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中学生百科

与忧郁共处或将成就非凡

与忧郁共处或将成就非凡

乐闲鱼儿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心理学大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能爱、能工作。讨论爱的人颇多,讨论工作的研究者却鲜见。安东尼·斯托尔的《丘吉尔的黑狗:忧郁症及人类心灵的其他现象》填补了这片空白,这本书讨论了工作和创造,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创造性想象这一主题的关心。

斯托尔在书中分析了艺术、科学与想象之关系,指出它们都是出自人的本性——对统一、有序的追求。这种追求来源于对不完美现实的不满。对现实的不满可能会造成人脱离现实,但也可能造就天才。历史上有许多天才,政治家如丘吉尔,作家如卡夫卡,科学家如牛顿等,因为现实的缺憾,他们饱受忧郁的困扰,却靠创造、工作压制了自己的心理疾病倾向。

“黑狗”一词源自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丘吉尔长期罹患抑郁症,并不时发作。他把抑郁症叫作黑狗,这也正是他自己的绰号,由此不难想象,他与抑郁症形影不离。

丘吉尔的抑郁症可能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童年不幸福的家庭生活。他的先辈中至少有两位深受抑郁症之害,但先天遗传仅可能使他有抑郁症的倾向,是否会发作更关键的是童年的家庭生活。

抑忧郁症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依赖外在的资源才能维持内在的自尊。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这种倾向根植于早期不良的亲子关系。正常情况下,童年时期,事事得到满足,孩子会在内心产生自我价值感,因而能够超越挫折与失落并维持一种信念:这世界是一块乐土,是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这种信念将维持一生,遭受重创的时候人可以依凭这种信念继续生活下去。如果一个孩子不受疼爱,还处处遭到拒绝、冷落,就无法产生这种信念。这种孩子即便终其一生追求权力、累积财富,到最后,往往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也更容易罹患忧郁症。关键在于,他们的内在从来没有产生过自己的价值感,这种失落,再多外在的成功也补偿不了。

丘吉爾晚年时,妹妹对他一生的丰功伟业表示惊叹,他却回答:“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其忧郁气质,正源自童年时期父母亲的冷落。丘吉尔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忙于社交应酬,无暇照顾他。父亲伦道夫爵士则热衷政治,更加不在意他。

由于父母的冷落,丘吉尔内在的自信资源遭到了剥夺。响应这种亲情匮乏,他最早发展出来的性格特征就是充满野心。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在自信,就不得不通过外在的成就去争取肯定和赞赏。这种野心鼓舞着他驰骋政坛。迪尔克爵士曾经写道,在他认识的人当中,最具野心的是罗斯伯里,“不过,那可是在认识温斯顿·丘吉尔之前”。

1940年,眼看英国一败涂地,若是头脑清醒的领袖可能已经宣布放弃,但丘吉尔终其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绝望战斗,他不会放弃。为了抵御抑郁产生的野心,丘吉尔带领英国逃过了纳粹独裁的魔爪。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遇到了和丘吉尔相似的问题。他对自身的存在抱有怀疑,也就是说,缺乏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至少包含两层含义:意识到自身是有别于他物的存在,肯定自身的存在;与他人互动是确认自我认同必要的过程,人的特征需要与其他人做比较。我们说“聪明”“和蔼”,都是相对而言的。坚定自主的自我认同,还依赖于个体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人生的最初,对“自己”没有概念,约九个月大时,婴儿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肢体,意识到自己与外在世界有隔阂。

卡夫卡在某种意义上害怕与他人的互动,他亲口讲过,即便是与挚友马克斯·布罗德在一起,他还是无法畅所欲言地谈论自己。尤其在与女性的关系上,他处于精神分裂般的两难境地:极端地需要爱情,却又同样极端地恐惧共同生活。他与女性的关系,几乎完全靠书信勉强维持。在给女友的信中,他还经常自责,说自己一无是处。这种自我贬损或许是在寻求自身极端缺乏的东西:无条件的爱,能够对自己最不堪的部分毫无保留地接纳。

卡夫卡也并不认同自己的身体。他在《致父亲的信》中比较自己与父亲的身体,对自己瘦小的身体极不满意。或许他认为身体只是真实自我的附件,而非自我认同的本身。在书写身体时,卡夫卡仿佛在写一个与人分离的外在世界物体。在《乡村婚礼的筹备》中,拉班希望差遣自己的身体去乡间,仿佛身体是一个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存在。

此外,人的无助、外在世界的反复无常与无法预料是卡夫卡作品的常见主题。在《审判》中,主角K被判刑,但没有人告知他他犯了什么罪,行刑时间也未知,K四处奔走,但最终还是被处死了。这种主题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卡夫卡的心理状态——婴儿,婴儿即是无助的。

在此等怀疑自身存在的情况下,卡夫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手段——写作。正是因为写作的幻象,才使得他免于退缩到精神病的幻象世界中去。同时,写作是一种沟通方式,通过写信等方式他可以与他人保持接触。写作使他肯定了自己,再加上别人对他才华的肯定,以及接纳他在小说中表现的自我,他才变得比较自信。

斯托尔在书中还讨论了“苹果树下的牛顿”。牛顿是公认的天才,性格却异于常人,甚至一度被视为疯子。年轻时的牛顿形同隐士,是个不问世事的孤僻学者,除了教课,几乎不出门,鲜少娱乐休闲,认为这些浪费生命。牛顿还始终无法信任别人,他终身未婚,在50岁左右时曾与为数不多的朋友断交。

牛顿同时怀疑感觉。他不相信诗意与想象,曾经写道:“事物的本质,从他们逐步的发展来做推断,会比用我们的感觉来得更可靠、更自然。”与具体经验“失联”,这也常常存在于精神分裂患者身上。另外,牛顿罪恶感极重。他写下的忏悔书中所列的罪过有58条,其中有偷吃东西、贪吃等小事,更多的是各种消沉的想法:自己没有价值、害怕受到惩罚、恐惧未来的灾难等。

在牛顿的性格中,同时存在忧郁和精神分裂的特质。而其性格的形成与童年生活不无关联。他的童年生活比丘吉尔更为糟糕。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去世,他三岁之前与母亲相依为命。随后,母亲改嫁,遭到继父厌弃的牛顿被丢给外婆和舅舅抚养。一夕之间失去唯一的单亲对于孩子自尊的建立会造成重大的困难。后来,牛顿在成就上取得了自尊所需的资源,因此不必再诉诸人际的感情,不再尝试信任他人、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

除了以成就代替爱来维持自尊外,童年经历为牛顿的成就带来了两方面的动力:

一是强烈的不信任感督促牛顿去解决问题,增加对生活的掌握感。幼年失去双亲关爱,本应在此阶段培养出的对人的基本信任感难以形成。牛顿因此认为世界不可预测,时时感到不安、焦虑。由于这种不安和焦虑,他想尽办法去掌握和主控自己的生活,这刺激他去解决科学上的难题,掌握主动权。

二是童年的经历强化了他的抽象能力。抽象能力是指能够将思想与感觉分开,分清概念间的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做到长期摆脱主观、撇开身体需求和人际关系的需求。牛顿因为失去父母,对人难以产生信任,对人际关系的需求较低,对自己的身体需求也并不特别关心,因此可以脱离自身的主观感受。

丘吉尔、卡夫卡、牛顿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者,他们有诸多共同点,如忧郁、孤独、童年生活不幸福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原本都有心理疾病的倾向,依靠着工作、创造压制了这种倾向。正是人对统一、有序的追求帮助他们压制了这种倾向。而这种追求源自人不能完美适应外在世界,因此永远不满,永远在追求更好。

我们普通人或许跟天才并不一样,但也时时会感到现实不令人满意,也时时会被忧郁情绪所困扰,而学会与忧郁共处,把对不完美现实的不满化作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用弗洛伊德的话说“能爱,能工作”——或许还能督促普通的我们也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编辑/梁宇清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3324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