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趣]
问:我很懒,觉得嗑瓜子很麻烦,便常常吃瓜子仁,但老一辈都说,瓜子仁是老奶奶嗑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答:不是吧,这怎么可能?我记得瓜子仁是犯人嗑出来的,怎么会是老奶奶呢?从小到大,我听到的版本都是这样的:犯人一般比较无聊,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以及打发时间,他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嗑瓜子仁,每天还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不过也有这样的传言:坚果是松鼠嗑出来的。在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这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群训练有素的松鼠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抖着脑袋麻利地嗑开一粒粒核桃,壳被丢到一边,核桃仁放回传送带流入下一环节。
不管是谁嗑出来的,听着都比较恶心。现实中是有专门的葵花子脱壳机的。先把瓜子给撞开,壳和仁剥离,经过前筛孔落下。在通过风道时,由于壳与仁的密度不同,被吹出的距离也不同,壳、仁分别落在不同的区域,这时就可以把瓜子仁收起来了。
既然你听到的传言是老奶奶嗑出来的,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有老奶奶一秒能嗑好一颗瓜子仁,24小时内不吃不喝,最多嗑出来9万颗,一个月最多也就嗑出来270万颗。然而一台机器一天的生产量就是一个老奶奶一个月嗑瓜子量的百倍。而且刚刚的假设,是建立在老奶奶一天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但这是不可能的。
还有类似的传言:橘子罐头里的橘子没有那层白丝,是老奶奶用嘴嗦的;无骨鸡爪是老奶奶用嘴啃的方式,为鸡脚剔骨、去甲。机器化时代,大家就放过牙口不好的老奶奶吧。
問: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为什么顺口溜能做到全国统一?到底是通过什么传播的呢?
答:说到全国统一,必须得提到顺口溜。顺口溜的统一度有多高呢?你开口讲“马兰开花二十一”,一定会有人不自觉地回应“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不管中间隔了多少道方言障碍,同样的顺口溜一念,都能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但让人费解的是,当年网络并不发达,这些顺口溜是怎么火遍全国,并达到高度统一的呢?
顺口溜的韵律感之强,堪称魔性,念过几遍后,想忘都忘不掉。从被长辈叮嘱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到胡搅蛮缠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再到学生时代的调侃“本校女生一回头,吓死河边一头牛;本校女生二回头,吓倒一片教学楼”,顺口溜早已渗透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印记中,成为最为独特的记忆。不过这些五花八门甚至有些不太正经的顺口溜,究竟是通过何种渠道,流传成全国统一版本的?
嗯,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啊。我想说的是,于我而言,这至今也仍然是未解之谜。
最常见的说法是,顺口溜的韵脚明显,非常有记忆点,传播速度快,比如:“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有大伞,我有大头。”不押韵,何来艺术感?另外,顺口溜也是一种宣泄,类似于“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这一种。
伴着节奏感的摇摆,平时烦心的那些事,全用顺口溜调侃过去了。[知心]
问:我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很焦虑、很犹豫,脑子里会出现很多声音,似乎始终在衡量、在纠结,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不好那个好,始终下不了决心。这个过程太痛苦了,我该怎么办?
答:生活在今天,我们拥有比以往多得多的选择,以至于每天都要做很多决定,大到学什么科目,小到今天穿什么。诸多的选择并没有让我们快乐,却常常让我们焦虑不堪。做选择时很焦虑,是因为我们对选择背后的不确定性带有深深的恐惧。可无论选择哪个,都充满着不确定性,纠结不定的每个选项,都是利弊参半的,都不完美,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选择,也就没有所谓的坏选择。
对于做选择,我是比较干净利落的。上学考试时,每次遇到两个看上去都有可能正确的选项,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我多想一想,能想出来吗?一旦得到“想了也是白想”这个结论,我会当机立断地随意蒙一个选项,然后把注意力转到下一道题。工作时,给领导发信息,总是纠结怎么写,这样太浮夸,那样太啰唆,以至于头皮发麻、心神不宁,这时我会打开个空白文档把事情讲清楚,再加上点寒暄的话,吸口气立即发送给领导。很奇怪,发送之后,神清气爽。
你现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沉思、权衡和比较,而是勇气、决断、自我担当。再遇到纠结的事情时,可以将所有想法一一“可视化”。说简单点,就是把全部的想法统统列出来,写在纸上。每一个想法,或者说决定,其利弊,或者要做的理由,同样也一一列出。你把头脑中的想法变成“可视化”的文字,这个过程本身就在减轻头脑的负担。之后,慢慢地理清自己的思路,综合利弊,立刻做出选择,不要拖延,因为现在选不出哪个更好,再让你纠结一个月,照样选不出哪个更好。
问:觉得自己很叛逆怎么办?父母越是不让做的事我越要去做,明明知道有些行为是在无理取闹,可总想跟他们反着来。
答:我们天生是不喜欢任何约束和限制的,就像婴儿一样,要什么就必须给他什么,可世界并不能一直围着他转,总是会有规则和秩序来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而正是这种约束,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也导致了我们的叛逆。
青春期的叛逆之所以表现最明显,是对父母长期管束的“忍无可忍”,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帮忙做决定,懒得听他们絮絮叨叨。就好像你说的父母不让自己做的事,越想去做,想证明自己。如果你和身边的同龄人沟通下,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有过逆反行为,哪怕知道父母的要求有一部分是合理的。但你的状态很像是“为了叛逆而叛逆”“为了反抗而反抗”,也许这种方式让你活得很痛快,但你考虑过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吗?这代价就是你会严重伤害父母的心,就是你会不断碰壁却一无所获,甚至可能变成一个蛮不讲理的人。
你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该向这个世界妥协,可你又压根不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了解对手,才能战胜对手”,你想对抗这个世界,那在做出叛逆的决定之前,先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很重要的运行规律就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用叛逆来发泄的方式,只会“杀敌一百,自伤一千”。父母也会犯错,教育子女上有些时候也会用错误的方法。如果你不满意父母的选择,就告诉他们理由,而你在想要和父母逆着走的时候,一定记得想想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