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思蓓
写作是一件神圣而美好的事情。这话一写出来似乎有些矫情,“美好”这两个字是我写文章的大忌,但它是那么真诚,让我斟酌良久依旧没有删改的余地。
万事皆有其源头,写作亦然。追溯开去我更愿意把它归结为一种天性,一种对文字以奇思妙想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渴望。
幼年时我便耽于幻想,至今依然,这种行为用现在的词讲就是所谓“开脑洞”。拿出一整块时间来就某一人事物铺展开去,是件富于乐趣的事。高中时同年级有位语文老师,男性,气质非常儒雅。他头发微长,身材清瘦,打篮球,会写极漂亮的书法。我好几次把他写进小说里,关乎我的观察与想象,关乎从他学生那里听来的种种细节,再根据这些特质写出各式姿态的人物。不过我们的交集只限于校园里匆匆的一句“老师好”和一个风轻云淡的“你好”,我想他至今仍不知道这些事情。
当然,开脑洞这事也给我带来了些许困扰。因为一旦开口就停不下来,故而我常常在滔滔不绝一番后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后门外班主任冷冷的眼神,然后识趣地闭嘴翻开课本,自行用一桶冰水浇熄心中燃得正旺的火焰。
那些幻想与脑洞变成文字的过程,就是我最初的文学写作。合作的对象是我初中的同桌们,载体则是家里尘封的一摞作文本。最后倒也零零散散有三两篇成稿。前几日清理邮箱时回顾了其中一篇,文笔稚嫩到我无力看下去的地步,瞥了两段就疯狂地笑倒在床上,马上和当年的合伙人小姜微信吐槽当初怎么会写得这么尴尬,还有胆量往编辑的邮箱发,不石沉大海才怪。但是我喜欢那些脑洞,它们都是那么的天马行空,曾经俯拾即是的,现在反倒难想得多了。
高中三年我忙得连轴转,空余时间都拿来疯狂地放松娱乐,本子和电脑里只有几个细碎的趣事记录。其间也得了几个作文大赛的奖,但那不见得真是我想写的东西。高考完的夏天我开始写一些完整的東西,记录高中三年的日子,于是有了发表在《中学生百科》上的《穿越漩涡》。虽说自我的表达欲望是创作原始的动机,但要想长久地坚持,友善的反馈也不可少,所以我一直很感谢在写作的初期遇到的知无不答的编辑们。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无规律的写作,各种类型都尝试了一圈,最后发现我还是更喜欢给青少年写作。
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我的写作就是自我的表达。某个契机触发了我的所思所感,我便开始安排一个故事的框架,试图把某个自我的想法以及相关的延伸通过故事呈现给读者。有件一直不知道该顺其自然还是遗憾的事情,就是我并没有受到任何专业训练,整个框架的搭建、人设的确立和文法的走向全凭自己读书时培养的感觉,若是合乎心意便好。将这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做得越来越令人满意,便是我如今写作的最大目标。
“最美好的事。”在学校写多了论文,写下一个题目便想着用论文的方式去做拆解:什么是美好?为什么美好?怎样美好?可是有些纯粹的感觉偏偏是无从定义与拆解,无从如论文般严谨地论证的。美好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它仿佛是我怦怦直跳的炽热的心口上融开了一粒草莓味的蜜糖,然后这份甜蜜随着血液流淌到周身,让我的唇角漾起了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便是写作这件事,一直以来带给我的无可替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