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回家的车上,女儿问我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个人年纪越大,性格越内向?”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社会学有关于“社会人”的假设,即一个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通过社会化获得社会认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寻求自我价值,以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研究认为:人除了物质需要,还有社会需要;相对于经济报酬的获得,人对社会性需求的满足更为关心;对于人而言,个体所得到的激励和其所在组织得到的激励都是重要的。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依次自低至高排列。梅奥和马斯洛的假设都将人看作有情感、有意识、有人格的存在,人的行为合乎人的社会需求。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将社会普遍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并从中获得激励,越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自我封闭的孤岛,无论他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他都会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性需求。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年纪越大,看上去性格越內向?
一个人年纪越大,可能是活得越发自觉,其对内在价值的追求大于对外在价值的追求。人的行为是由价值认同所引导、塑造的,一个人的价值认同又始终把自我认知作为对照。一个人会问自己:我活成了什么样子?我的这副样子是真实的样子吗?合乎我心目中的样子吗?别人眼中的我又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年纪大了,相对而言,更注重个体经验,他对自我的认知也更确定。同时,他明白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不同的人犹如不同的镜子,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终究取决于确定的自我认知而不是千差万别的他者评价。这样的人,更注重探求内心宇宙,开展自我观照、自我反思。当然,他不会中断与外界的联系及交流,他与人沟通时甚至更加深入坦率,但是不会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会以别人的人生坐标来定位自己。与年轻时相比,他看上去性格变得更为内向,其实,他是生活得越发审慎、冷静了,越发遵守内心的道德律了。
一个人年纪越大,也可能是活得越发不自信。没有建立主体性,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唯唯诺诺,甚至可能成为俄国作家契诃夫所描绘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察言观色,深藏不露,老练世故。其实他“里外不是人”,给自己套上一层外壳,活得非常恐惧。如果不能真诚待人,又怎么做得到真诚待己呢?别人又怎么会信任你呢?内心不确定,惶惶不安,不敢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敢确立自己的价值原则,将导致一个人失去自我,逃避有意义的生活。这样的人过于看重外在得失,过于迎合世俗势力,由此淹没个性自由,漠视自治权利,他的人格发展是不独立、不完备的。说到底,这是一种怯懦、虚伪,而不是真正的内向、内敛。
我们所理解的内向、内敛,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他的沉默寡言是因为他不妄加评论,不轻易许诺,不炫耀自我,不诳惑他人。他的慎独慎行是因为他自我检点,保持敬畏,甘于寂寞,表里如一。其实,他是一个经常暗暗地为自己加油的人,也是一个能够默默地同别人合作的人,他具有深沉的热情、内在的能量、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眼光、成熟的心智。他不会“一点就着”“一闪即灭”。这样的品质,并不是年长者所专属的。只不过是一个饱经风霜而不改初心的人,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言行,善于倾听,勇于实干,严于律己,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具有判断力和行动力。
当然,作为一个年轻人,要有朝气,要走出小圈子,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敢于表达,敢于沟通。也许这需要开放的性格,但是,同上述的内向品质并无矛盾。既然生活在一个个体和他人相互依存的社会里,我们就应该建立共同的价值原则和内在目的,并且为实现这些原则和目的而携手共进。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的是一座座桥而不是一堵堵墙。性格内向抑或外向无关紧要,心灵保守还是开明,禁锢还是自由,却是一道无比重要的选择题。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