.土木工程专业全程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2):33-37.

[5]翟国栋,武晓华,曹洪治,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7(1):66-69.

[6]李飞,隋新.依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7(22):243-246.

[7]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6(9):11-1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29065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