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只柚子
1
子弹是我在复读时的同学,如今毕业多年,已然忘了她的名字,却依旧清晰地记得她的绰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她的昵称——子弹。
子弹不是她名字的谐音,而是与她的方言有关,总习惯把鸡蛋说成子弹。生养子弹的小镇很落后,那里没有通往远方的铁路,没有近在门前的超市,更没有烟花绚烂的夜景,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永远也无法消散的贫穷。
可这雾霭越是厚重,小镇人想要拨开浓雾的心就越发迫切。
尽管高考失意,可子弹依然怀揣着求学的热望,乘上大巴,从偏远的家乡来到了朔州,开始了复读生活。
子弹知道,朔州的教学质量要比家乡好很多。这里除了学费贵一些,其他无可挑剔,自己俭省点就是了。于是,在高四,她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一如小镇上的许多人一样,始终对生活怀有朴素的敬意。
可分数是不能朴素的。几次考试下来,子弹的成绩相比入学时并没有多少起色,为此,唠叨的班主任没少找她谈话,内容大同小异,无外乎让子弹反省学习方法,话末,还喜欢意味深长地添上一句——从你们镇上来这儿读书不易啊。
是在为子弹担忧?还是心疼子弹的开销?或者,是在说子弹比较笨?子弹是个敏感的女孩,她想了好久都没明白,只觉得心里苦楚,可抹干泪后,她还是选择笑着向成绩进步明显的同学讨教学习方法。
之后的日子里,子弹比以往更加努力,每天起早贪黑。渐渐地,班主任不再找她谈话。
后来的考试,子弹的排名慢慢上升。在班会上,班主任着重表扬了她的进步,并向她投去期许的目光。
子弹的心有些慌,但她依然觉得很温暖,微微一笑,嘴角轻扬。
2
高考如期而至,顶着六月的骄阳,子弹第二次走进高考考场。她小心翼翼地答题,每处落笔都满怀虔诚。
走出考场后,天色晴朗。那一刻子弹心想:夜尽之后,终究要等到黎明了。
可拿着厚厚的估分手册,几次计算分数后,子弹的心头落下了滂沱大雨。
那一年,山西的高考还是估分填报志愿。第二次,子弹在志愿表上写下那所211大学的名字,可她知道,这个分数配不上梦想。
成绩揭晓,又一次,子弹的志愿滑了档。
考上北大、上海交大的同学在班级群里纷纷向老师报喜并致谢,子弹盯着屏幕,没敢回复一句消息。她躲在小屋落泪,听年迈的双亲倚着灰白的墙壁不住地叹息。
子弹还有弟弟妹妹在上学,都需要钱。子弹有些难过,可她还想为自己的梦想再自私一下,恳请父母再让她复读一年。
叹息声停了,空气中只留下无尽的沉默。大巴再次驶出小镇时,子弹的身上仅仅揣了200元生活费。又一次,她来到了朔州。她忐忑不安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讲了自己的情况,恳请减免学费。
这一年,子弹没有缴学费。
她走在熟悉的校园,走过光荣榜前,看着被名校光环笼罩的昔日同窗,直想哭。她扪心自问:为什么考个漂亮的成绩感动自己这样难?
哭过后,子弹照旧起早贪黑,与书山题海作伴。
这一年,她的QQ头像始终是灰的,一动不动。
3
彼时,我朋友圈和空间里的世界却丰富多彩。
大家去了天南海北的学校,在各种社交空间里呈现着新的生活动态,或加入了学生社团积极参加活动,或报了资格考试认真准备,或泡在了图书馆畅游书海……一年的复读生活,给绝大多数人的未来添上了光亮的色彩。
虚拟的社交网络使信息的互动成为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最好方式。每条好友新动态总会获得点赞与评论,这似乎成为故人依偎取暖的一种途径。只是,这万千动态中,没有子弹的身影。渐渐地,我快要忘了子弹。
而子弹依然真实地存在于这世界上。她在经历着复读之后的复读,在涅槃中孜孜渴求着光明的照拂。其中的辛苦,除了她自己无人能知。
此间,初入大学的我们正沉湎于网络世界中互相點赞。
世界只有一个,子弹在一边,我们在另一边。
我将结束大一生活的时候,子弹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这年九月,她的QQ头像晃动,给我发来消息,地点定位在海口。
她足足盼了三年,终于盼到了心心念念的海南大学的通行证。她咬咬牙买了从山西飞往海南的机票。在朴素的小镇人眼里,子弹简直是在铺张浪费。
“这么大的人了,去那么远读书,还坐飞机,花父母的钱可真不心疼。”
“现在的年轻人懂得享受,哪管家里人好坏呢……”
有羡慕嫉妒,也有冷嘲热讽,可这更坚定了子弹离开的想法。她飞向了海南,让小镇落在千百公里之外。
后来,我忙着考研,渐渐不再关注网络世界中的点赞与聊天,生活一天天变得安静并从容起来,仿佛世界清静得只剩下自己。
子弹自然也在我的记忆中悄悄沉睡。
读研后,曾经的同学来找我玩,谈起以前的同学时,她问我:“还记得子弹吗?就是我们宿舍那个偏关的女孩。”
又一次,子弹在我的记忆中苏醒。
“她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南方航空公司,如今在深圳上班,生活变好了许多。当年子弹家里困难,她没少吃苦,可算是熬出头了……”话语里,是同学平和的祝福。
是的,子弹终于迎来了黎明,她曾挨过漫漫长夜,而今,天光已然放晴。
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阵或一段黑暗之行,其中的艰难,唯有自己心知肚明,如何去与困难鏖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子弹挥泪如雨,终成英雄。