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
知道杨绛先生仙逝的噩耗时,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先是铺天盖地的酸楚,接踵而来的便是惋惜,最后却为先生高兴起来。
她这一生,受的苦实在是太多了。丧女之痛,丧夫之殇,抑或“文革”时期所受的苦楚,林林总总,像是一根蘸了盐水的柳条,一次次地抽打在她身上,留下岁月不可磨灭的痛楚印记。
中學时,我最爱读的便是杨先生的《我们仨》,平实的文字,带着些许黑色幽默。杨先生的家庭是个美满质朴的学者家庭,其家庭氛围之和谐,个人之勤勉,让我着实汗颜。我喜欢杨绛先生,不只是因为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更是因为杨绛先生身上所特有的个人魅力,或者说是一种不被时代所拘泥的遗世独立的女性的坚强与果敢。
杨绛先生的文字让人倍感亲切,书中她偶尔写一些她与先生留学时期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比如钱鍾书先生摔掉门牙,又比如他们在国外伙食成难题,便突发奇想,将肉用小剪刀剪咸条状,如此一来,便能得心应手地涮火锅吃。她像一位与我近距离接触的友人,用着絮絮叨叨的口吻向我分享她的所见所想。我想这便是杨先生文章的魅力所在。她似乎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作家,从来不摆架子,也不故弄玄虚,只是与你闲话家长。
书中的插图,年轻时的杨先生风华绝代,挽着钱鍾书先生在大桥上浅笑盈盈。他们恩爱一生,未曾叛离,除了年少时的一见钟情外,恐怕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杨先生的聪颖。杨先生曾给钱鍾书回信说,这段感情,只有得到父母兄弟的认可,才能皆大欢喜。至此,钱鍾书的父亲对她大为赞赏。做別人家媳妇免不了有许多苦楚,但是杨先生识大体,能隐忍,善于安排好家里的大小事务,这种宽容善良、能为爱付出的秉陸,这种能千,奠定了一个团结家庭的最初基础。
不得不说,杨绛先生是个聪明的女人,这种聪明不仅仅局限于会做家庭的润滑剂,更体现在她作为女性对自己的双重定位。她没有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分身乏术,而是在做好妻子分内之事的前提下,营造了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小家庭,如此一来,便能在工作时互不千扰,互相进取。
杨绛先生身上有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她跟随丈夫到国外留学,又兢兢业业不肯放弃自己的课业。似乎,在杨先生的世界里,没有畏缩和恐瞋,她落落大方,勇敢自信要强,是那个时代的一颗璀璨的星子。我记得在书中她曾经提到,为了能公费出国留学,她必须得换个专业来研读,只是她不愿意。她列举出几个能够公费出国的老同学,并且自嘲道,她是拿东吴的“金钥匙”奖的,怎么就不及他人了?牢骚之余,我仿佛看见了年少气盛的杨先生,柔美又飒爽,从来不因自己是个女儿身便觉得矮他人一头。这是一份自信,是对自己的学识能力的高度自信。杨先生从来都是一个随和从容的人,没有歇斯底里的对峙,也没有急得要跳脚的时候,这或许与她骨子里的自信淡泊有关。
后来即使遭遇迫害,杨先生也能苦中作乐,她在劳作的时候看书,将一切都默默地咬牙坚持着,她是坚固的,是不肯妥协的,最后她胜利了,赢得了平反的那一日。
杨绛先生算得上一位见证中国文坛起起伏伏的奇女子,早年她本是个无忧无虑一心求学的姑娘,然而偏偏在晚年时遭受着许多磨难。我原以为杨先生这样娇弱的女子,是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些非人的迫害的,然而她却做到了。是因为勇气,我想也是因为信念。杨先生身上有着一种笃定的自信,若是用现在的流行语说起来,那便是“正能量”。
我读过她的《千校六记》,不同于那个黑色时代的凝重气氛,杨先生的文风甚至可以用狡黠可爱来形容。她常常写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在千活时偷偷找准机会以便能与钱钟书老先生见面,仿佛写的是生活中日常琐碎又平凡的事,又仿佛他们是和平年代里的头发花白的恩爱老夫妻。
杨绛先生有一种“小资”般的生活态度:在逆境之中,只要有书看,那日子便不算难熬。这种“小资”并不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而是指她高洁的品质以及对光明的不断向往。她不愿与牛鬼蛇神同流合污,亦不愿让那些污浊侵蚀自己,她像是一株松树,待到雪落满枝头时,便找准机会将它,扬起,努力挺直腰杆。但若是想要让她低头,那绝不可能。就这样,她默默地站成了永恒。
平反之后,杨先生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仍然选择窝在那个小小的三里河公寓——那本被誉为最好翻译版本的《堂吉诃德》便是在这里出生的。杨绛先生一生对中国的文学事业奉献良多。即使条件艰苦,年事渐高,她也没有放弃她的事业。杨先生做学问似乎从来不会受任何限制,只要她想,就没有什么能让她有后顾之忧。
杨先生在一百多岁的时候,还是没有离开他们仨的那个简朴的家,那是他们一家三口生活过的温馨的家园,那是杨先生最后坚守的港湾。即使有更好的条件等着她,杨先生仍然淡泊名利,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杨先生在世百余年,从未被世俗的尘滓所累,她心中永远坚守着一方净土。那是多么遗世独立的美啊!杨先生就那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顾自地钻研,研究学问。读书之人讲究清贵,我想,杨先生身上这不问世俗之美,将成为多少人今后奋斗的榜样!
孤苦之后,杨先生终于可以与至亲至爱团圆了,这也应该是杨先生内心所期盼的吧。活着的时候珍爱生命,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添砖加瓦,仙逝之前还恳请不要发讣告。此心此情,如何能让我们不为之动容?
一直很喜欢杨先生的这句话,仅以它作结: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编辑/胡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