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团长
如果要问起中国最大的产粮省是哪里,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省的人可能都要出来说两句。但根据统计数据,很多年来,蝉联中国粮食产量、输出量第一的省份始终都是东北的黑龙江。在粮食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拥有东北是中国的一大幸事。而东北能在中国的粮食格局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20世纪的那场北大荒开发,功不可没。黑土冒油花
北大荒人都爱说这样一句话:“抓把黑土冒油花,插上筷子也发芽。”意思是北大荒农垦区的土壤极为肥沃,只要种下去种子就能发芽生长,是非常好的农地。没有这样的土壤条件,北大荒也不可能被改造成“北大仓”。
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其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和北大荒地区的河流大有关系。
从水文上看,除两个小型内流区外,从吉林到黑龙江的中国领土上,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江大河最终都要汇入黑龙江。
黑龙江最远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中蒙边界线额尔古纳河,一个是发源自今天蒙古国境内的石勒喀河,两源汇流后向东,在今绥安改向南,在黑河市下游又向东,勾勒出了今天的中俄北方边境线。
但在从伯力进入俄罗斯境内后,黑龙江就开始一路向东北奔流,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入海。这主要是受到了远东锡霍特山脉的影响,这是一座东北-西南向的山脉,一直在阻挡黑龙江向东入海,迫使其向北蜿蜒。
这样的下游走势会对中上游造成一些神奇的影响。
每到冬天,东北地区的河流就会减流封冻,到开春又会解冻。越往北,气温越低,封冻就来得越早,解冻来得越晚。所以在黑龙江中下游,每到秋冬天,下游江水已经封冻时,上游江水还在向下流动,水就会从河道溢出。反之在回暖时,下游仍未解冻,上游已经有活水,还是会从河道溢出。
这就在黑龙江开始向北折的位置形成了大片积水区,长年累月便成了沼泽和湿地。而偏偏黑龙江开始折向北的一线又是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位置,水量极其充沛,让这种积水现象更加严重,沼泽遍地。
这片沼泽地区,北起黑龙江中国侧河谷,中间是完达山,南部则是兴凯湖平原和乌苏里江河谷。而沿着松花江上溯,这片沼泽区则一直蔓延到了佳木斯以西的松花江河谷。
每到春夏季,东北的气候相当于南方的春季,江水溢流的沼泽地区就成了苔藓、地衣等低级植物的天堂,而周边水分充足的土壤,也让高等植物有了成长空间。而低级植物和高等植物的树叶掉落后,就会在地面上形成腐殖质堆。
原本这些物质是要被微生物消化循环殆尽的,但东北冬天又很快来临,微生物活动停滞,腐殖质就不会被继续分解。年复一年,沼泽区的腐殖质越来越多,形成了黑色的土壤层,这便是黑土地。可想而知,黑土地有機物含量极高,种子能在这里吸收最多的养分,茁壮成长。开发困难大
世界上大规模的黑土地不止一块:乌克兰平原、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中国东北。这几块黑土地的成因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极其肥沃的宜耕土地。这从这些地区的历史进程就能看出来了:乌克兰号称东欧的面包篮,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崛起正得益于粮食内河贸易。
东北北大荒和这些同类土地相比,黑土地层最厚,部分地区达到1米多,却是这些黑土地中开发最迟的。这还得从形成北大荒黑土地的水文条件说起。
由于北大荒冬天寒冷,漫流的水会形成表层冻土,人类的农业开发只能在春夏天进行。但这时也正是大江溢流的时候,巨大的水流在洼地内肆意横流,破坏一切“人造物”。然而,肥沃的黑土地摆在这儿,想进去开发的人着实不少。
清末,为改变东北人丁空虚、无法阻止俄国势力南下的尴尬局面,一向把东北视为龙兴之地不让汉人入内的清朝开关放人,以垦政吸引农民前来。而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北大荒,清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还曾采购了价值2.25万两白银的现代化农机,在讷漠尔河南段开荒。
然而,考虑到当地特殊的溢流情况,北大荒的开发其实不只是一个农业问题,更是一个水利问题,甚至是一个地质条件改造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没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和技术条件。即使在黑龙江将军的关照下,北大荒开发仍然是进两步,退三步,毫无头绪。
清朝被推翻后的北洋时期,军阀混战,在东北的张氏集团也曾试图开发北大荒,为奉系南下提供粮草补给。他们先后兴办了东井、智远、近恩、广信和火犁等农机公司,并以其为单位开垦北大荒,将10万亩水浸不严重的黑土地开发成了农场。
而这些土地,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口中肥肉。1934年,日本拓务省拟定了《满洲开拓政策基本纲要》,要把黑土地变成日本的粮食中心。抗战期间,日本前前后后迁入了1000多个开拓团,并调拨农机进行配合。
但日本的美梦没有做多久,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战,殖民团的开垦计划没能继续。曾经被开发出来的那些黑土地,也因为时局动荡,无人看管,而又被泛滥的河水掩盖。
历史证明,像北大荒这样的土地,必须背靠一个稳定强大的祖国,以工业化的手段,由大量不计牺牲的奉献者,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维护,才能开发完成。
这个历史任务,落到了新中国的肩上。农田即战场
第一批来到北大荒的奉献者,毫无疑问是最具有战斗精神的革命骨干和群众。事实上从1947年开始,就有一批来自延安的老干部成为带领北大荒生产的先锋。
1947年至1949年间,这些拓荒者利用找到的农机农舍,恢复了第一批比较容易开发的农场,包括宁安、通北、赵光、花园、永安等。而在这期间,他们又得到了军队增援,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负伤的荣誉军人被暂时安置在北大荒参与开垦,建成了著名的荣军农场。
与此同时,大兴安岭地区的铁道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工业基础尚不完备的新中国,木材仍然是主要的工业原料。大兴安岭密林需要铁路将木材外运,而这需要大量铁道兵的参与。但在铁路修筑完成后,铁道兵复员就业成了一个问题,所以铁道兵司令王震在走访北大荒之后,在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沿岸找到了密山、虎林、饶河三个县,作为复员基地。
著名的虎林大米就是在这些铁道兵满身泥泞的开垦下成长的拳头产品。
这三个地区再加上宝清的“密虎宝饶”地区,此后又成为解放战争后大批复员战斗部队的归宿。前后共有7万多官兵来到北大荒,开垦荒地,为中国的粮食战略储备付出了一生。北上的各地“知青”,也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逐步加入了黑土地的开发。
寒冷,是人们从事劳作的最大敌手。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30℃左右,极端时能到零下46℃,滴水成冰,露指则断,裸耳就掉。被发配至此的诗人聂绀弩叹曰:“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
而到了夏天,沼泽遍地的北大荒又变成了蚊虫的天堂。在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里,战士和“知青”常常会在被窝下发现毒蛇、蚂蚁,外出劳动时则被蚊子追着咬,其艰苦今天的人已经很难想象。
尽管有着种种可怕的自然阻碍,但北大荒的拓荒者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到了20世纪70年代,北大荒已经容纳了200万拓荒者,每年能上交10萬吨商品粮,逐步承担起了粮食卫士的职责。
时至今日,黑龙江已经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第一产粮省的宝座。在高寒地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而且,正是因为高寒地区生长慢,东北大米有更多的时间积累风味物质和营养,口感上也强于一些一年三熟的南方米,是北大荒人的骄傲之作。
今天的北大荒也已经不再使用古旧的农机了。大片已经开垦的平地让大面积连续作业成为可能。相比于南方水旱田精耕细作的辛苦农民,北大荒农民更像是美国、澳大利亚的农场主,租用农机、无人机就可以快速播种、撒药、收割,工作轻松了许多。
古代传统经济社会,中国人能吃上饭全指望河南、河北、四川、两湖、江南等平原地带。但在今天,是边疆的东北黑土地开足马力喂饱了中国人。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